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王者?霸者? - 吴越春秋(上下)的评论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王者?霸者? - 吴越春秋(上下)的评论   
nunia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5/11/04
文章: 2184

经验值: 5079


文章标题: zt: 王者?霸者? - 吴越春秋(上下)的评论 (969 reads)      时间: 2006-9-03 周日, 上午10:05

作者:nunia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王者?霸者?

2005-12-03 21:55:27 来自: 王子殿下

吴越春秋(上下)的评论 ??

"当夫差一步一步向他逼近的时候,他不得不当众一寸村地宰割自己的尊严,直到颜面完全扫尽为止。假如他的内心真的变成一汪止水,那么他不会感到痛苦,反而会由此得到一种解脱。但事实上,他内心深处乃是一座火山,一座随时随地都可能爆发的火山。他要把这样的一座火山死死地压抑住,然后人为地造出一片汪洋大海,从而使这座火山沉入海底。这样的努力已经完全超出了作为一个人的限度,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超出了人的限度。

凡人无法面对这样的努力,而任何人,不要说勾践,就是夫差,就是范蠡本人,要想完成这样的努力,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变成魔鬼。

这是范蠡没有想到的。范蠡只教给了夫差如何变成天下至柔,从而战胜夫差那个天下至刚,但他不知道他所教的那个天下至柔并不是真柔,而是假柔,是把火山藏到海底下面去的一次酷烈之极的玩柔把戏。真柔可以使人入圣,而假柔的结果就是让人变成魔鬼。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可怕的一次聪明误,这次聪明就当下的结果而言,把勾践从本来只是一个有点权谋有点心计的大王,一步步地变成了一个无毒不丈夫式的魔王。从长远的效应上来看,这个聪明误开启了一个十分阴柔的传统,把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讲的入圣之柔扭曲成了走火入魔之柔。常言道,人心便是地狱,范蠡的以柔克刚之柔其实就是把人心变成地狱。勾践的入魔之路,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关键的转折,这个转折的关键不在于最后是吴国战胜了越国还是越国灭掉了吴国,而在于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从此落下了一个致命的病根,一个至今不曾治愈并且越来越严重的心理创伤。也许就是从勾践的例子上,后来的韩非子正式把老子所讲的至柔命题,偷换成了所谓的以柔克刚,以阴柔克阳刚的权术概念。也是因为勾践所开创的这个以柔克刚首例,后来的中国人真的信奉起了这种不讲尊严不讲道德的阴柔之术,并且有了一部将这种阴柔之术深入骨髓地普及化的通俗小说—《三国演义》。从《三国演义》看勾践,或者看范蠡的以柔克刚,越看越伟大,越看越佩服;而从勾践的入魔或者说心理扭曲看《三国演义》,则越看越感到可怕,越看越感到肮脏。读中国历史读不出这样一个秘密,那就等于永远被蒙在鼓里。"

"他发现跟女人在一起,尤其是跟所爱的女人在一起,无论作为一个男人还是作为一个将军,都是很累很累的。爱是极为奢侈的东西,尤其是爱上一个不同寻常的女人,往往弄不好爱得几乎要赔上一条小命了,对方却依然觉得你还没有爱够她。"

"他也承认,尽管他认识到了事情的荒唐,他也只能顺着那样的荒唐朝下走了。因为,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有些事情是不能开头的,一旦开了头,想要停都停不下来。这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吴越间纠缠不清的恩恩怨怨,溪边浣沙女的美丽传说,两幅毫不相关的图画,就那么血淋淋地交织到了一起。

李劼的《吴越春秋》可以说是颠覆了我所知道的历史。可是历史是什么样子的,谁又说得清楚呢?我宁愿去相信李劼笔下这一段关于生命关于爱的历史。

上下两部的内容自然是相互衔接的,但是情节的发展有点儿让人不得不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就像《鬼子来了》一样,情节变幻得让人目不暇接,或惊,或叹。

看完了小说的上部后隔了好长时间才看到了下部,就连这看的过程也和看《鬼子来了》时一样。范蠡献西施,一段耳熟能详的故事,然后便是夫差、西施、郑旦三人和协而甜蜜的生活。

下部明月公主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和谐,勾践的报复也随之而来。好像从西施正在弹奏的清风明月一下转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末路。

情节很简单,也没有什么新东西,可是李劼这家伙,写得让人舍不得放手,无论是文笔还是情节安排上都可谓鬼斧神工。

《汉武大帝》中所谓的新古典主义曾让我很不舒服,可这部小说,同样打着新历史小说的旗号,使用了不少现代元素与电影中常用的各种蒙太奇手法,可是让人没有一点不适应的感觉,就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自然而然的。

悲剧的发生不可避免,就算没有这段既成的历史,从小说一开始也可以感觉到。可是李劼并没有像《祝福》那样,让整部小说都笼罩在一种悲剧的氛围中。而恰恰相反,夫差的温柔多情,西施的宁静雅致,郑旦的天真活泼共同组成了一幅两小无猜、言笑宴宴的甜蜜生活,几乎让人忘记了灾难就在眼前。

范蠡,一个神鬼莫测的人物。为了修习他的琴道,把自己心爱的人送到他人的身边。这是大智?大愚?他在整出戏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依我看只能用滑稽两个字来形容。身在江湖却心系庙堂,他的出身对他来说是不幸的。为登庙堂,献出爱人,之后却又临庙堂之门而不入,殚精竭虑,只为夺回爱人。可此时,她已心属他人,清风明月只为他人演奏。范蠡的琴道大概是修成了吧,用千万人的鲜血,用情人的心。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可笑的事吗?

勾践。真不知道勾践哪里得罪了李劼 。李把他写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反面人物,毫无可取之处。不过从他的那些经历来看,产生这样一些病态心理也不足为奇,可是这样极度的病态似乎太过了一点。能取得他信任的只有灵姑浮一人,这是大智?大愚?

郑寅,文种,畴无余,你们到底在想什么?郑寅和畴无余是被蒙蔽了,可是文种呢,这样一个聪明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比而言,夫差身边的人就可爱多了。外有伍子胥,展如,丁勇,武雄及甲乙丙丁四卒等,就连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伯嚭也显得那么可爱。内又有西施郑旦姬姜夫人梅儿等一批钟灵神秀的女子,还有一位宫墙外的明月公主与他心有灵犀。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吴越之间那一场惨烈的战争。“面对死亡,人们变得空前友爱,男女之间,只要一个眼神,一句可心的话儿,就可以拥抱到一起。”“一面是爱,一面是对爱的拼死保护,二者在人们的心里拼出了一幅美丽非凡的画。”“倒在血泊中如花似玉的姑娘们,脸上大都洋溢着幸福的笑意,宛如一群玩累了的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倒地便睡。”

夫差身边的人一个个地倒下了。

最后,他也倒下了。

王座不沾血,还能叫王座吗?勾践用无数个吴国人和越国人的鲜血终于夺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王座。可李劼这家伙偏偏跟他过不去一样,几笔一带,让他的王位做得不安稳不止,没过几天便被楚国给灭了。呵呵勾践要是能还魂肯定得把李劼给掐死。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13481/

作者:nunia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nunia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0014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