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原创]魂断日本桥(一〇九)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原创]魂断日本桥(一〇九)
东京博士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10/01
文章: 2957
经验值: 1232
标题:
[原创]魂断日本桥(一〇九)
(467 reads)
时间:
2006-1-05 周四, 下午3:45
作者:
东京博士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由于大部分宾客都要当天赶回东京,奥多桑预定的晚宴6点整就开始了,经过一个下午的自由欢谈,本来人数规模就不是很大的这次婚礼的出席者,基本上都互相有了初步了解,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交流,大姐夫和奥多桑的一个小妹夫居然还算是同行,小丽一个下午都在忙着替他们做翻译,姐夫后来告诉我说,要不是自己年龄太大了,还真想来日本就职,在国内整天就只能看到那么个小世界,周围人都是说话口气比力气大。
晚宴会场并不是很大,正中一个讲台,摆满了鲜花,上方有条横幅,上面写着“小松高安、愛美麗ご成婚おめでとう!(祝贺小松高安,爱美丽成婚)”,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我和爱米莉的正式字名共同紧跟在一个很大的姓氏“小松”之后,不难看出新郎的名字是“小松高安”,新娘的名字是“小松愛美麗”,关键的是高安写在上半行,愛美麗三个字在下半行,随后又是大字的“ご成婚おめでとう!”
这条标语说明这是结婚披露宴,但我当时觉得还不如干脆写成“某某某与某某某结婚披露宴”,看来奥多桑既考虑了我们不太愿意搞得很死板,又在婚姻入籍女方家的问题上兼顾了我的“自尊”,至少现在这条祝贺标语的写法虽然从姓氏上谁都可以看出是进门女婿,但是新郎新娘的名字却是龙在上,凤在下,就这一点奥多桑无论如何是特意抬举我,要是按照日本习惯,可能是竖写更能体现和风,那时就不是上下该如何安排龙凤位置关系,成了左右问题了。
其实我们在世田谷的区役所办理婚姻登记时,由于我还是中国国籍,姓氏由中国管理,不能按照日本的入门女婿那样正式更改姓氏,当然爱米莉完全可以改姓高。但考虑到将来我加入日本国籍后总要改姓的,因此在备考栏内已经有对我的姓名:“通称小松高安”的追加记载,这表明在日本的各种场合我已经可以使用小松的姓氏,奥多桑这次正是根据这一记载公开使用了,但又考虑到了我的心情,我从这条标语的看到了奥多桑的真意,不由得被自己下午曾经重新涌起的民族感情感到好笑。
我们的婚礼晚宴其实也并不是很正规的,既没有专门的司会,也没有什么证婚人,本来,登记时的证人就是奥多桑,所以奥多桑全部包揽了。本来他就是组织者,再看看场面,也不过是家庭扩大会的状况。要说真正的外人,那就是请来的几个摄影的工作人员了。
奥多桑先发言了,说了一通感谢大家参加的话,然后就是说了日本的国际化已经越来越普及加速,从自己的美国工作经历,谈到回日本之后的各种不习惯,最后才介绍了我,他的这个圈子倒是兜得蛮自然的:“我们家已经是非常的国际化了,今后家庭里5个人,有5种文化观念,但是我相信,这是现在日本这个时代的必然趋势,日本人对接受异文化已经不再感到陌生了,从明治维新开始就打开了国门,结束了锁国时代,新娘留学过英国,新郎又给我们家带来了很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次很遗憾聪美不能参加,以后法国留学回来后,我们家还会增加法国文化,另外,特别提一下,今天到场的谷口先生就是一对美满的中日夫妻,我祝愿我们小松家今后在各位的努力下会更加繁荣昌盛,祝新娘新郎永远恩爱幸福。”
接着外公代表在场的最大的长辈和奥加桑娘家说了祝贺的话,外公很风趣,一开始就说:“中国人和日本人,根本看不出什么不一样,你们不说,我们还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所有人的心都是一样的,我们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今天这样的场面,比什么都高兴。”他们男女老少谁都没有提到什么中日友好云云。
随后奥多桑让我说话,我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必要说什么了,该说的都被他们说完了,原先打的几种腹稿也都烟消云散,没一个觉得是合适的。我先用日语说,然后立刻再用中文自己翻译一遍,所以语速很快:“今日,皆さんお忙しい所お越しいただき、誠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先ほど沢山の方々にどこでエミリと知りあったかと聞かれ、大体そのような話しは内緒しますが(今天,衷心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刚才不少人问我怎么认识爱米莉的,这种事通常是保密的)、”我故意停顿一下,卖了个关子。众人都竖起耳朵等待下文,“私も今回内緒にしておきます(所以我这次也把这个问题当作秘密不做回答)。”下面发出了笑声,或许也有不满。
“人生には、色んな出会いがある、私はエミリとの出会いは最高なものだと思っております、そして、お父さんも、お母さんも、みんな最高な方ばかり、きっと最高な思い出になると信じています。これからも努力し続け、エミリと一緒に幸せの家庭をづくリ、永遠に歩んでいきたいと思います、皆さん、ぜひ応援してください。(人生有很多相遇,我认为与爱米莉的相遇是最美好的,而且奥多桑,奥加桑,还有与你们大家的相遇也将成为最美好的回忆,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与爱米莉一起建立幸福的家庭,永远走下去,请大家支持。)”
我的发言并不长,内容其实也没有什么别出心裁的地方,但是用中日两国语言即兴发挥,一气呵成,对下面的人来说大概颇具新鲜感,得到了场内热烈的掌声。人群里有人在喊:“わ~、お兄さん格好良い。(大哥说的真好)”我认出来了,是叔叔的大女儿绘里子。
话筒还在我手上,我不由得跟她开玩笑问:“絵里子ちゃん,中国語が分かるの?(绘里子能听懂中文?)”
奥多桑接过话筒笑着说:“先ほど、中国語のうまい日本人の発言でした。(刚才是中文很拿手的日本人的发言)”,奥多桑风趣的调侃,让大家在下面笑声一片,场内气氛一下子异常活跃起来了,大家再次热烈地鼓掌,摄影机不停地一会儿对着我们这边,一会儿拍摄下面的场面,忙得不亦乐乎。
奥多桑继续说:“下面请新娘爱米莉发言。”
爱米莉一直站在我身边默不作声,接过话筒说:“我想先给大家念一封信”,接着场内灯光暗淡,只有聚光灯照着我和爱米莉,音乐开始轻轻地播放起来,是那首我和爱米莉最喜欢的《直到永远》,爱米莉拿出一张纸开始念,那是我生父写给她的信,大姐交给她时是封着的,所以包括我在内,所有人都不知道那封信的内容,爱米莉念完英文时正好那首歌唱完第一段,随后她拿出另外一张纸,开始念日语,我听出来是那封信的日语翻译。
生父那封信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隐私内容,爱米莉最后面对着我说:“私用の手紙にもかかわらず、公開させていただき、大変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でした、これは中国からの私とあった事もない年寄りがくれた手紙です。高齢のため今日この場に来れなかったが、手紙から高安さんのお父さんの大変な期待と信頼を受け取る事を感じられます、このような気持ちは距離、国境を越えて伝わってきました、私は高安さんを感謝します、彼から沢山の愛を頂き、これからも愛し合って、ずっと。ご静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请原谅我公开了您家父的私信。这是来自中国的我从来没有见过面的老人给我的信件,他们年事已高不能出席今天的仪式,但是我能从文字中感受到高安桑的父亲很多真切的期待和信任,这种感情是不受距离限制,超越国境的,我也同样感谢高安桑给了爱米莉很多很多的爱,我们会永远相爱,直到永远,谢谢大家静听了我的发言。)”
《直到永远》的歌声还在继续,最后是“直到永远”的不断反复,掌声渐渐盖过了音乐的尾声部,场内灯光又恢复了,爱米莉眼含泪珠,已经非常的动情。
绘里子,美沙子还有奥加桑,奥多桑的妹妹那些日本女人都在说:“素敵な手紙。(这信写得真好)”,“感動したわ!(真感人啊)”她们的动作表情幅度远远超过了场内的中国女人们,或许是翻译中文的延迟。
人们还在窃窃私语,奥多桑又开始宣布下一个程序了:“下面请昨天特意从中国来的新郎家属代表,新郎的姐姐和女儿燕燕上来,因为她们不会说日语,用歌声献给新郎新娘作为祝贺。”
音乐已经开始,我立刻听出是《夜来香》,我赶紧问正要接过话筒的大姐这个歌能唱吗?她小声说,当然会唱。其实我根本不是那个意思,那个歌的时代背景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时期的流行歌,日本还拍摄了根据真人编撰的电视剧《李香兰》,剧中的主题歌就是这首,所以在日本,《夜来香》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我觉得有点媚日嫌疑。
我还在疑惑,大姐和燕燕已经开始唱了,燕燕仅仅是伴唱和声效果,大姐的歌声真是不减当年勇,与日本时下的那些年轻流行歌手的唱法完全不同,按照日本的分类绝对不是青春偶像派那种可爱甜腻,而是音色优美的实力派风格。
场内鸦雀无声,中文唱完之后音乐并没有结束,又重头开始了,原来大姐事先编辑过这张伴奏CD,第2遍她们是用日语唱的,虽然大姐不会日语,但是可以听出她努力背诵了全文,虽然偶而几个地方发音不是很准,但依然堪称完美无缺。歌声一落,下面立刻掌声大起,远远超过了我们刚才发言的状况,而且渐渐汇成了有节奏的掌声,几个年轻人还在一起喊:“アンコール!アンコール!(再来一个)”
大姐和燕燕一起向大家深深鞠躬,掌声依然不断,看来是没法过去的,我问大姐:“还准备了别的了吗?”
大姐说:“还有一个,真的是最后一个。”
“那就再来一个吧。”然后我凑在话筒上用日语说:“为了不辜负大家,我大姐再为大家唱一首,那是献给新娘爱米莉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大姐今晚给我们准备的是两朵花。
这次燕燕下去了,是大姐一个人唱,而且只唱中文,爱米莉非常熟悉这个音乐,感动得在台上就挽住了我的手,大部分日本人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是都熟悉茉莉花茶,而且音乐很有中国民族特征,《茉莉花》这首歌本身在日本的卡拉OK里也有,所以虽然不如《夜来香》那么知名度高,但是曲调优美,大姐的唱法又特别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毕竟是有基础和功底的,歌唱动作台风也令看惯了电视里的唧唧咋咋流行歌的人耳目一新,所以虽然我的家人都不会说日语,却毫无疑问地成为宾客们心中今晚的最佳节目。
大姐唱完后,爱米莉走过去对大姐鞠躬,连声用中文说“谢谢”,场内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几乎达到了今晚的高潮,注目人物不是新郎新娘,快成了我大姐了,大姐下去后,奥多桑宣布大家可以入座吃饭了,好多人走在大姐那里,小丽在卖力地做翻译,大概在问大姐是不是从事专业唱歌的。
奥多桑也对我说:“没想到你大姐唱得这么好啊。真让我们大长见识,简直是请了一个专业的艺能人来,像真的剧场演出似的了。”,吃饭时奥加桑还说:“回家后客厅内有钢琴,我可以给你大姐伴奏哦。”
整个晚宴都很成功,当然中间也有一个小小的插曲,那就是奥多桑为我们准备了一个巨大的婚礼大蛋糕上来时,我和爱米莉在奥多桑的一声“入刀”时,摄影师突然举手喊了暂停,原来摄像机带子到了尽头,我们等着开拍的示意,却迟迟不见指示,而且摄影师边上人越围越多,好像是遇上什么麻烦了,我们只能放下刀,暂时休息,我不由得也去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原来带子停的不是时候,摄影师心慌意乱的急急忙忙操作,把带子卡住了,进退两难,而且越急情况越糟,还怕把刚才拍摄好的珍贵的带子搞坏,奥多桑说妹夫懂电子的,让他看看,妹夫说这种专业型的摄像机完全不熟悉,不敢碰。姐夫一看摄像机的牌子后让健翻译说让他看看,原来这台摄像机是索尼的,姐夫吃这个饭都快20年了,整天就是跟维修索尼的各种摄像机打交道,而且大多数是专业型设备,这会有了用武之地。
由于现场没有工具,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说螺丝刀之类的简单工具宾馆里有的,姐夫说不用,然后让他拿来餐桌上的牙签和一次性筷子,不到5分钟就解决了,而且拍摄好的带子重新试看了最后一段,确认了图像完好无损,众人才舒了一口气,大家对姐夫报以热烈的掌声,不亚于大姐唱完歌时的嘉奖。
姐夫的这段小插曲发挥的很不错,这也算大姐夫妻这次不仅仅是哑巴陪客,真不枉千里迢迢而来,各自出了一次风头,远比我经常咄咄逼人的对日本人说话的言辞更有自豪感。想到我还曾经想在婚礼发言上含沙射影地表达一番自己的爱国民族激情,不由得背心上出了点冷汗,还好我没说什么滑稽可笑的话。
不过今天最开心的莫过于爱米莉了,入刀仪式完成后,爱米莉就换了在上海定做的旗袍,在我身边形影不离地欢笑着招待和应付客人们,她今天对整个仪式看来非常的满意,但愿给她留下的是终身难忘的美好回忆。
未完待续
——东京博士 2006年1月5日(版权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拷贝转载)
作者:
东京博士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这一集写得好看。爱米莉真是个好女孩。(sigh...)
--
白合
- (0 Byte) 2006-1-05 周四, 下午5:56
(139 reads)
与读者对谈109集
--
东京博士
- (481 Byte) 2006-1-05 周四, 下午4:32
(184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8852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