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与胡平先生就“成功”议题作次对话(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与胡平先生就“成功”议题作次对话(一)   
即兴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7/15
文章: 895

经验值: 10271


文章标题: 与胡平先生就“成功”议题作次对话(一) (623 reads)      时间: 2006-9-19 周二, 上午10:06

作者:即兴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与胡平先生就“成功”议题作次对话(一) 即兴


我写了《三言两语谈“成功”》后,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篇胡平先生《论成功》一文,不禁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胡平在一九八六年二月在国内时写的,后又刊载在《北京之春》2003年9月号上。我与该文在何为“成功”等议题上有些不同的看法,便产生了与胡平交流一下的冲动。他的文字很长,涉及的面又较广,我一时无法作一篇长文与他作深入的交流。因此,想与胡平先生作一次对话式的分段讨论。这样既可以保留胡文的全貌,又能具针对性地发表我的意见。将胡平先生的原文冠以【胡:】,因为我曾以程蕾的笔名对胡平先生的文字作过评论,所以,还是将我的意见冠以【程:】。那么多年了,我不知胡平先生的观点是否有所改变。所以,这只能看作是2006年的即兴与2003年的胡平先生的一次对话。


【胡: 《论成功》


人人都希求成功,正如人人都希求幸福。但是,「成功」也和「幸福」一样,可以包含很多种不相同的意义。大多数论述成功的文章,认真考查起来,其实并不是论述成功,而是论述如何成功。在这些文章中,很少对「成功」的含义本身进行探讨,也很少对「我们是否应该追求成功」的问题展开论证。似乎它们是不言而喻,无须多说的。于是,在「论成功」或「论成功的哲学」的标题下,大部分作者填进了关于「成功之路」的答案。当然,有关「成功之路」即如何成功的讨论也是重要的,但它毕竟是第二位的问题。如果我们连什么是成功以及是不是应该追求成功都不曾搞清楚就去讨论如何成功,那怎么能指望取得真正的进展呢?】

【程:胡平先生,你说得很有见地。对此,我深有同感。那你认为什么是“成功”呢?】

【胡: 二
按照辞典的解释,成功就是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这个定义自然不错,但稍加思索便会发现,它和我们所说的人生的成功中的「成功」概念其实是有区别的。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进行大量的活动,这些活动大多是有目的的(例如,我打开门是为了出去,打开窗户是为了通气,吃饭是为了充饥,等等),而我们通常也总是实现了这些目的( 否则我们就无法生存了),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对所有这些事情都冠以「成功」的美称呢?

【程:胡平先生,我认为辞典的解释十分恰切。胡平先生,你所以对这种解释抱有疑虑是,因为你的自我期许是要成为一个伟人。从而将成功与否的考察范围圈定于“成就伟业”的范畴之中。于是把吃饭、呼吸等视为不值一提的凡人琐事。但是,你有没有想到大多我们这种凡人,正是把你认为不足一谈的生活琐事,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来对待的。我们在维持自己生存的活动中,达到预期的目标怎么不能算是人生的成功呢?】

【胡: 其次,根据辞典的定义,成功与否仅仅涉及到预期目的的是否实现,并不涉及这种目的本身的性质。按照这一定义,一个窃贼偷走了别人的东西而未被查获,他就是获得了成功。显然,这种成功决不是我们所提倡追求的那种成功。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来看待成功这一概念呢?

【程:胡平先生,我认为问题在于,你定的成功目标是否就必须是其他人的成功标准呢?窃贼偷走了别人的东西而未被查获,对窃贼来说当然是一次成功的经验。偷东西这个行为是否正义,要看谁偷,偷什么,谁发的评论而定。你称某偷东西的人是窃贼,那是因为你不喜欢他偷了这件东西。但是,如果他为你偷到了打击你的敌人所必要的东西,你会说这位你的同志的偷窃行为不成功吗?你所涉及的议题,我以为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成功”与否的讨论范畴了。】

【胡: 再者,有句成语叫「功成名就」,这就是把成功和成名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都知道,一方面,一味地追求出名或曰沽名钓誉乃是一种庸俗以至低下的愿望;另一方面,一味地反对成名欲必然会压制和摧残人们正当的事业心,往往造成更坏的后果。可是,如何正确地认识成功与成名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

【程:胡平先生,正如你所说,“如何正确地认识成功与成名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然而,你难道不认为是否“功成”与是否“名就”是两个不同的议题吗?。它们没有必然的联系。“功成”最权威的判断是行为者本人,而“名就”则当由他人来认定。除非你是将成名作为追求的目标,否则成功与成名就互不相干了。对行为“正当性”的判断是不能将“成功”与“名”拉扯在一起的。】

【胡: 以下,我们不妨从不同的方面,对「成功]进行一番比较细致的分析。

对于人生而言,「成功」一词多多少少含有出类拔萃之意。并非所有达到预期目的的行为都有资格称为「成功」,除非你所预期的目的有超乎寻常之处。失去双臂的日本姑娘典子能够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她是成功者;但是一个四肢健好的人做到这一点就丝毫算不上成功。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承认这一点或许会使有些朋友感到沮丧,因为那意味着「成功」不可能属于一切人。有首歌叫作「祝大家都成功」。从上面的观点看来,「祝愿」大家都成功自然是可以的,但事实上要让大家都真的成功却是注定办不到。这好比在运动会开始前我们尽可以祝愿每个运动员都获得优胜名次,但实际上能获得奖牌的却注定只能是少数人。人人都同样得到奖牌,则奖牌不复成其为奖牌;大家都一样获得成功,则成功二字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程:胡平先生,由于对成功的判断标准我与你不同,我不能同意你的叙述。
四肢健好的人,自己料理生活,所以不算作巨大的成功,并非因为它不伟大,而在于健好的人不用化心计去实现这一行为,无计划的行为是无所谓成败的。人人,事事都获得成功当然不可能,但运动会的参与者不一定非得到金牌才算成功。运动员可能会因成绩达到预期目标,或得到友谊,或其他任何原因而感到自己的成功。相反,得到金牌者也可能因为没有达到他破记录的预期而并不感到成功。
在此,我与胡先生平的区别在于,我认为“成功”与否当由行为者根据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来判断。而胡平先生认为“成功”与否只能由别人根据对他行为的是否伟大性来判断。那么,难道平凡的人就不能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吗?】

【胡: 毫无疑义,成功就是要做到超羣出众。乍一看去,那似乎意味着成功女神只会眷顾那班得天独厚的天之骄子。像历史书一样,功劳簿也是个势利眼。其实不尽然。在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小克利斯朵夫一心巴望着要做个惊天动地的大英雄,可是他的舅舅高脱弗烈特却说:英雄,就是做他能做到的事。这种说法是不是太平凡丫呢?按照这种解释,岂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了吗?而根据前面的说法,英雄的桂冠注定只是给少数人的,这是不是互相矛盾呢?不,不矛盾。高脱弗烈特在说了「英雄就是做他能做到的事」这句话后,紧接着还补上了一句:「但一般人就是做不到」。这个但书加得很重要,意味深长。事情就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英雄,如果说我们中间的一些人最终没有成为英雄,那不过是因为他们没有尽其所能地努力。一个人没有做到他能够做到的事,只能归咎于他没有去做。】

【程:胡平先生,以我看,英雄与成功又是两回事。英雄有失败的英雄与成功的英雄。只要能在某些领域中搞得人们不安宁的就是英雄。他与社会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人缘的好坏都没有必然的关系。流氓可以是英雄,而帝王将相却不一定能成为英雄。英雄与成功不同,成功可以自认而英雄无论如何都是自认不得的。所以,“英雄”与“名”就是紧密地联系起来的。
无名英雄本不存在。所谓无名英雄的称号,往往只是有名的英雄们用来拉他人为造就自己的英雄名位填背的诱饵。歌颂无名英雄的英雄们是很少会积极争当无名英雄的。至于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英雄只有被称为英雄的人自己才心知肚明。有许多时候,被常人认为很失败的,被砍了头的英雄,自己还是认为很成功的。社会上功成名就的人越多越好,但愿英雄尽量少些世界方得安宁。】

【胡: 我们当然懂得机遇与天赋的价值。但是正像在马拉松赛中,起跑时抢先或落后了几秒钟常常无关紧要一样。在人生这场漫长的竞赛中,最重要的是坚韧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必须承认,「有志者事竟成」的确是一个真理。少年时代,我最担心的是自己不够聪明;青年时代,我最担心的是生不逢时;而现在,当我已步人中年之际,我深深地感到,此生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在于能不能一如既往地坚持。笨鸟要达于高枝,不一定非占先飞之便不可,只要它肯不停地飞。所谓不停地飞,也不是说一定要没日没夜地拚命。勤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苏联传记小说《奇特的一生》中那位成就非凡的科学家,其实每天用于工作学习的时间严格说来,也不过四、五个小时而已。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不是我们勤奋,而是别人比我们更懒罢了。根据我的观察,我相信这是真的。

【程:其实,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制定一个既非好高骛远,又非妄自菲薄,自己能够切实实现的目标。有人提出一个看似悖论的命题。“万能的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块自己搬不动的石头”。我以为上帝所以是万能的智者,就因为他不可能会想到做一件自己做不到的事。老是出现自己实现不了的目标,而且为之烦恼的只能是愚昧之徒。只要不为了幻想奔波总有成功之日。将幻想当现实者必定是最不可救药失败者】

【胡: 四
成功,一方面表示着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又表示着尽善尽美。从这后一方面看,成功好比是地平线,无论你走得多远,它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全面发展、在多种领域里取得卓著成就的文化巨人达.芬奇临死前抱怨道:「我从来没有成功过哪怕是一件工作!]这就是追求成功者的悲剧--无限的梦想和可能与有限的生命。
那么,何必追求成功?远处的草地显得很绿,走到跟前也无非是那么回事。树上果子,看似甜蜜,落到口中,往往苦涩。歌德说:才能只有在限制中方可得到发挥,这自然是成功者的经验之谈;然而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也是成功者的遗憾:得于此者必失去彼,熊掌和鱼不可兼得。假如我们承认平庸的生活也可能有一种散淡的美,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说在对成功的不懈追求中是颇有一些苦味的。

【程:胡平先生,以我看尽然尽美的事是不可能存在的。你书确实读了不少,但是,喜欢拿名人的话来作为自己或要别人作为自己判断事物的标准,那是很不合时代精神的。拿他人的目标代替自己确立人生目标,正是产生荒谬的以远处的绿原为标准来批判近处的荒草的根源。你追求的是别人对你是位成功者的评价,而非自我的修养,确立现实的可行目标。所以你必定会成为“虚名”的奴隶。成功者的遗憾是在其自身的预料及掌控之中,不会为此而苦恼,而失败者时常陷于懊伤与悔恨不能自拔。能在熊掌与鱼之间决定取舍,正是成功者的过人之处。】

【胡: 但尽管如此,人还是要追求成功的。很多古人认为理想的一生应该包含两个内容:先是建功立业,然后归隐田庐。这种对两全其美的向往揭示出一个平凡的真理,即只有混合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人生。不过两相比较,前者显然更基本,在奋发有为的白日之后,夜晚的安眠才能香甜。而不能有所作为的长闲则是最苦的。尽善尽美固然是可望而不可即,但真正的追求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人生的妙处在于过程而不在于最终结果,追求成功胜过占有成功。

【程:这里清晰地透露了胡平先生,你心中的成功,只是对名与权的占有。你将人们对平凡、平和或其他道德的追求最多只是看作对名与权追求的一种附庸目标。由全文通篇来看,更显见的是,在实质上,胡平先生,你是根本地否定了平凡、平和也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目标;达致这种追求也是一种人生的成功。你说是吗?】

待续







作者:即兴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即兴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1739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