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幸福像花儿一样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幸福像花儿一样   
所跟贴 是高丽棒子把馄饨当馒头还是台巴子把馄饨当馒头呀? -- Anonymous - (0 Byte) 2006-2-20 周一, 上午10:24 (88 reads)
常委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6/01/10
文章: 2007

经验值: 36271


文章标题: 大概不是翻译问题,疑馒头是韩语中面食的统称 (106 reads)      时间: 2006-2-20 周一, 下午10:50

作者:常委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就这样被你征服-“大长今”

湖南电视台的“大长今”如火如荼地热播中,天知道偶居然会被韩剧俘虏。韩国最初是COPY日本,后来日剧走向BT时,韩国却将人类间一些美好的情愫光扬光大。
同样是青春偶像剧,国内的就明显让人感觉弱智和不现实,反倒是来自韩国的让我们心理感觉更贴近些。同样是历史剧,韩国的却来得更亲民。我们花巨资拍出的当然也很好看,但是总让人有点距离。我们在仰视电视,我们庄重地、正式地看着“康熙帝国”、“雍正王朝”、“汉武大帝”。可能是这种正剧拍的人和看的人都闷了,于是我们还夹杂着看一些戏说历史剧,唯一让我们看入眼的大概也只有两部:“戏说乾隆”(人家好歹还顶着一顶戏说的帽子还有当年郑少秋飘忽俊朗的眼神)和“还珠格格”(这个大家也都知道是琼瑶阿姨杜撰出来的)。其他的N多片子不仅是LS,还闹得挺欢的,一副为我独尊的样子。
人家“大长今”也是一部关于宫廷的片子,但是却游离出来,不偏不倚地击中了我们的心,就这样男女皆宜,老少通吃。虽有怨恨,却很平和。虽有斗争,却显从容。虽有惊险,却多欢笑。虽有爱情,却不张扬。整个基调让我们倍感亲切,香醇得好象自家煲的一盅老火汤。功力实在了得。
是的,我被这部韩剧俘虏了,我受不了湖南电视台每天吊两集还狂做广告。于是买了压缩碟,和同事一起在电脑上看。我全部看完了。独堕落,与众堕落,孰堕落?能够如此让大家疯狂的片子几年难遇啊。强烈推荐大家都要看!
长今的不利处境令人紧张,她与闵大人的曲折让人唏嘘,整个故事象一根弦,虽音阶有高低,但是却是有张有驰,张驰有度的进行。(抱歉我又要说汤了,好比是一锅用武火和文火交替进行的靓汤)。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鲜活,那么不同,那么缺一不可:德久叔和大婶(个人认为他们神似吴孟达和吴君如,但是没有那么夸张。很真实温暖的市井人物)、韩尚宫(长今母亲的好友,也是长今进宫跟的尚宫娘娘)、连生(长今的朋友,深得人心的一个配角)、郑尚宫(面冷心热的一个尚宫,很疼连生)、今英(从小暗恋闵政浩的宫女,后因此报复长今)、崔尚宫(今英的姑母,一个与长今有着太多恩怨的人)、闵尚宫(心无城府的一个尚宫)、阿昌(一个贪吃的宫女)、信非(虽然没有连生那么坚定地相信长今,却是一个敢于说出不同意见的医女)、中宗、皇后娘娘、内医院里那个善良胆小虚荣技术不好且老是在大家最收声的时候发出暴强音的医官、妒忌心很强的医女阿烈、还有那个喜欢吹牛的老是搞出糗事的医女。。。。。。
看完才知道,韩国是两年前拍的,香港是去年转播的,我们现在才看到,难怪看到一则新闻说闵大人的扮演者去年来中国拍片时,被媒体当透明,拍片空闲只是跟剧中一个小孩玩。后经人介绍他在“大长今”扮过男一号,娱记冷静地装做了解的样子。闵大人报以惯有的微笑。呵。。。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几点感触,各位看官是不是也有同感。
1.中国(里面称明国,也就是中国明朝时)对韩国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啊。里面所用的典故中的人物居然都来自中国。孔子、杨贵妃、诸葛孔明。。。联想起我们现在的哈韩、哈日(这个更让人无奈)。。。
2.当有人送长今母亲一盒香粉时,N多宫女羡慕地围过来:“中国来的香粉啊”,从那些宫女的神情我们看出了当年的Made in China远远超过了现在LV、Chanel的高度。而中宗的一句“中国来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吗!”无奈的反诘与现在有些人说的“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的更圆吗!”简直是异曲同工。那时的韩国,百本(就是黄芪,因为被商人垄断,要从中国进口,故千金不换)比人参贵、白菜是药材、面粉很珍贵(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白菜饺子都是连宫廷都觉得奢侈得要折福的食物)。高丽(韩国、朝鲜)每年要进贡东东给明国,那时的韩国皇帝就连立个世子都要小心征询明国的意见,不亚于现在美国的霸权主义。
3. 看完觉得韩国服饰(其实就是中国服饰的变异)其实蛮好看。联想到日本的和服,再看看“大长今”里面从饮食料理到针灸治疗,再想到中秋踏歌的唯一印象是在“樱桃小丸子”里面获得的。人家愣是把中国的一些东西转化成了自己的文化。倒是我们。。。
4. 这跟韩国以往一些男女主角狂流眼泪的戏不同,这个很内敛,就连爱情都很内敛,很深沉的爱情,很感动的坚守,很特别的男女主人公,牵着大家的心。
两个疑问,有待高人指点。
1.剧中所有出现的字都是汉字,从皇上的教旨(也就是古代中国说的圣旨)、药柜上的标识、来往的书信,所有剧中出现的字都是汉字。这绝对不是PS就可以改的。我不由想是不是当年高丽对于中国的汉字都是拿来主义,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觉得有必要创造自己的文字,才有了今天的韩文?
2.剧中绑人居然不是五花大绑,而且用很漂亮扎实的绳子将双手后交,拦腰一绑,剧中多用较粗的红绳子,用过一次粉绳子,那叫一个漂亮啊。以前真是用这么漂亮的绳子绑罪犯吗?
几处错处,我觉得应该是不对的。
1.满汉全席,崔尚宫为了讨得明国使臣欢心而献上的菜肴。不是翻译的问题,韩语对白中也是一字一句说出满汉全席这四个字。那时只有女真族,何来满?
2.馒头,不管是面条、包子、饺子、馄饨一例都叫馒头。所以我第一次听到那个针线房的宫女说她娘喜欢喝馒头汤时我吓了一跳。听剧中说馒头还是诸葛亮发明的。虽然是第一次听说,但我想这点应该是对的,毕竟我们对这些都生疏了。
3.明国使臣披头散发、黄袍加身,应该说当时的高丽(韩国、朝鲜)的服饰和头饰都是跟明国学的,中国古代都是束发的,派出的使臣怎么可能是披头散发的,而且还胆大包天穿着黄袍。还反了不成?
4.腌制鱼腮替代肉和鲍鱼内脏粥,这两个跟剧情无关,只是从一个爱好做饮食且自认为还是有些心得的人来说,我觉得这两样东西对人体有害,剧中关于这两样食物的介绍是这样的。“腌制鱼腮因为是很平常的食物,这是老百姓都可以吃得起,而且可以替代肉的食物。”天~鱼腮是多脏的东西啊,人家鱼是用这个来过滤的。而鲍鱼内脏粥的介绍是“鱼绿色的内脏代表着它吃了很多新鲜的海草,蕴含了大海的营养而且一点都没有流失”鱼的内脏是毒素最多的地方,鲍鱼也是鱼啊。
另外,再次强调一下这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只是几个小错处,我们的“汉武大帝”里的受过腐刑之后的司马迁还胡须飘飘呢。再说了,我们只有对于负责的影片才会有兴趣发现它有限的错误。
喜欢“大长今”的可以看我的图片本中看剧中人物。


作者:常委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常委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1549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