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明报 胡锦涛政改 努力缝合「六四伤痕」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明报 胡锦涛政改 努力缝合「六四伤痕」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明报 胡锦涛政改 努力缝合「六四伤痕」 (356 reads)      时间: 2006-6-01 周四, 上午11:26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明报 胡锦涛政改 努力缝合「六四伤痕」



明报 欧阳五
2006-06-01

--------------------------------------------------------------------------------

神州点睛
胡锦涛政改 努力缝合「六四伤痕」

--------------------------------------------------------------------------------

再过几天就是「六四事件」17周年。外界关心的是,中共反腐和政改能否缝合「六四伤痕」?胡锦涛会否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如果没有什麽变化,赖昌星将自加拿大遣返回国,有猜测说,这将使反腐再度成为热点。另外,中央党校机关报《学习时报》最近刊登的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题为《万里:改革开放的大功臣》的文章,也引起议论纷纭。

文章谈到「六四」时称: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之後,有的人想借社会主义教育之名,否定农村改革的大方向。万里在邓小平等支持下,坚决顶住了这股错误思潮。田还回忆说:「我在第一任副总理期间,深得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的支持,特别是得到常务副总理万里的具体帮助。」

观察人士表示,对於中共会否推行政改,其答案是肯定的。胡锦涛的风格是「做政改」而非「说政改」,中共虽未大张旗鼓,但却努力在做:从源头上反腐,提高执政能力,践行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都可视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同版本。

3月初,胡锦涛在人大政协两会表态,坚持改革方向。访美时胡也向外界明述: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最近,中共主流舆论阵地频出「新论」,为胡锦涛「如何做政改」敲边鼓:

一者,胡锦涛的「和谐主义」雄心勃勃:对内和谐发展,对外和平发展。辅之以「八荣八耻」新荣辱观,其核心诉求是强调责任意识,政治上则试图采取「耻感文化」这种特殊的「激励机制」,动员社会参与监督与评价官员行为。

二者,制度反腐将成为主要形式。自03年末之後的一年间,共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分子数万名,其中省部级官员15人。现在,官方要求反腐倡廉学习古人扁鹊的大哥,善治病於未发之前。对腐败分子要学扁鹊,动手术,下猛药,严肃查处。

叁者,在「执政能力」成为内地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之首时,从预算监督到审计风暴已震撼中国。最近5年,全国内审机构共查出损失浪费资金420多亿元,发现大案要案线索9800馀件。官方明令,所有离任省部级官员都将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审计部门已开始对部分现任省长、部长进行任中审计。

四者,在提高行政透明度与应急机制的建设方面,中国正迅速与世界接轨。国务院70多个部门、27个省区市建立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以今年1月国务院公开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标志,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政府处理突发性危机的能力在提高……

分析家说,缝合六四伤痕,只是推进政改的一个结果,而国家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和国民的幸福生活才是中国政改的出发点和归宿。

观察人士表示,对於中共会否推行政改,其答案是肯定的。胡锦涛的风格是「做政改」而非「说政改」,中共虽未大张旗鼓,但却努力在做:从源头上反腐,提高执政能力,践行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都可视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同版本。



----温铁军谈国内思想状况:

如果只从经济过程来看,那么中国现在正在经历的,无外乎是另外的四个化 (海纳百川 )

第一,我们正处在工业化时期;第二,我们处在城市化加快的时期。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都会创造大量的投资机会、带动大量就业,也都会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世界上任何国家概莫能外。这是一个普遍性的经验。 (海纳百川 )

那另外两个化呢?那就是我们同时在本币和资本市场不开放的有利条件下推进货币化和资本化。结合我才刚讲到九十年代的现象,就能很清楚认识到这个过程。 (海纳百川 )

什么叫货币化?咱们以和大家息息相关的政策为例。八十年代我们城里人住的房子大多数是单位分配的,连交的房租每平方米也不过是1元钱左右。到九十年代末期开始住房制度改革就不再分房,而是根据工龄、职务,计算应得多少平方米,但是需要用货币来购买。比如我在北京分得了一个89平方米的房子,按照我30年工龄得缴8万元。这就得有8万多元货币才能得到房子,还要每月缴比过去房租贵得多的物业管理费、水电、取暖、停车费。此外,还得支付与私人住房相关的其它费用,如装修、买家具等。这些都导致增加货币发行。于是,九十年代仅住房制度的改革就带来了大量的货币增发和货币化的交易。这就把住房和相关产业货币化了。而过去住房在分配制度下是不需要货币交易的。类似的改革不断把过去不能交易的资产推向市场,带动货币化,导致九十年代以来货币发行的增速远快于GDP 增长速度。这就是所谓货币深化。过去不完全使用货币的,基本上全部使用货币了。再如,在座的老同志都记得,过去买粮、油、布等,在北京甚至连买白菜都是凭票购买,价格也很便宜。到92-93年全部取消了票证,原先凭票购买的低价的消费品就变高价了。这就需要得到更多的货币。当人们完全使用货币进行交易的时候货币化才基本完成。 (海纳百川 )

货币化的好处是使用货币的每一次交易,都被记入GDP,变成高速增长。而越多增发货币,越广泛地开放过去非货币交易的领域,GDP总量和增长速度也就越大。所以,货币化其实是造成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第叁个“化”。 (海纳百川 )

第四个“化”是资本化。例如,过去没有股市,国有资产不可交易,现在不仅可以交易,而且可以创造出“概念”扩大交易;再进一步改革,还可以产生出各种各样的衍生品,推进虚拟化的吸纳更多投资的资本交易等。而每一次交易也都进入GDP。所以,如果不讨论国际局势的影响,我们国内的资本化也会造成高增长。 (海纳百川 )

看中国改革开放的真实经验,未必一定要用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全球化来归纳。并不矛盾的但容易被接受的、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应该是工业化、城市化、货币化、资本化。

我们这个思想理论体系,包括党校的教学,都已经极其混乱了。大多数人不知道中国到底应该要什么?无论什么主义,都得适合国情,因为主义可以换,就是国情这东西换不得。

给大家提个醒,再不能把原来九十年代盲目照搬过来的理念拿来解决我们今天的问题了。很多过去正确的口号都应该重新认识。比如说依法治国。江泽民同志在提出“依法治国”后不久就做了修正,强调“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结果被有些知识分子批判。甚至共产党惩治腐败搞的“双规”,都有很多法学家批评说是违法的。这不迂腐吗?当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都宣誓为党的事业献出一切对不对?现在根据誓词就能对党员干部进行“双规”。党员不是一般的公民,首先自己愿意宣誓作一名共产党员,承认党的利益高于个人的一切。

我们去年关门讨论了一次,当时提出,执政党转型期间要加强执政能力,要格外防范政治风险。什么政治风险呢?第一,现在要想推进美国式的民主化改革,缺乏起码的健康力量。一是我们的官员恐怕90%以上有收入支出不相符的问题,越是权力部门的官员越有此问题,能全揪出来吗?不能。能指望有问题的官员公正地执行政策吗?也不能。二是我们的知识分子大部分有非税收入问题,大家都满天飞地走穴讲课,拿的钱难道都报税了吗?越是大腕学者,越是可能有大额的非税收入,比较普遍地有偷漏税问题。其叁是我们的企业家很多有非法经营的问题。而既然中产阶级主要是官员、企业家、知识分子这叁部分。在这种叁部分都有问题的条件下,能搞出一个良性政治吗?不能,那怎么办呢?目前只能加强执政党的一元化领导。

应该根据什么开拓思路呢?不要老揣摩上边,最好的办法还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办事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5978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