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鲜的经济比“四小龙”更成功 ---- 理性分析,绝非搞笑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鲜的经济比“四小龙”更成功 ---- 理性分析,绝非搞笑
所跟贴
ZT: 鲜的经济比“四小龙”更成功 ---- 理性分析,绝非搞笑
--
咱老百姓(真)
- (1196 Byte) 2005-11-02 周三, 上午5:10
(330 reads)
中共史
加入时间: 2004/10/10
文章: 714
经验值: 1036
标题:
铁杆毛可怜到只剩下朝鲜的可以捧了
(85 reads)
时间:
2005-11-02 周三, 上午7:11
作者:
中共史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980年代,东北人就把朝鲜当叫花子笑话。
现在谁要在东北捧朝鲜,只能被人当做疯子。
下面的文章摘自:我和朝鲜做生意
贫穷和饥饿
在朝鲜“苦难的行军”时期,人民生活的困苦程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粮食短缺,基本的生活物资极度匮乏。人们在生死线上挣扎。
那时候我差不多每天都要到新义州去。新义州的饭店很少,我们只能在海关旁边的一个饭店吃午饭。而这个饭店每天中午永远都是煎牛肉。这是朝鲜风味的一种吃法。就是在一个平底锅上放点油,在上面煎切好的生牛肉。然后蘸调料吃。再有的就是朝鲜泡菜。主食是朝鲜冷面或米饭。这种东西偶尔吃一次还可以,每天都吃就不行了。到后来几乎闻到牛肉的味道就要吐了。在那里吃饭一般都是朝鲜客户请我们。他们带支票就可以结算,而且价格很便宜。如果我们自己结帐,四个人吃一顿煎牛肉,大约需要50-60美圆,贵的令人咋舌。但是又不能回去吃饭,虽然一分钟就能回国,可来回海关检查的手续烦琐,要耽误很长的时间。
为了解决中午的吃饭问题,我们就经常去熟悉的华侨家里吃饭。那时候朝鲜海关管理还不是很严,我们可以开车到华侨家里去。新义州的华侨都做些边贸生意,因此都很富,家里吃的用的都是从国内带过去的,应有尽有。在华侨家里吃饭就象在自己家里一样,想吃什么都行。
一次我从华侨家里吃饭出来,看到一个场景,令我吃惊。华侨家住的是平房,有一个小院子,大门外的路旁有一条排水沟。华侨家的下水也流到这个排水沟里。时间长了下水流出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小水坑。一些食物的残渣就会沉淀在那里。我走出大门,看见一个中年男子用手在小坑里捞那些食物残渣,然后送进嘴里。那人看见我出来连忙用手搽嘴。手上的污泥反而把脸也弄脏了。他低着头要离开,我喊住他,转身回到华侨家里,拿了两个馒头递给他。他看见馒头双手接过去,一面哭一面说着感谢的话,向后退着深深地鞠躬,退出去十几米后才转身离开。看着他的背影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我的翻译郑先生是个朝鲜族,他的父亲在解放前到了中国,叔叔还留在朝鲜新义州。他在做外贸以前也从来没有到过朝鲜,只知道朝鲜还有个婶婶和堂兄妹。我们每天出入海关的时候,都会看到围栏外面有一些人站在那里翘首张望。这些大都是在中国有亲戚的朝鲜人,他们期待着能遇到他们的亲戚,或者能给中国的亲戚捎个口信什么的。这里面就有郑翻译的堂弟。他有闲暇就到海关门那里去站着,希望能遇到亲人。也不知道站了多少天,有一次,从来没见过面的堂兄弟终于碰面了,堂弟大哭,说这下可有救了。
郑翻译把他的堂弟介绍给我,他是一名船员,每月工资100朝鲜币。在当时朝鲜的工人当中算是很高的工资了。可100元朝币在民间的兑换价只相当于我们5元人民币。在新义州的黑市上仅仅可以买2斤大米。看他面目黝黑,眼窝深陷就知道处于极度的营养不良之中。此后,我们每次过江都要给他和他的家人带一些吃的东西。有一次我问他什么东西可以在黑市上卖好价钱,他说香烟。我第二天买了两箱红玫瑰香烟,送给了海关一箱,另一箱送给了堂弟。
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堂弟在海关大门前等到我们。要我一定要去他家吃一顿饭。他说为了这顿饭,筹备了好长时间。他年迈的母亲冒着被抓的危险,到义州的亲戚家去弄了点糯米。要给我做一点打糕吃,表示他全家的谢意。朝鲜人从甲地到乙地是不可以随便走动的,必须由警察部门开通行证,没有通行证随便走动抓住就可能坐牢。我说真的不必冒这么大的危险去为我准备一顿饭。他说你给我的一箱香烟,我一盒卖了50朝币,一共卖了2万5千朝币,等于我20多年的工资了,我们家把你当作了救命恩人。我告诉他,这烟在中国每盒是5角钱,两箱500元。我每天过来都差不多要花这么多钱来救济难民,你不必放在心上。尽管他是真情实意的请我,我还是没去吃那顿饭。因为在朝鲜,如果朝鲜人私下里和中国人接触就会被国家安全局的人调查,很可能为这一顿饭就会给他全家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
朝鲜的儿童很可爱也最可怜,普通家庭的孩子根本吃不到糖果饼干之类的食品。孩子病了,妈妈背着孩子到华侨家里花5元钱买一块糖给孩子吃。或者花一块钱买一粒糖精回家化点甜水给孩子喝。
我的一位姓桂的同事也是朝鲜族,他的姐姐和弟弟在新义州。稍信过来说,快点来吧,再不来我们就要饿死了。老桂急忙申请探亲。以做贸易的名义带了一吨大米和各种日用品。过朝鲜海关的时候大米被克扣的只剩了几百斤。这对姐姐弟弟全家来说也是救命的粮食。姐姐的小孙女整天围在舅爷身边,生怕舅爷走了。孙女说舅爷来了就有米饭吃,走了就没有了。老桂返回的时候,身上穿的西装、衬衣、皮鞋都被亲属要去了,他穿着裤衩背心。穿着拖鞋,身上套了件风衣回来了。
作者:
中共史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728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