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哀哉,金庸大侠!(一)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哀哉,金庸大侠!(一)
所跟贴
哀哉,金庸大侠!(一)
--
芦笛
- (5262 Byte) 2006-10-02 周一, 下午1:30
(1900 reads)
广东农民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5/10/24
文章: 1719
经验值: 33211
标题:
金庸的十四部小说,创作时间横跨二十年,反映了他自己的看法变化。
(440 reads)
时间:
2006-10-03 周二, 下午12:01
作者:
广东农民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五十年代初,金庸本来是要投靠我党外交部的,没有被理睬才只身到香港去求生。
四十年代的读书人,有几个能看明白我党的诈术?如果老芦是同时代人,估计也未必能免俗,被《论联合政府》哄骗得浆糊一般,才算正常。
到了文革期间金庸逐步认识我党的把戏。
《碧血剑》是五十年代初写的(他自己交待也是一时无力交稿,遂把当年被别人退稿的习作拿来发表),和六十年代末写的《笑傲江湖》,七十年代初写的《鹿鼎记》,很能看出作者的思想变化。
金庸的运气就是没有被我党录取,否则那里还有这么多小说?
他的小说大部分是在“爬格子”营生,作电影编剧,办《明报》的初衷都只是谋生。
文革开始后《明报》明显站在我党的对立面上,加上金庸小说读者捧场,《明报》发行量才慢慢上升,金庸才能够不为吃饭而发愁。后面《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基本算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
作者:
广东农民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这是中庸公允的评价,符合事实。老卢的文章偏激了。
--
笑狮子
- (0 Byte) 2006-10-04 周三, 上午12:03
(27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4909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