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不才”林彪9.13系列之七】坠机时间的奥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不才”林彪9.13系列之七】坠机时间的奥秘   
所跟贴 多年前在国内杂志(记不清哪个)上看到的,圆圆的一个洞。 -- Anonymous - (0 Byte) 2006-9-14 周四, 上午6:07 (218 reads)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讲到机翼根部那个大洞,不难! 闲下个洁论 (271 reads)      时间: 2006-9-14 周四, 上午10:25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应该是改装肥鸡时,预先埋设D加奇油罐道孔,肥鸡着火后,燃油爆炸气流将罐道孔冲裂

不是防空导弹打的,因为洞口朝上,下面没有穿透,而且洞口铝刺并不规则,所以闲下此洁论。


"我首先汇报蒙方对中国飞机失事事件的态度和双方会谈的经过。总理听完,头仰枕在沙发上,半思索半自语地归纳蒙方态度的特点,然后抬起头来朝向我:“就是说蒙方还是比较友好的?”“是的,从几年来中蒙关系看,这次是比较友好的。”我回答。

“好吧。你谈谈现场情况。有没有带地图来?”总理问。

“我标了一张现场位置图。”我说着就跟着总理站起来,走向方藤桌,把这幅二百万分之一的地图摊开,外交部的几位领导也围过来观看。我指着地图上标出的红圈,讲苏布拉嘎盆地位置,及其与温都尔汗、乌兰巴托、我国国界的距离。

总理立着右手掌从山海关开始,沿着这两个点到温都尔汗,用力地向前一画,并微微地点了一下头。我立即吃惊地意识到,飞机是沿着这条航线飞出去的,而不是由东北飞进关内,这绝对不会是迷航,而是叛逃,可能机组人员里有叛徒。

我讲到机翼根部那个大洞,怀疑是防空导弹打的,但是洞口朝上,下面没有穿透,而且洞口铝刺并不规则,所以难下结论。

当我讲到死难者尸体时,已接近22日凌晨2点钟,总理精神异常贯注,看不到一点疲劳的影子。

最后,汇报死难者的遗物情况。总理全神贯注地听着。我讲到有个写得乱七八糟的柏纸本,总理问写的什么内容,我说看不懂。

整个汇报结束时,已经是22日凌晨3点多钟。

外交部几位领导从福建厅出来,坐在走廊尽头一张方桌旁,韩念龙副部长亲自执笔起草给驻蒙古使馆的指示电。电报中,出现了“自行坠毁”四个字,使我感到相当意外。事后我听说,总理并不是凭个人的分析做出这个判断的,而是在听了我的汇报后,马上要杨德中主持研究飞机究竟是怎样坠毁的,初步确定飞机可能是因燃料将要耗尽,被迫做紧急着陆的准备,驾驶员不清楚着陆区域的地面情况,最好的选择是找一块平坦的地方,冒险以飞机肚皮擦地降落。看来,飞机着陆后,由于失去平衡,右翼向下倾斜,触及地面,肚皮与沙土冲磨,骤然间升温引起油箱着火,从而导致整机爆炸。从当时特殊情况看,驾驶员技术很好,选择了惟一的处理办法。虽然不能排除机件失灵,或被地面防空武器击伤而紧急着陆,但这些可能性较小。在场的同志一致认为这种分析有道理。

从大会堂汇报之后,我被“隔离”到外交部招待所。10月1日凌晨两点半,我随同空军的几位首长来到西郊机场,进一步分析坠机原因。几经核实判断,大家一致认为:256号右翼根的洞是油箱向下冲炸开的,所以翼面没有穿透,洞口铝刺也不规则。如果是导弹打的,不可能不穿透机翼,而铝刺也都应该通通往里翻。"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563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