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一位熱愛重金屬搖滾音樂的總統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一位熱愛重金屬搖滾音樂的總統   
所跟贴 :) -- Melody - (95 Byte) 2006-10-11 周三, 上午9:23 (212 reads)
Melody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6/09/30
文章: 307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西藏流亡詩選 (266 reads)      时间: 2006-10-11 周三, 上午10:43

作者:Melody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Nunia 提到茉莉女士,我特別要推薦她與夫婿傅正明先生此行訪台主要發表的兩本書,《诗从雪域来――西藏流亡诗人的诗情》以及《西藏流亡诗选》。




ZT:
* 台北新书座谈会*

8月11日晚七点,在台湾台北101大楼Page One 书店(又名“叶一堂”)天开图艺坊举行《诗从雪域来――西藏流亡诗人的诗情》新书座谈会,同时介绍最新出版的新书《西藏流亡诗选》。

流亡瑞典的文学评论家傅正明先生所著的诗歌评论专著《诗从雪域来》一书由台湾允晨出版社出版;傅正明和藏族翻译工作者桑杰嘉二位先生编辑翻译的《西藏流亡诗选》由在美国和台湾注册的倾向出版社出版。

《诗从雪域来――西藏流亡诗人的诗情》一书原稿名为《诗从雪域来――西藏流亡者的诗情》;《西藏流亡诗选》一书原稿名为《雪域歌声――西藏自由诗选》。

* 达赖喇嘛为两本新书作序 *

流亡印度的西藏精神领袖、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达赖喇嘛为这两本书撰写了序言,全文是:

令人鼓舞的源泉

西藏拥有的悠久的诗歌传统根植于梵文衍生出来的古老形式。在过去,精神上杰出的修行者往往以韵文来表达其成就或教诲弟子,伟大的瑜伽师密勒日巴堪称这一传统的典范。

在现代,随着读写能力日益普及,一种更为世俗的西藏诗歌传统已经浮现出来,表达了诗人们的憧憬和热望,鉴于西藏身经艰难的历史阶段,藏人的民族认同感处在威胁之下,这些诗歌中的许多篇什尤为沉痛,令人伤感。

我特别动情地读到一位同样流亡的中国兄弟在某种感召下编撰和即将出版的诗集《雪域歌声――西藏自由诗选》,及其撰写的富于诗意的著作《诗从雪域来――西藏流亡者的诗情》。我觉得,这种同情、尊重和倾慕,是极为令人鼓舞的源泉。

释迦比丘 丹增嘉措
(签名)
2005年2月24日

< 插播藏族歌曲:《雪域光芒》(女声唱)>

“逃啊,
挣脱你的绳索,
找回渴望已久的自由,
用你不太坚强的翅膀,
去挽住所有的希望。。。”

* 访发行人廖志峰先生 *

台北时间8月11日晚上,我把电话打到新书座谈会会场,采访了几位与会者。

《诗从雪域来――西藏流亡诗人的诗情》一书发行人、台湾允晨出版副总编辑廖志峰先生介绍了座谈会的情况。

廖志峰先生说:“读者来的还蛮踊跃的。我请到《当代》杂志总编辑金恒炜先生主持,主讲人有茉莉、作者傅正明,还有智库的曾建元博士,来的贵宾还有才嘉董事长,西藏流亡政府国会议员凯度顿珠、《北京之春》的经理薛伟先生。”
廖志峰先生谈他在会上的感受说:“对西藏民族的那种苦难,了解更深刻了。我觉得这种痛苦,不是在那样一个处境、那样一个情境的人,其实很难理解。今天也有到会的读者说,跟西藏比起来,台湾还是幸运之至,自己的土地,今天做事,出版也好,再还有余力的话,可以去关心藏族的朋友。”

* 访作者傅正明先生 *

《诗从雪域来――西藏流亡诗人的诗情》一书的作者、《西藏流亡诗选》一书的编辑和翻译者傅正明先生从瑞典来到台湾参加新书座谈会。

傅正明先生接受我的采访谈他的心情:“我当然很高兴,这里来了很多朋友,关心西藏问题,关心文学,他们对我的《诗从雪域来》和西藏流亡诗歌都很感兴趣,我们进行了很好的交流。”

* 傅正明先生的太太茉莉谈“不解之缘” *

傅正明先生的太太、作家茉莉也出席了今天的座谈会。他说:“傅正明的新书座谈会来了这麽多朋友,这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不但有汉族朋友、台湾朋友,也还有一些西藏人,大家一起祝贺傅正明的新书出版,我作为傅正明的妻子,感到很高兴。”

问:“您还在会上发言,还介绍了先生的新书。。。”
答:“由妻子来介绍丈夫这本书,是因为我和这本书有着不解之缘。
最初,我们在1993年流亡到香港,看到了西藏一些流亡诗歌,但是我们没有和西藏人发生联系。发生联系是我于1996年在挪威和西藏的代表一起出席新闻记者招待会。当时江泽民访问挪威奥斯陆,挪威政府和国王以盛大的国宴招待江泽民的时候,人权组织邀请我们访问,我代表中国政治犯,去诉说江泽民统治下中国人民的苦难。
一个西藏老喇嘛,他以前有三十三年坐在西藏的牢里,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展示遍体鳞伤的伤疤,述说他在中共监狱里遭受的折磨。。。我就这样和西藏人有了来往。因为我被那个老喇嘛的监狱经历所感动,而且当时我们三天三夜都在街头抗议江泽民,这样我们结成了很深的友谊。
到1998年,达赖喇嘛的西藏流亡政府邀请我去访问。我于1998年3月访问了印度达兰萨拉,两次会见了达赖喇嘛。
在印度达兰萨拉的时候,我不仅和达赖喇嘛深入友好的探讨了汉、藏两族的问题,同时,我也访问了一些西藏流亡诗人。

当时我问他们‘你们流亡三、四十年了,你们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们在写什么?’他们告诉我只有两个字‘哀歌’,就是悲哀的歌谣。
当时我听了非常的震动,因为西藏人四十余年来,他们的诗歌都在吟诵他们的悲哀,而他们的悲哀里面有我作为中国汉人的一份责任,我感到很内疚。
以前我从来不知道,我们从小唱歌跳舞,就会唱‘翻身农奴把歌唱’,就会唱‘毛主席的光辉照到了雪山上’。。。我们以为中国共产党解放了西藏的农奴,但没想到西藏人用诗歌反映的完全是另外一个历史。
所以,傅正明出版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真实地记录了藏人的思想感情,也真实地记录了这五十年来西藏人的苦难。”

* 访座谈会主持者金恒炜先生 *

新书座谈会主持者、台湾《当代》杂志总编辑金恒炜先生,最早阅读了《诗从雪域来――西藏流亡诗人的诗情》一书的书稿,并且将这部书稿推荐给允晨出版社。
金恒炜先生说:“傅先生花了很多力气,用学者的工夫对西藏的诗作了一次系统性的整理和分析,他不是翻译而已。所以。我觉得对台湾的读者来讲,这是第一本对华人世界来讲最少也是‘开山’式的一部论述,是很值得推荐的。
傅先生今天到会场上,作了很好的说明。我想,是让我们对于西藏的诗开始有一些了解,因为在台湾,基本上从宗教的观点上来认识西藏可能是最多的,第二个就是政治方向,真的触及到西藏人的灵魂、心灵是比较少的,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很重要。会场来的人很多、也很热烈。”

问:“各位的发言中,还有什么您印象比较深、您个人感受比较深的?”
答:“傅先生讲,西藏满街都是诗人。为什么西藏满街都是诗人,西藏的宗教领袖也都是很好的诗人?今天才嘉先生也在现场,我觉得他的解释非常有说服力。他说,西藏的庙,就是他们的大学,所以对于西藏的文化,西藏的这些思想传承下来,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他的这个解释,让很多不是那麽了解西藏的人开始了解到西藏文化的传播方式。
我想对于用汉语,用中文的人来讲,这是开了一个新的窗户,让我们真正认识西藏人和他们的思想。因为这些诗代表了西藏人最深刻的心灵。
傅先生这本书出来,等于把我们文化里缺少的一部分补上。”


* 才嘉的诗作《告别》*

达赖喇嘛驻台湾代表、西藏宗教基金会董事长才嘉先生出席了座谈会。才嘉先生的一首诗《告别》,被收入了《西藏流亡诗选》:

告别
――给挚友S

才嘉

不要让我们的友谊
像铅笔的字迹那样
任时空的橡皮擦掉
是我看见了同行者的忧伤
于是
不顾江东父老的劝阻
为探索根敦群培的足迹
寻找泰戈尔的灵感
离开茫茫原野
白雪山峰
跋山涉水来到了
遥远的天国
在这里
我面向太阳
敢唱一首高亢的欢歌
取代那哼了千年的
雪山上经幡的忧歌

1992年12月26日

* 访诗作者才嘉 *

才嘉先生接受我的采访,谈他到会的感想和《告别》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他说:“今天很荣幸能够参加有关西藏的诗的这两本书的座谈会,我刚刚在会上也提到,我的这首诗是我在十几年前的时候离开家乡,离开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山,到了印度、到了异乡的时候,把当时的心情写出来。
我离开自己的家园,流浪到别的国家,这种心情非常沉重。当时把这种心情用一种文学的方式、诗的方式记录下来。那时我不知道这是一首诗,只是把我的心情写下来。
把这首诗当成不错的诗收集在这本诗集里,我很高兴。
另外,我觉得,西藏其实有蛮多的诗人,但是因为它的社会背景,特别是我们流亡到国外的时候,文学的价值可能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关注的时候,傅正明先生把西藏的诗歌汇集在一起,我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工作,也是对我们西藏很大的关心。
我作为一个西藏人,特别要感谢他。因为在西藏流亡社会当中,我们面临寄人篱下的艰难的社会生活,我们要面对中共强大的压力,我们又要珍惜西藏人的精神,我们要保存西藏的宗教和文化。在这麽一种特殊的环境当中,我想,文学的价值跟它的地位。。。我们大家都知道,虽然有很多诗歌,但是得不到社会很正面尊重的时候,傅先生把这些诗汇集在一起,我想这个价值很高。所以,我站在西藏人的角度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 访凯度顿珠先生 *

在印度达兰萨拉的西藏流亡政府国会议员凯度顿珠先生出席了在台北的新书座谈会。他就两部有关西藏诗歌的新书出版,谈自己的感想。
凯度顿珠说:“很好,我当然很喜欢,一个汉人可以写这个书,汉人可以揭示我们西藏人的想法,这个很重要。我想这个是特别的好事,很少有汉人知道、中国人知道我们西藏人的想法。
还有,它(书中)有些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西藏的那部分,这个是很感动的部分,因为更多的汉人可以知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西藏发生了什么事。”

主持人:“您是说,书中评论或收入了一些藏人诗作中写于文化大革命或是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诗?”
答:“对对。”

* 访台湾智库曾建元博士*

台湾智库法政部副主任曾建元博士也在会场上接受了我的采访。

问:“您个人看过这书稿吗?”
答:“对,我看过书稿。事实上我是在台湾协助《西藏流亡诗选》的出版事宜,所以,所有的文字我都从头到尾比一般读者更早阅读,作为台湾的参与出版者,我觉得非常荣幸。在当代华人社会当中,对于西藏问题关心而且愿意伸出援手去布施的,我想最大的社区就是在台湾了。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书能够在台湾出版,我有机会参与,感到余有荣焉。

今天到会场来的都是非常关心西藏问题的台湾读者,从傅正明先生对流亡诗的介绍,大家更了解到这些诗背后的历史背景、政治背景,也更了解诗人写作时候的心境,或者他所运用的一些意象。

我觉得今天晚上是一个非常充实的夜晚,特别是像当中有一位作者才嘉先生到现场来,说了说他写作这首《告别》诗的心情,让在座的台湾读者都非常动容。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新书发表会。”

以上“心灵之旅”节目是张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采访编辑、主持制作的。



作者:Melody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Melody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0545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