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林副统帅折戟沉沙之因再探 |
 |
所跟贴 |
ZT航空知识:林彪坠机过程的思考 -- 邢国鑫 - (61 Byte) 2006-2-27 周一, 下午9:18 (242 reads) |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
|
|
作者:邢国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他们都没穿鞋!
"午夜,时间刚刚进入9月13日,潘景寅接到了一个电话后,马上让调度室主任打电话通知海军场站要加油车。
我和领航员的住房,与机械师们只有一墙之隔。也许就是那两扇紧闭的窗户,把我和机组另外的4个人的命运分开了。我是个睡觉很轻的人,房间开着灯就不能入睡,可是,3位机械师起床时,竟没有听到任何一点声音,可见,潘叫机械师起床的动作很轻。
当晚,潘景寅在为他单独安排的房间里只呆了不足5分种。除了开机组会之外,他基本上就在调度室主任的房间。除了接听电话外,就和当晚同机到山海关的程洪珍聊天。他们谈一些三叉戟飞机性能方面的问题。在调度室主任的桌子上有3部电话机,其中一部是红色的,一部是山海关机场内部的。按规定,红机电话都是直接与重要人物联系用的。
午夜,时间刚刚进入9月13日,潘景寅接到了一个电话后,马上让调度室主任打电话通知海军场站要加油车。零时零5分,潘景寅走出调度室,把睡在第三个房间的3位机械师叫起床。潘当时向机械师们交代了什么已无法证实,但根据事态的发展与种种迹象表明,机长潘景寅可能向机械师们交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加油。潘会把需要加的油量告诉机械师,这是飞行业务活动中正常的职责划分,即使潘不交代,机械师也会主动请示潘景寅的。因为,头天晚上做飞行后检查时,潘让机械师李平把油量加到17吨,由于飞机自带的压力加油接头与机场油车上的接头不配套,没有实现,潘也没有坚持用别的方式加油。只要不是回北京,就得加油。
2、将飞机准备好,处于起飞待命状态,越快越好。从3位机械师起床时动作仓促,被褥叠放不整齐的情况就可以证实这一点。而且,机械师们随身带的洗漱用具也不在了,更说明是要做起飞前的准备,而不是将飞机准备好之后再回到宿舍。
3、“你们先上机场,我同机组其他人员研究一下航线,随后就到。”原话不一定如此,但潘景寅的目的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不能惊动机组其他人。如果潘不这样做,机械师们起床后,会很自然地敲响我们的门。平时的任务中,早上起床时,经常会互相叫门。潘到把机械师们送走之后,又一声不响地回到了调度室主任的房间。此时的调度室主任老李并不知道潘只是把3位机械师叫起床,机组其他人还在睡觉,否则,他会向潘提出疑问,或自己亲自出来把我们叫醒。
3位机械师到机场后,看到油车还没有来,就利用这点时间,拔掉飞机上的所有堵塞、堵盖、插销、布套,拿掉所有活动舵面上的夹板以及两台发动机上的蒙布。由于飞机大,机身高,有时需要一个人手扶梯子,另一个人爬上去,才能将部分夹板取下来。这些工作过去多数是机组全体人员一起干的。在此过程中,机械师李平看到油车已停在飞机右机翼前方,就急忙过去留存油样后准备加油。
从机械师起床到此时,有10几分钟过去了。机组其他人还没有到场,这个时间差已经引起了机械师们的注意。这个疑问对机械师们来说,只能从潘景寅那里得到答案。奇怪的是,此时在停机坪还没有见到机长潘景寅的影子。机械师们忙上忙下,忙里忙外,又忙着加油,仍不见机组其他人员到场,虽然着急也无从打听。停机坪上,海军地面保证人员不少,但他们不了解机组内部的事情,也帮不上忙。
此时的潘景寅还在调度室主任的房间。在这段时间里,他完全可以把机组的其他5个人全部叫起床。问题就在这里,他自己不但不主动叫机组起床,可能还想阻止别人把机组叫醒。潘景寅在调度室主任房里守着3部电话,也守着那位调度室主任,防止机械师通过电话催我们。机械师们正在机场忙不开交,不可能直接跑回来,别人叫我们起床的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北戴河林彪住处到机场的距离约40公里,当潘景寅接电话要油车时,林彪等人已经从北戴河出发。在这段时间里,潘景寅造成了机组走留的分解局面。"
作者:邢国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