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他不重,他是我兄弟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他不重,他是我兄弟
所跟贴
盼望一个北京人能抓住你的心
--
nunia
- (123 Byte) 2006-10-07 周六, 下午4:44
(289 reads)
nunia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5/11/04
文章: 2184
经验值: 5079
标题:
用爱心支撑的艺术生涯(二)
(290 reads)
时间:
2006-10-07 周六, 下午4:52
作者:
nunia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台声》 (2001年04月14日)
表现骨肉团圆的情感
像那滔滔的海峡浪,翻卷着多少亲人泪。杨淑卿感受着的,不只是一己的悲伤,而是一个民族的悲苦。她想用真情创作一个作品,表达两岸同胞期盼团聚的心愿。她画了一张又一张草图,总是不满意。她想让两个亲人奔跑过来,向着同一个方向。很快这个构思被她自己否定了。雕塑不同于电影镜头可以连续放映,它是静止的,以不动的形态展示感情的动态。为难时,她突然想起了妹妹的眼睛……
“姐姐,你总算跟父母亲住在一起,可我看他们一眼都做不到啊!”妹妹对杨淑卿说过的这句话,和妹妹流着泪的眼神,印在她脑海里抹不掉。她决定以姐妹相逢为主体,突出脸部的大影像,表现骨肉不能分割的强烈情感。当她投入创作的时候,仿佛所有的遗憾和期望都朝她涌来,使她的构思充满着诗意。
杨淑卿给她这部作品起名《姐妹》,这是她的心血之作。作品发表后轰动一时,首都北京各大报刊纷纷发表评论,给予高度评价,并登载了《姐妹》的照片。杨淑卿托人把《姐妹》捎到台湾,送给妹妹杨丽卿。她说:“我妹妹天赋极好,画画还参加过美展,她也想到北京来,看看我的作品实物。”
杨淑卿盼到台湾同胞能来祖国大陆探亲了,妹妹却因病不能成行;盼到台湾当局允许大陆同胞探病了,妹妹却已经病逝了。妹妹没能来北京治病,她没能去台湾看病中的妹妹,是她终生憾事。切肤之痛,让她对于海峡两岸同胞的骨肉情谊有着强烈的感受。既是台胞,又是艺术家,促使她投入两岸文化交流的活动。
1994年秋,祖国大陆著名女美术家赴台联展在台北历史博物馆隆重举办。杨淑卿和她的老师邹佩珠教授同行,踏上牵挂在心的故土台湾。随后,杨淑卿雕塑作品展又在台湾宜兰博物馆开幕。虽然入关条件所限,杨淑卿带去的只是同比例的小件展品,但精美的造型和丰富的表现力,在台湾引起了轰动。
杨淑卿几经周折,向老家的父老乡亲交上了一份游子的成绩单。杨淑卿的亲友从台湾的各个地方赶来参观,为她的艺术成就深感荣耀。如今谈起在台湾办展的情况,杨淑卿自豪的是为女性争了气。她说:
“有亲友告诉我,你在台湾条件可能更好。我说,可能生活条件会很好,但我可能是个家庭妇女。只有在祖国大陆,才有了我的事业。风风雨雨过来,我有我的所得,这是最重要的。像我妹妹也爱画画,出嫁后当家庭主妇了。我有今天,也包含着我妹妹的童年梦想。”
当我采访杨淑卿的时候,她领着一帮中央美院的年轻学生一起,为一个西北城市作巨型雕塑。这座雕塑名为《祥凤临空》,展翅的凤凰欲飞未飞,表现着民族振兴的美好前程,倾注着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杨淑卿刚做过一次大手术,以顽强毅力与病魔作过一场殊死的搏斗。虽说她出院后还要常去医院治疗,但她看上去不像个病人,主持设计保持着年轻的创作心态。她的爱心依然如故。
作者:
nunia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716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