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关于<芦笛文集>书名和封面设计,再次上网吆喝,兼答网友关于香港问题的批评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关于<芦笛文集>书名和封面设计,再次上网吆喝,兼答网友关于香港问题的批评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关于<芦笛文集>书名和封面设计,再次上网吆喝,兼答网友关于香港问题的批评 (1066 reads)      时间: 2006-2-08 周三, 上午1:03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现在芦笛文集的出版就只有两个问题有待最后落实,一是书名,一是封面设计。据老狼那奸商的意思,先得确定书名,才好搞封面设计。

我和他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应该执行王明同志“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英明指示。人类历史上只有这本书是靠人民战争打出来的,堪称划时代的大事(我是不是脸皮忒厚了些?不过,这是吹群众,不是吹自己),所以再次上网吆喝,根据先确定书名后落实封面设计的程序,请同志们发表意见。

综合网友建议,书名已经敲定在<中国人难以承受的常识>上,诸位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请尽快发言,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至于封面设计,此前曾有网友提供了设计图样,但与书名不是很相称。我意思是请余大郎那专业人士搞,这小子却宁愿出钱不愿画,老狼请他拿个创意出来,好用他的钱去请美工画,却与这小子无法联系上,据说电话打了N次都不通,所以我这里干脆上坛吆喝,请他要么和老狼联系,要么就在此跟贴,给咱们拿个idea,谢谢!

如果其他同志有何创意,这就请踊跃发表。我本人可是想不出来:“中国人难以承受的常识”该怎么个形像表现法?No way。如果是“毒眼”倒好办,画一独眼就行了。爱你喂,这就请诸位发表意见吧。

顺便说一下香港的事。

贤甥说得有理,香港起飞,与作为大陆贸易的唯一中转站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唯一因素,主要因素还是美国人在越南打战,导致所有周边国家地区受益。但那不过是外因,内因还是英国人提供了亚洲第一流的法治以及最充分的自由。就是这“法治+自由”导致了大陆的贫困和四小龙的崛起,当然,其他三小龙的自由不如香港,基本上只有经济自由,而大陆连这两样都没有。改革开放只是把部分经济自由还给了人民,立刻就造出了天翻地覆的经济奇迹。光这成功经验就足证我党的“石破天毒掌功”的威力有多大,又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那就是彻底剥夺人民的自由,因而也就彻底扼杀了国家民族的生机。再加上不实行法治,层层贪污,使得国家永远处于危机之中。

老石用现在国内某些地区与香港的差距缩小来驳斥我那“养好香港”文,似乎根本无法成立。难道中国现在这么有钱,养了香港就无法兼顾其他地方?

所谓“养”,无非是两方面:一是在遇到经济危机时向那儿倒钱,用我党的话就是“救市”。这“救市”不光是救整个地区,更是救援某些亲共财团。此乃公开秘密,我记得有部电视剧就专门吹嘘党恩深重,如何救援某“爱国资本家”于灭顶。遮莫海外忠臣们比国内电视编导还积极,竟然敢否认我党爱港爱民的丰功伟绩?

第二种养法就是开办大量的中资企业,以国家的雄厚资金为后盾去主控那儿的经济,这在澳门更突出,据说澳门已经是中资企业的一统天下。

这些作法是否合适,当然可以讨论,但爱党同志不能连起码的事实都要否认吧?何况这完全是我党自己都承认了的,爱党爱到这种肉麻程度,实在让人吃无消。

国内现在当然有若干地区差距和香港缩小,但那是“毒掌功”弱化的结果,正证明了我党无坚不摧的威力。更主要的是,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从80年代末的凋敝鸟笼经济中起死回生,乃是台港企业为了逃避经济危机,谋求廉价劳力,大量内迁至珠江三角洲和福建的结果。没有这经济侵略,则咱们根本也就不会有发财的第一桶金。反过来,港人这么干,却造成了本土产业空洞化,导致严重就业问题。如果连这事实都敢否认,那我实在无话可说。

阿随如获至宝,让我看了只觉得可怜。难道我说:“毛泽东和斯大林的谈话,证明了他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汉奸”,意思竟然是“毛泽东在和斯大林的谈话中承认他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汉奸”?而如果我拿不出毛的原话来证明这点,我就是写“报告文学”?你怎么就堕落到这种可怜的地步?

不过,鉴于你让我治理得害了个把月的“丧魂失语症”,现在靠诡辩来挽回点面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说一遍,我说“中国政府从来也就没有想收回香港”,乃是根据许家屯的回忆录和英国人的披露作出的事实判断。两家的证词相当一致,都证明了以下事实:

一、中国政府本来没有在97年回收香港的计划。

二、麦督访华时,下面的官员告诉他见到邓小平时不要谈此事。

三、麦督不听劝告,在会见邓时主动提起此事,邓当即提出要在97年后收回香港全部,此后中英政府就此举行多次谈判,邓还会见了撒切尔,提出如果不收回香港,他就无法向全民交代。这谈话就在邓小平文集中。

任何一个尊重事实的人,从上面这三条事实中都可以作出结论:“中国政府根本就不想收回香港,后来提出收回,乃是被英国人逼到了不收回就无以对历史作交代的狼狈地步”。

而今你却要我去许的回忆录中找出这句话来!你自己看看,这种无赖作法,配得上你的智商么?可怜!不过,洗煤能做到你这地步,也实在难为你了。佩服。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8596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