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痛心疾首,敬答Requiem先生的“雌文”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痛心疾首,敬答Requiem先生的“雌文”
芦笛
我在《恩仇系列》韩战部分谈及艾奇逊演说时说:
【这个演说犯了个致命错误,就是提出了美国在亚洲的“环形防御
带”,把日本划作第一线,未将台湾和南韩包括在内。放弃台湾已
经是美国政府的既定方针,但南韩却是美国绝不会放弃的防线,艾
奇逊本人就力主放弃台湾坚守南韩,奇怪的是他居然会忽略了这一
点,由此导致了斯大林的误读。
斯大林为何会在毛访苏期间改变主意,同意金日成去冒险?西方学
者普遍认为,那是艾奇逊1950年1月12日在美国全国新闻俱
乐部发表的演说惹的祸。前文已经介绍过,该演说把美国的“环行
防御带”划到日本菲律宾等国,却遗漏了台湾和南韩。前文也介绍
过,该演说引起了斯大林高度重视,为此还下令让两国外长发表声
明辟谣,说明苏联并未如艾奇逊所说的那样,吞并了中国的三北地
区。
不难想见,这一重大疏忽绝不会逃过斯大林的眼睛。美国放弃台湾
已经是既定政策,对此中苏都应该心头雪亮,否则中共根本不会大
张旗鼓地准备“解放”台湾。现在艾奇逊既然间接宣布南韩也不在
美国的防御圈中,那当然意味著美国已经决定抛弃南韩。毕竟,当
初中共席卷南中国时老美都没有干涉,很难想像他们现在会为了个
贫瘠的朝鲜半岛大打出手。这正符合斯大林“在安全范围内作最大
限度扩张”的边缘政策,所以他才会不早不迟,恰在毛访苏之际突
然改变了原来的立场,批准了金日成的请战书。 】
Requiem网友不同意,指责我“造谣”:
【更加离奇的是据说那是“西方学者普遍认为” 。这些人据说都是
以为斯大林同意金日成进攻南韩是“艾奇逊1950年1月12日
在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的演说惹的祸”(注,沈志华提到NSC-68
文件,这文件是在1月30日后才制定的,其时美国战略已因为中苏即
将同盟而改变,不算是美国初期对韩国的政策)。
在本人读过的西方学者的著作中还没真见过有哪个学者有如此观点,
也不认为会有任何认真严谨负文责的学者会这样草率地归咎于艾奇
逊的演说,因为只要识字,并且看过艾奇逊的原话记录的人都不应
该认为如此。那些“学者” 大概是费正清之流,自以为对中国很了
解,却认为毛泽东发动文革只是因为一时帝王的“WHIM” 评论重
要历史事件极度简单化并且不依据DOCUMENT的所谓“汉学家” 。
另一个可能是专门跟民主党过不去的共和党造谣家。最后一个可能
就是芦笛之流大概不知在国内哪个路边报摊看到有的卖”解密档案”
便如获至宝,把他当成宝贝,不会怀疑那可能是假货,嘿嘿 】
很明显,他所谓“芦笛造谣”,指的是两条:第一,“西方学者普遍认为韩战爆发是艾演说惹的祸”不是事实。第二,斯大林不会误判艾演说,朝鲜战争不是因此爆发的。
对此我当即在《看艾奇逊为我辩诬》一文作了答复,针对第一条,我给出证据,引用了当时参与准备该演说的艾奇逊助理battle先生的回忆,将大意总结为以下四点:
【1、艾演说划分了对美国战略利益具有不同价值的区域,区分了
应对的轻重缓急。例如如果菲律宾之类的地区受到攻击,美国则立
刻进入战争,但其他区域则诉诸联合国。
2、艾本人在战争爆发后因此演说受到攻击后去重读演说稿,认为
政府后来采取的行动正是按照那个演说进行的:美国没有立即进入
战争,而是去向联合国申诉。
3、拜托先生的证词表明,战争爆发后,有很多人指责那演说在实
际效果上邀请了北韩去进攻南韩,给老艾带来极大困扰,艾本人也
承认“一下子成了个大问题”,不得不去重温旧作,想方设法对付
政敌的诘难。
4、拜托先生在47年后,仍然不敢理直气壮地否认那演说也许可
能是战争爆发的因素之一。】
并指出:
【我转贴的材料中,所有的人、包括艾奇逊本人、三位在1997
年被CNN采访的当事人,以及5位历史学家,甚至连采访记者在
内,一致承认战争爆发后,有很多人指责艾演说起到了鼓励北韩入
侵南韩的实际作用。这甚至被艾森豪威尔在1952年的竞选中用
作攻击民主党政府的重大理由之一,在当时美国家喻户晓。艾克当
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想结束韩战,而他在竞选演说中利用自
己的名将身份,向选民保证当选后“我将到朝鲜去”。】
到此地步,我已经证明了韩战爆发后,不但连艾奇逊本人都承认那演说给他带来了极大困扰,而且美国总统竞选人艾克还以此作为攻击民主党的借口,所以,“艾演说确实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并非我造谣。
此外,我还特地给出了几位坚持这传统学说的学者包括国际韩战权威的证词,证明Requiem所谓“在本人读过的西方学者的著作中还没真见过有哪个学者有如此观点,也不认为会有任何认真严谨负文责的学者会这样草率地归咎于艾奇逊的演说”云云,不但没有证明我造谣,反倒证明了他自己孤陋寡闻。
到此地步,任何一个敢于承担文责的“学者”起码应该对“芦笛造谣说”认错吧?可人家偏不,不但如此,他还要继续出丑,答复说:
【这也显示了芦笛网友的无知之处,芦笛不知道艾奇逊的演讲根本
系没有原稿,现存与档案馆的只是当时的记录,并不是原稿。因为
没有原稿,民间的报导必有偏差,在演讲后第二天,一个华盛顿邮
报的记者错误报导了艾奇逊的演讲,完全遗漏了艾奇逊提到要继续
支持韩国的部分,并说韩国台湾都会被抛弃。直到今天,这记者的
失实报导还是那些无知“学者” 指责艾奇逊的论据。在另一份报纸
上,某记者的报导较符合事实,他报导说美国将会继续支持韩国,
会放弃台湾。所以,那演讲不可能“激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有两
个不懂版本的报导。就算系“激起了” ,也是那篇失误报导的错,
根本不是艾奇逊的意思。直到21世纪,某些不顾事实的“学者” 不
理会解密文件,仍要将错误坚持到底,把那屎盘子往老艾身上扣。 】
第一句话就是造谣,我那《辩诬》文引用Battle的回忆已经说得清清楚楚,艾演说是根据提纲临场发挥的,何来什么“芦笛不知道艾奇逊的演讲根本系没有原稿”?在看了我那文字后您还敢当面造谣,是不是该作个道歉阿?
这且不论,这种辩护法,只暴露了Requiem先生这位大学者连起码的思维能力都没有就敢上网出丑。
首先,据R先生说,新闻报道失实(姑且假设这是真的,不向Requiem先生要证据,省得他下不了台),所以“不可能激起了轩然大波”,请问这是什么逻辑?凡是头脑正常的成年人都该知道,报道越是失实,越危言耸听,就越能掀起轩然大波阿?R先生的脑袋是不是有点过分特别了?
其次,难道艾森豪威尔在竞选演说里使用此事攻击民主党还不算轩然大波?难道Battle先生证词中反映的“很多批评者说的那样,在实际效果上邀请朝鲜去攻击……北韩去攻击南韩”还不算轩然大波?
第三,在R先生的离奇脑袋中,似乎我们是在这儿开网上法庭追究艾的责任,而不是讨论艾演说的客观效应,这都哪跟哪阿?请问您是否能看明白别人的文章?
第四,R先生的离奇脑袋确实与众不同,他似乎认为,斯大林得知艾演说,不是通过新闻报道,而是美国国务院用专线发给他的完整讲话记录稿,所以不会误判美国的意图!
R先生,您怎么就居然不会想到,您这是专门跟自己过不去?如果斯大林看到的正好是那份“完全遗漏了艾奇逊提到要继续支持韩国的部分,并说韩国台湾都会被抛弃”的报道,那不是正好会促进他动手么?天下哪有您这么答辩的?敢情您那引用了几万份参考文献的学位论文就是这么写出来,这么答辩的?
笑死我了,嘻嘻。看来文科学者当真多是只会放录音、以参考文献数量自豪、毫无分析能力的另类(顺便告诉R先生,理科学者写论文也同样讲究开列参考书目这套,您可以省省了,这儿是论坛,不是学术杂志)。
不认错也倒罢了,反正老芦心胸开阔不计较。不过,R先生还要使出文革刀笔来诬蔑我,这就不可原谅了:
【最后,问一问芦网,你提到的“那是传统或经典的观点” “仍有
许多学者坚持这观点” ,您是不是在暗示因为那是西方“普遍学者”
认为对的,就一定是真理?。咱普通人就只有接受的分?你自诩
“独知” ,似乎也是只限于华人,不对洋人?看来英特纳雄耐而还
没有来到阿,呵呵。如果我误会了你的意思,请原谅。 】
看看这人这德性,简直是令人忍无可忍。我说那话,意在驳斥他诬蔑我造谣,他说西方学者没这么说的,我就把证据给出来。他开除了人家的学者资格还不说,还要指责我崇洋媚外!这种德性,配谈学问么?!
好教R先生得知:老芦只相信自己的独立思考,从来没有拜倒在名人面前的贱脾气。过去茉莉女士在此坛引用窦尔“民主国家之间无战争”的P话,被我批得体无完肤。丁凯文引用某西方学者的奇谈,说林彪是蒋介石的特务,我当即就在《试解林副外逃之谜》中斥为“外国白痴”。
老实告诉你,就连那些为大众罗拜的名人,我也不是盲目崇拜。我看了波普定理后觉得毫不稀奇──那说道我早在青年时代批“偶然是必然的表现”的辩证逻辑时就独立悟出来了。我当时就发现,这话隐含着的意思是“已经发生的就是必然的”,而已发生的无法让它不发生,所以此话根本无法证伪,和自然科学完全是两回事,完全是强加于人。
R先生指责我造谣的第二条,乃是斯大林不会误判艾演说,朝鲜战争不是因此爆发的。所以,我认为艾演说惹了祸乃是造谣。
对此指控我已经在《辩诬》文中答复过了,不但列举并质疑或批驳了其他学者的观点,还给出了我自己的看法,说:
【我想,驱动他改变主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首先是美国出乎他
的意料,没有干预中国内战,坐视中共席卷中国大陆,其次可能就
是那偷去的美国政府文件,最后则是艾演说证实了那文件的可靠性。
如果情况真的如此,则那演说相当于吃的最后一个饼子,用马列术
语来说就是达到了“质变”的“度” ,不吃下去也就不会饱。】
我并且还告诉R先生,这问题“完全是个人判断问题,你可以质疑是否成立,但绝不能指责认定斯大林就是因此入侵南韩的人是造谣犯。是不是?”
可惜R先生大概看不懂中文,不但拒绝就“造谣”的诬蔑对我道歉,而且在这次贴出的答辩中反复重申那滥调:
【 根据艾奇逊演说的原文,艾奇逊没有在他的演说中点名提到台湾,
反而特别重点提到不会放弃南韩,而不是芦笛说的什么“遗漏了南韩..
这一重大疏忽绝不会逃过斯大林的眼睛”】
这儿的引文特别能显示R先生的“文革专案组治学风格”,请注意那省略号。R先生省略的是什么?我的原话是:
【该演说把美国的“环行防御带”划到日本菲律宾等国,却遗漏了
台湾和南韩。前文也介绍过,该演说引起了斯大林高度重视,为此
还下令让两国外长发表声明辟谣,说明苏联并未如艾奇逊所说的那
样,吞并了中国的三北地区。 不难想见,这一重大疏忽绝不会逃过
斯大林的眼睛。】
我说的“绝对不会逃过斯大林的眼睛的重大疏忽”是什么?明明是艾划“环形防御带”时遗漏了台湾和南韩,R先生却有本事通过这魔术,把它变成“放弃南韩”!
艾演说的记录稿早就让我转贴到坛子里了,请大家去看看到底有没有把南韩包括在那防御带里?艾奇逊没有把台湾南韩包括在那防御圈里,到底算不算重大疏忽?
凡是长了正常脑袋的人都看得出来,艾奇逊确实犯了个大错。设立防御圈而不把南韩包括进去,分明就是赋予南韩第二等的priority。特别是艾还说得清清楚楚,如果防御带受到攻击,则美国立即作出武力还击,在此防卫圈之外,则美国将诉诸联合国。根据Battle先生的证词,艾奇逊在受到“很多批评者”(Battle原话)攻击后,在重温那讲话时还确认了这一点。
难道这还不算重大疏忽?还不能考虑为战争诱因之一?你既然宣告世界不会为那些地方马上动武进入战争,只会诉诸联合国,那你当然在客观上鼓励了斯大林下定侵略决心。哪怕那不是唯一原因,总是无法彻底排除的原因之一吧?莫非R先生连这简单思维都愣是整不明白?
可笑的是R先生就是不明白,非要再把艾演说那两段话再刨出来,特别是拿那“most utter defeatism ”当宝贝,全不管整段文意是什么,原文在此:
“Korea.--In Korea, we have taken great steps which have ended our military occupation, and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have established an independent and sovereign country recognized by nearly all the rest of the world.
We have given that nation great help in getting itself established. We are asking the Congress to continue that help until it is firmly established, and that legislation is now pending before the Congress. The idea that we should scrap all of that, that we should stop half way through the achievemen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country, seems to me to be the most utter defeatism and utter madness in our interests in Asia. But there our responsibilities are more direct and our opportunities more clear. When you move to the south, you find that our opportunity is much slighter and that our responsibilities, except in the Philippines and there indirectly, are very small. Those problems are very confusing. ”
凡是懂英文的同志都该明白,艾根本不是作出武力保护南韩的承诺,无非是敦促国会通过有关援助南韩的法案,认为在建立该国过程中如果半途而废,那就是极端的失败主义。那跟承诺武装保卫南韩有什么相干?或许R先生没有听过西方政客那些危言耸听成了习惯的演说,所以一旦听到“极端的失败主义”便以为那是战争宣言了?
最无奈的是,这都是我已经在《辩诬》文中驳倒过的P话:
【有趣的是,直接反驳R网友的人,竟然是反对成说、认为艾演说
没有鼓励北韩入侵的学者James Matray(professor of history at 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他认为,艾演说的目的,是阐述杜鲁门强
调在亚洲提供经济而非军事援助的政策主张。划环形防御带那段话,
反映了美国对南韩总统李承晚威胁要用军事入侵统一朝鲜的担心。
老艾其实是在试图提醒南韩人:美国并不能绝对保证南韩的军事安全。】
就算这位教授是假学者,比不上R先生地位高,人家的母语总是英语吧?遮莫您的英语理解能力比人家强?这当然也有可能。不过阿,如果您真是个讲究起码学术道德、敢于承担文责的学者,恐怕得跟大家解释一下为何您的理解比人家的更有道理,而斯大林不是按人家而是按你的方式去理解艾演说的吧?
顺便告诉你,不要曲解他人的意思胡乱诬蔑。我说我绝不无视别人对我文章讲的事实和思路的质疑,那意思是说我讲究学术道德,承担文责,有错必认,绝不规避,这话说过N+1次了,只有您这种阴暗心理分析专家才会把这诬蔑为“独孤求败”式的自诩!老实说,我还真没看见过谁像您这么写“诛心学术论文”的。
最搞笑的还是R先生的自我掌嘴。他说:
【芦笛网友自豪的“毛的思想秘密报告被解放” 的伟大发现,其实
不过是费正清的破烂玩艺的再包装,费正清说的是中苏关系破裂是
因为秘密报告另到毛感到“embarrassed” ,所以中苏决裂了。芦笛就
说“思想解放了” ,两者都系同一套路---有客观的政策决定不去分
析,却专在个人心理上下文章,却不知道这样作其实已失去客观。】
费正清的文章我没看到,不知道你何所指。根据您这儿的引用,他的话跟我的毫不相干。“思想解放”的话乃是毛自己说的,不是我说的,原话你自己去查吧,懒得教你了,也教不了那么多。
我的意思跟费正清的风马牛不相及。赫鲁晓夫反斯大林,证明了苏联模式并不是毛原来认为的不可违背的经典模式,这打开了毛的思路,从此他才开始探索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不久就接连推出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文。凡是熟悉毛的思想流变的人,都会注意梳理寻找出这一重大转变契机,只有您这种毫无希望的同志才会以为“专在个人心理上下文章,却不知道这样作其实已失去客观”。
遮莫您这位专业人士混到现在,竟然连“客观”主要指的是史实,并不禁止作者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都不知道?妈妈米阿!这算什么历史学家!您难道不知道,极权社会的历史基本是大独裁者写的,不准确把握大独裁者的心理性格和思想流变过程,就根本不可能理出史实的前因后果来?
最有趣的还是R网友自己掌嘴,在指责我“专在个人心理上下文章,却不知道这样作其实已失去客观”的同时,自己却肆无忌惮地这么干:
【以斯大林的狐疑性格,以他那只因怀疑日本可能会北上就会眼睁
睁地看着德军进犯而不发援兵的光辉事迹去判断,他绝对不会因为
那演讲而冒险同意金日成出兵。因为艾奇逊已经清楚表示会继续支
援韩国,这些东西都能在演讲原文里找到,我反驳你的就是这条,
没什么不清楚吧?不幸的是,你犯了这低级错误就表露了你拎不清
韩战的起因,更加不会将毛泽东跟斯大林的几次会谈跟韩战连起来,
弄不清当时中共国,苏联,美国的外交策略,却只会冒充心理学家
“分析”毛泽东的心理,这不是搞笑非常么? 】
R先生真了不起,竟然有本事在同一段里自己以“斯大林的狐疑性格”作基本论据,转眼又攻击我“只会冒充心理学家‘分析”毛泽东的心理”!“这不是搞笑非常么?”哈哈,笑死我了!
R先生哪,本来是要逼您认错的,写到这里突然心生悲悯。看您这悟性,搞历史研究当真是上了贼船。“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您这辈子根本没什么希望了,我又何必跟您认真?还是晾干吧。您以后再说什么我也不会理会了。
顺便答老道:我知道导弹讲究“有效半径”,所谓击落飞机并不一定是直接命中,只要飞机在导弹战斗部爆炸的有效半径内即可。所以,我并没有犯你所设想的错误。我已经在那系列文章里详细分析过这问题了。我认为,那是夜间迫降,难度极大,如果飞机受伤无法正常飞行,能迫降着陆并在地面滑行800多米的可能性极小,可以基本排除,但我并没有绝对排除这可能。
最后再跟大家郑重其事地请假:我确实有事,最近没法来,对不起了。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