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笑看21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东海一枭再度奋勇搞笑造谣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笑看21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东海一枭再度奋勇搞笑造谣
所跟贴
笑看21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东海一枭再度奋勇搞笑造谣
--
芦笛
- (2641 Byte) 2005-12-18 周日, 下午3:46
(699 reads)
东海一枭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标题:
数声芦笛秋风暮
(273 reads)
时间:
2005-12-19 周一, 上午2:11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数声芦笛秋风暮
老芦满嘴污言秽语,比起旧上海滩小瘪三来犹有不如,令我失笑。说我造谣,实乃自已健忘或不认旧帐。
关于以“五统一”描绘儒家理想的“和谐社会”,出自芦文《“太平盛世”危言》,是有热心网友曾特别找来供我当靶子的,原话是:
[什么叫“太平盛世”?我早在旧作中指出过了,儒家老祖宗这个概念,跟现代人理解的完全不同,与物质繁荣其实无关,指的是理想的“和谐社会”,也就是所谓“大同世界”。在这种社会中君王节用爱民,父慈子孝,主仁奴忠,夫唱妇随。漫说矛盾冲突,就连意见分歧都没有。放眼望去,但见到处都是“同”而没有“异”,也就是后世伟大领袖描绘的“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你自己看看这段话,难道不是在强奸或栽赃古人么?关于“大义灭亲”,我是记得你曾多次把这“观点”栽到我和儒家的头上的,我也曾反驳过,具体文本就懒得寻找了。Tnnd,你满嘴喷粪辱骂不止,老枭丝毫不计较,你让我从旧作的附件或网上寻寻觅觅找证据,无端耗费我大好光阴,却令我讨厌之至!
你说我“根据‘君子和而不同’一句话,就有本事硬要把孔孟之道说成是民主的”,倒是在造我的谣呢。我早说过,“和”之一字乃儒家文明的重要精神特征。对儒家而言,它既是个人待人处事之道和自我实现的境界,也是处理宗族与国家事务、构建美好社会的重要原则和群体昌盛的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儒家强调大一统的秩序,其和谐的追求天然地带有对个性和差异性的排斥,当然不是西方式多元的和谐。有美国学者说过:由于将稳定、秩序的和谐看作很高的价值,儒家文化很难视民主政治的纷纭情态为当然。然而,无论如何,儒家文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允许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儒家追求的和谐社会与毛领袖描绘的五大“统一”社会毫无可比的。------老枭何时“硬把孔孟之道说成是民主”过?拿出证据来!不然,“无耻地捏造对方的论点”的话,又得自己享用啦。
谢谢你终于说出“算我认栽”的话,倒也难得,可你又愤愤不平,说出“难得让你赢一次,论寻章摘句,我可能确实不如你这种搜剔剩饭的腐儒”的话,又“小”得可怜了。“芳名”古代男女通用,现代庄重场合仍通用,属于常识,腐儒之外,一般知识分子也大都知道的。其实你挑出“芳名”一说认栽,目的乃认小避大试图蒙混过关,小算盘打得不错嘛。且慢,别急,你要认栽的地方多啦。
你“美人香草多为自况,不作他指”之芦式定论,已被我在《尤怜肚小蜂腰细,我看芦君亦美人》驳得体无完肤,还敢拿出来炒剩饭,当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多病逾八旬,犹令独夫惊恐;
出声仅九载,便留百代光辉。
联中“多病逾八旬”与"出声仅九载”,声对病,仅对逾,九载对八旬,对得颇工,但出字动词对多字形容词,词性不同,就“对不起”,当然这在旧体诗联中是允许的,这当然属宽对了。
你认为“多病逾八旬”绝对只能解为“病了八十多年”,特别是跟“出声仅九载”相对,就更是坐实了这种理解,绝不能解释为“多病又年逾八旬”,不然就不是一个整句,就“当真无耻到极点”, 就“彻底颠覆了中国文学特有的对仗”?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请高明者帮我翻译一下,哈呵。
你认为如果“用句读将上联断成两截,下联却是一个整句”(意指上下文在解释时使用不同句读)就不能算对联,那是你把对联看得太“神圣”了,近体诗五七律中间两联也允许如此,何况比诗更宽松的对联?须知对联是一种极灵动活泼的文学形式,只要上下联符合平仄对仗,怎么弄狡狯都行,愈弄狡狯愈佳。上下文要使用不同句读解释那才高明呢。至于例子,懒得为你费心,自个找去。想起袁世凯死后有人写的一挽联:中国人民万岁;袁世凯千古。老芦如看到,只怕要惊呼“颠覆了中国文学特有的对仗”了吧?
关于挽联横批问题,怕把握不准误导世人,特地向一位前辈请教了一番:横批是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联语有着概括、提示、补充、说明等作用,内容或配合对联,或点明场景,或标示对联的主题思想,起画龙点睛与锦上添花之作用。题赠联、不宜楹间贴挂的挽联等可以省去横批,但如祭堂、纪念堂有可供贴挂处,则应配挂为妥。是否配写横披,可以由挽联作者自己决定或征求遗属意见。
芦笛说“四字的横批确实有,不过那叫“挽幛”,并不与对联配对”。错。横批是横批,挽幛是挽幛,两回事。挽幛是用以悼念死去亲友的祭品,一般用素色绸布或其它较好的布料制成。用挽幛比送挽联隆重些。
胡联出笼之后,见仁见智,褒贬不一,这很正常。我确认为此联艺术性思想性皆优,理由前文已阐述。毕时圆网友斥我言过其实,拿出一联来,自认为“俺为刘宾雁先生写的挽联肯定比胡大爷的要好一些。”联曰:“人妖之间,有两种忠诚,数十年董狐舌锋,公为中国良知呼喊;道魔分明,无一根媚骨,洒几点书生血泪,我替海外孤忠招魂。”我指出,上下联之间与分明、忠诚与媚骨、董狐舌锋与书生血泪、呼喊与招魂,都失对。但我也予以肯定:用当代标准衡之,自有可取。胡联有胡联的好,毕联有毕联之佳。但说“肯定比胡大爷的要好”就过了。至少我觉得胡联更合律,更字少意丰,精悍凝重。征得胡平兄同意,这里我再供出胡平悼刘宾雁联一副:宾归暂无路,雁过永留声。优劣如何,欢迎讨论。
说老枭赏识胡平悼刘宾雁联,是“为尊者讳”,“拍胡平马屁”,不仅辱我,而且辱胡。我与胡平君不曾识面早相知,听人说起过他的为人和人品,读过他一些文章,甚为钦佩,电邮往来,交情乃订。不论批评赞誉,一切“唯心”唯实。老枭岂是苟誉苟批之徒,胡平又岂是喜人滥夸之辈?无端相诬,恰显老芦的“小”来。胡平兄一次心血来潮,以东海师相称,老枭虽狂却非妄人,当然坚辞而主平辈论交。如果客气起来,胡平君更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学习呢。我对胡君钦赏有加,胡君对我谦恭有礼,君子之交,道义之友,固当如是。儒家倡导尊老敬贤,佛教强调尊敬供养善知识,胡平君与我,可谓继儒释待人之道,有古人交友之风,不仅足为老芦,而且足为世人的楷模!
就芦文所提几个常识性问题简略释疑如上。至于芦笛是否挑战过我,是否和我交流过,老枭是否“不吹自己就没人代劳”,诸如此类重大问题,还有芦文对我其它稀奇古怪下流放肆的诋毁辱骂,解释或回骂起来纯属浪费,老枭的境界,又岂是你所能望尘?恕我一笑置之了。
老芦啊,说你“尖尖小嘴薄红唇”、“肚小蜂腰细”,真是一点没错。好好一个有点才学的男人,偏弄成这么一副轻薄子下流胚的模样,恶不恶心?知错不改,逞词狡辨;不懂装懂,唯我独高;心胸狭窄,语言下流;好坏不分,对友逞刁…,如此品行,纵才高八斗,亦何足道,还敢tian颜妄谈孔孟之道!况你于西学国学皆一知半解,浮在表面,连起码的待人交友之道也不懂,于人生社会宇宙之道更是一片茫然如坠烟雾,不过擅作惊人语,文才不错且笔头勤快,会翻来覆去炒剩饭而已。螺丝壳里做道场,自以为天大的排场,实不值方家一哂。
读你骂文,恶声连篇,愈趋愈下,不堪卒读,真有“数声芦笛秋风暮”之感。秋风起矣,夕阳西下,是告别的时候了。况我实在太忙,许多经书待读,许多诗文待写,许多山水待游,许多美女待泡,许多美酒待喝,许多好友待交流,许多问题待思考,有太多正经事要干,以前认真回你的话,实在过于抬举你了。以后,类似幼稚园问题,恕不搭理了。
2005-12-18东海一枭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回帖比主帖多338字,呵呵。
--
东京博士
- (0 Byte) 2005-12-19 周一, 上午8:25
(190 reads)
回帖比主帖字数超过一定 % 有可能违规,老子说过: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
胖鹭鸶
- (0 Byte) 2005-12-20 周二, 上午7:15
(173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9889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