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荷兰世界杯决赛折戟之谜三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荷兰世界杯决赛折戟之谜三
雷震子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04
经验值: 0
标题:
荷兰世界杯决赛折戟之谜三
(571 reads)
时间:
2005-10-20 周四, 上午8:10
作者:
雷震子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荷兰人的空间
整体和空间乃荷兰足球两大要素,其它足球文化也许孕育了射门机器,盘带大师或者垄断冠军的巨无霸,但哪个民族都无法像荷兰人那样,以如此抽象和富于建筑美感的方式设计他们的风格。阿贾克斯以及荷兰国家队一脉相承,都通过跑动和传球拓展空间,被世人誉为“穿球鞋的毕达格拉斯”。
讨论荷兰足球如何利用空间之前,不妨给整体足球下个定义:整体足球作为创新的战术思维,将球员的个人技巧融入一个高效的体系,人人在场上具有多重角色和责任,并自如地在不同的位置和角色间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切换,不受羁绊。攻防不再是简单的能力分工,而是特定时刻整体的协调和配合,确保每一寸空间被利用,占据和保护。紧逼和挤压空间,能让自己由意想不到的角度和空间,发起最猝不及防的进攻。球的运行和分配看似回避个人之间的对抗,但又将对抗扩展到每个领域。米歇尔斯和克鲁伊夫改变了足球的空间概念——球场的尺寸都是灵活多变的,可以通过整体足球任意“缩小和放大。”
荷兰的足球哲学和其自然环境和美学倾向息息相关。1995年,两位旅居纽约的俄国艺术家,维塔利-科马尔和阿历克谢-梅拉米德,在网上作了一次很有趣的调查——哪一种艺术风格最受五大洲的人欢迎。问题很简单:你最喜欢在家里陈设哪一种风格的绘画或摄影作品?全世界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田园牧歌的主题,唯荷兰人一边倒地支持无人问津的抽象派作品。怪诞的品味?荷兰人会反问:风景难道不是点、线和面结合的抽象概念么?就像荷兰现代抽象绘画大师蒙德里安的作品——充满各种各样的三原色几何图形。
随便找一个荷兰人,让他勾勒脑海中的地平线,他只会给你一条直线,而英国人会给你山峦起伏的不规则曲线。荷兰的地貌平坦低洼,丘陵都难得一见,这让他们患上“广场恐惧症”,钟情于拔地而起的高耸结构。荷兰人的楼梯被外国人视为畏途,谁热爱攀岩,不妨先到阿姆斯特丹去体验一下陡峭的楼梯,布莱克本的伊伍德公园球场,看台陡峭得让人陡生“畏高”之感,荷兰同行告诉我,阿贾克斯的球场更让你喘不过气来。
全世界的球场都几乎同样大小,形状一样,为什么别人没有想到这一点呢?答案之一就是荷兰的地理特征。荷兰人祖祖辈辈在如何利用空间上绞尽脑汁,由于其地理环境迥异于邻国,他们对空间痴迷到了极点。
一方面,空间本是他们最缺乏的东西,据中央情报局的各国概况介绍,荷兰是地球上最拥挤,同时又是规划得最精密细致的自然景观,空间是这个国度最稀罕的日用品。几百年来,荷兰每个城市的每一寸见方,每一处围海造田,每一片原野的使用都要经过周密的盘算和探讨,尤其是排水和供水系统,土地是国家统一控制的生存基础。
另一方面,荷兰西南部几乎是凭双手从海洋夺回的空间,“人造”的世界。从纵横交错的运河和沟渠,从整齐划一的防洪大堤和海墙,从火如轮转的鹿特丹码头,到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大部分国土仿佛是从北海“拖”出来的海市蜃楼。这一成就多半是通过古老的围海造田,排水防涝技术取得的,荷兰有句古话:“上帝创造了世界,荷兰人制造了荷兰。”
英国人类学家,剑桥大学教授马克-都灵这样描述他眼中的荷兰:“一个充满秩序、宁静、感觉和判断的世界,各种图形像马赛克那样拼凑在一起,精致乖巧,道路绕过田园和村庄……,在这片土地上,荷兰人和侵蚀陆地的海水作经年不懈的斗争,体现了新教徒在秩序和控制上的伦理规范。”战后,荷兰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类似苏联“五年计划”的国土政策,一门心思的研究如何将每一寸空间利用起来。
这些政策的根源来自16世纪的独立战争,当西班牙人入侵时,荷兰人躲进城市,泄洪将城外的田野变成泽国——“不给敌人空间”竟在400年后,成了全能足球的战术柱石之一。而在独立后,荷兰也没有停止对空间的改造,他们在城市规划上殚精竭虑,孜孜不倦,但对城外的自然景观则听之任之。通过塑造和控制物理环境来规划社会和文化生活,乃荷兰的立国之本。
荷兰又是欧洲最开放和宽容的国家,民族的“人造”特性决定了他们在开放的天空下以开放的胸怀面对自然的挑战,建设民主共识和兼收并蓄外来的文化思潮。历史上,荷兰曾为别国遭受迫害的少数族裔提供栖身之所,人民享受的自由高于许多号称民主的国度——同性婚姻和安乐死均属合法。宽容是荷兰人的第二天性,基于这一天性,全能足球不至于被视为离经叛道的狂想被漠视,也不至于被视为异端邪说的代表遭到扼杀。
整体足球的另一个灵感,来自荷兰人的美学视角。从15世纪的范艾克画派到20世纪的蒙德里安,荷兰艺术家对于空间和建筑有着超凡的热情,把每一个细节都照顾得无微不至,景物和空间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和谐,井然有序。荷兰人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实践了全能足球,知道如何创造和利用空间,他们脑中的球场不是空洞的平面,而是各种球体运行模式和几何排序。克鲁伊夫17岁时就显露出非凡的空间感知能力,他能将原本颇为抽象的概念阐述为跑动的方式和路线,以荷兰人的智慧,你不难想象他们比其他民族更能把这个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整体足球威力无穷
究竟是谁发明了整体足球?有的说是米歇尔斯,有的则归功于克鲁伊夫,甚至有人将这一奇迹解释为荷兰人的悟性。滑稽的是,“totaalvoetbal”这个字眼直到1974年才进入荷兰的足球词典,据说荷兰媒体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形容他们目睹的恢宏打法,于是很俗气地将“整体”一说安在阿贾克斯身上。不管怎样,无人质疑阿贾克斯是这一战术革命的始作俑者,费耶诺德虽也注重控球和越位战术,风格上则更像当时盛行的链式防守,主教练恩斯特-哈佩尔是前奥地利国脚,也和米歇尔斯一样强调体能和紧逼,但本质上更朴素和平实。也许这是他日后率领荷兰前往阿根廷,“郁金香”们不再激动和雀跃的原因吧。
1966年12月7日,整体足球震动了足坛,“受震”的是利物浦——一支拥有耶茨、圣约翰、卡拉汉和托米-劳伦斯等明星的欧洲劲旅。那个年头,欧洲足联并无明文规定主客两队的球衣颜色,利物浦想都没想对方穿什么,径自带了一套红色队服前往阿姆斯特丹。阿贾克斯的第二套队服本是蓝色,但裁判指出双方颜色相撞,米歇尔斯第一次带队参加冠军杯,阿贾克斯在荷兰之外又没名气,只好屈尊改穿全白——该队历史上仅有的一次。当天大雾,别说球场两端的人看不到对面,球员在场上也搞不清发生了什么,观众盯着比分牌,等着阿贾克斯被利物浦五马分尸。
很快就进球了,但不是利物浦。第3分钟,阿贾克斯的左边锋德沃尔夫下底传中,中锋赫罗特头槌敲开了绰号“飞猪”的劳伦斯的大门。15分钟不到,阿贾克斯3比0领先,看到进球的观众疯了,看不到的急了,他们不停追问换比分牌的人:“快说到底怎么回事?你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在胡说?”对方委屈地回答:“你以为我会为了逗你砸掉饭碗么?”快半场时,右边锋斯瓦特听见裁判吹哨,以为时间到了,转身就往更衣室跑,场边的工作人员拦住他:“你上哪儿去?比赛还没完呢!”斯瓦特转身回到场上,正好接到队友传球,立刻下底传中,阿贾克斯领先4比0易边,终场时,比分是5比1。
这个比分让利物浦主教练香克利很没面子,他扬言:“别担心,我们主场要好好教训他们,还他们一个7比0。”这是荷兰球队参加三大杯赛以来第4次与英格兰球队交锋,并历史性的第一次战胜,还是大胜对方,自己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中卫胡尔斯霍夫说:“我们赢了5比1也不敢去安菲尔德,怕被打得晕头转向。”但阿贾克斯不仅没有被击溃,甚至没有输,克鲁伊夫梅开二度,双方以2比2握手言和。
尽管阿贾克斯后来负于布拉克杜克拉,八强止步,但淘汰利物浦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们从此砸碎了自卑情节。米歇尔斯说:“和利物浦的交锋是一个里程碑,我们得到了国际足坛的承认,尤其是第二场比赛,让我确信球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也是足坛千锤百炼的规律:但凡后起之秀,必要通过与劲旅的交锋,战而胜之,方能检验出自己的水平,通过积累与强队比赛的经验,获得业界广泛的认同,并最终奠定自己的地位。阿贾克斯是这样,费耶诺德是这样,意大利的米兰双雄,英格兰的曼联、苏联的基辅迪纳摩莫不如是。
可惜,荷兰国家队没有这样的经历,在打进74年世界杯之前,他们在国际赛事中从未击败过重量级的对手,小小的比利时也屡屡让他们忙得不亦乐乎。错过70年世界杯的代价是巨大的,荷兰无从获取宝贵的大赛经验,给他们4年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试想,若是荷兰而非保加利亚去了墨西哥,西德还会轻易从小组出线么?按当时的进程,荷兰极有可能取代秘鲁晋身八强遇上巴西。小组赛对西德,将让荷兰人及早熟悉德国人的战术和斗志。从70世界杯预选赛被保加利亚淘汰,到74年在小组赛4比1大胜同一对手,难道不说明荷兰若碰过西德,4年后也许能够避免在决赛中轻敌么?此外,4年过后,种种民族仇恨的情结,也许早就在墨西哥的骄阳下融化了。但是,荷兰的不幸还不止这些。
阿贾克斯60年代末垄断荷甲,频频在冠军杯和豪门过招,让人几乎忘了将冠军杯首次带回荷兰的是费耶诺德。该队的阵容并不比阿贾克斯逊色,拥有国脚范哈内亨、延森、以色列、莱斯贝尔亨和德容。费耶诺德在68-69赛季将阿贾克斯挤下荷甲宝座,并在次季的冠军杯第二轮主场2比0击败卫冕冠军AC米兰,昂首杀入决赛,并一举击败67年的冠军凯尔特人捧杯,荷兰举国欢腾,决赛为费耶诺德进球的以色列还上了邮票。
阿贾克斯在同一个赛季的博览会杯(一年后改称联盟杯)只打到了半决赛,但1970年4月8日在海布里0比3不敌阿森纳,将是他们未来55个月欧战的最后一次败仗。这时的阿贾克斯,打法已经成形,米歇尔斯不断磨合的班底也接近大功告成:主力阵容是门将斯图伊、后卫由左至右是克洛尔、胡尔斯霍夫、瓦索维奇和苏比;中场是内斯肯斯和穆伦;前锋(按后卫线顺序)是凯泽尔、范戴克、克鲁伊夫和斯瓦特。哈安和布兰肯伯格两位新人也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接班。
布兰肯伯格是米歇尔斯从西德低级联赛“捡回来”的宝贝,他后来成了胡尔斯霍夫的搭档。这名年轻的德国中卫帮助阿贾克斯拿了3届冠军杯,竟然无法入选西德国家队——谁让他的对手是拜仁慕尼黑的贝肯鲍尔和施瓦岑贝克呢?这样的悲剧在今天差不多已经绝迹,好比巴伦西亚的意大利左后卫卡博尼,38岁的高龄能为俱乐部夺得西甲和联盟杯,但死活进不了意大利国家队。
阿贾克斯在69-70赛季重夺联赛头衔,夺冠的方式仍是一如既往的势不可挡——进球数达到100,71-72和72-73两个赛季蝉联冠军,进球都超过100。凭着这样的状态,这样的打法,阿贾克斯轻描淡写地越过了地拉那(阿尔巴尼亚)、巴塞尔(瑞士)、凯尔特人和马德里竞技,第二次进入决赛,温布利的对手帕纳辛奈科斯虽是决赛的“初哥儿”,但主教练则是米歇尔斯神交已久的匈牙利传奇人物普什卡什。
希腊人从未试过这样的场面,对手的换位、盘带和铲球让他们目瞪口呆,开场仅5分钟就落后1比0。尽管只有1球优势,克鲁伊夫却在半场和队友约定打中门柱算两分。下半时,阿贾克斯将立柱和门楣打得嘭嘭作响,看台上如痴如醉,大呼小叫,第87分钟的第2个进球,是凯泽尔故意让对方摆的乌龙。观众和媒体对荷兰人杰出的表演佩服得五体投地,BBC的球赛评述也不再称呼他们“阿贾克斯”,而是按照荷语的发音说“阿亚克斯”了。凯泽尔的过人动作逼真诙谐,将对手涮得团团转,一位科威特酋长赛后激动得难以自抑,执意将腕上钻石金表摘下来送给他留念。
米歇尔斯随后赴巴塞罗那发展,新任主教练是罗马尼亚人科瓦什,此时的阿贾克斯已是隆隆运转的机器,当者必亡,科瓦什明智地赋予队员更多的自由,而队员们也乐得即兴发挥,米歇尔斯6年多的心血在此时迎来了丰收。之后两届冠军杯,阿贾克斯均以横扫千军之势打进决赛,轻松战胜国际米兰和尤文图斯宣告了链式防守时代的结束,明快、多变和难以捉摸,阿贾克斯的欧洲霸主地位已经奠定。不过,辉煌也埋下了衰败的种子,科瓦什的放任导致主力队员除了米歇尔斯谁也不服,而场上过于明显的优势也让他们不在乎是否赢球,能进多少球,而是怎么进,怎么赢。
世界杯预选赛惊险出线
阿贾克斯和费耶诺德在冠军杯上的成功,并未促进国家队的表现。凯斯勒执教的荷兰队错过70年世界杯后,又在72年的欧洲杯八强遭南斯拉夫淘汰。这时的荷兰不仅有克鲁伊夫,克洛尔、胡尔斯霍夫、内斯肯斯和凯泽尔也都成了骨干,如此群星璀璨的球队,竟差点在74世界杯外围赛翻船。他们所在的第3小组只有比利时是个威胁,冰岛和挪威都不在话下。荷兰恰恰是从两家“鱼腩”身上捞足了净胜球(24比2),才压倒比利时(12比0)出线的,而和比利时决定性的那场0比0,对方有一个好球被吹成了越位。比利时也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外围赛一球不失却无缘世界杯的国家。
出线如此惊险,荷兰足协遂邀请米歇尔斯带队前往西德,为了不让原主教练法德尔洪茨难堪,米歇尔斯的头衔是“顾问”,这和12年后贝肯鲍尔的情形一样。荷兰国家队缺乏信心,不仅表现在成绩欠佳,主教练聘请匈牙利人也说明他们不敢启用本国教练。好在法德尔洪茨毫不计较,甘当米歇尔斯的助手。米歇尔斯以阿贾克斯、费耶诺德和PSV三强为班底,从布鲁日、安德莱赫特和特温特补充了赫尔斯和伦森布灵克等人,克鲁伊夫也从巴塞罗那归队了,球衣号码的分配又让人们见识了荷兰人的独有气质。
英超在92年成立时,想出个造星的高招——让号码固定。这一招20年前荷兰人就开始用了。前锋披2号或3号想必有人见过(86年保加利亚的西拉科夫,74年阿根廷前锋阿亚拉都穿2号),见过穿1号的么?荷兰这届国家队的球衣号码便是按姓氏的字母排序分配,当然,克鲁伊夫例外。他将14号据为己有(无论是阿贾克斯还是国家队),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这是他第一次上场的号码,有的说这是他第一个进球时的号码。他加盟巴塞罗那后,西班牙足协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这样,1号球衣就落在了赫尔斯(Geels)的身上,守门员荣布骆德(Jongbloed)则披起了8号。除了荷兰,世界杯上还有阿根廷如此标新立异。
打仗亲兄弟
记得小时候,孩子们在一起玩耍,闹将起来,必会有人把你的姓氏和某个著名的“坏蛋”联系起来,姓刘的不是被骂作“工贼”刘少奇,就是“大地主”刘文彩,在下姓林,自然是林彪的同门。这么胡乱联系现在看来有些无聊,可在荷兰国家队要是有两人同姓,九成他们是兄弟,甚至还是孪生兄弟。荷兰这一届国脚中,有范德科克霍夫这对同来自PSV的孪生兄弟,老大威利比老二勒内早出生半小时,大的是中场,小的是边锋。
历代荷兰队兄弟兵络绎不绝。98世界杯有德波尔兄弟,两人同日加入阿贾克斯,一道升上一队,一起首发,甚至一道罢工要求转会巴塞罗那。克鲁伊夫特别提醒不能让这对兄弟分开,否则两人一块儿没了状态,事实证明克鲁伊夫比医生还灵。最幸运的是科曼兄弟,两人联袂夺得88年欧洲杯——荷兰唯一的大赛锦标。只有一半幸运的是穆伦兄弟,大哥赫瑞错过了世界杯,弟弟阿诺德则在88欧洲杯为范巴斯滕传了个好球,让后者的零角度抽射震惊世界,彼时阿诺德已经37岁了。
不那么出名的兄弟还有好几对,而且总在阿贾克斯扎堆。威茨格兄弟虽在阿贾克斯同场献技,但从未捞着在国家队一道上场的机会,罗伯特在92欧洲杯一脚40码远射打破了德国门将伊尔格纳的大门。前文提到的赫罗特也是兄弟俩效力阿贾克斯。最绝的例子出现在20世纪初,阿贾克斯队中有四兄弟,只是他们从来没有一起合作过罢了。
作者:
雷震子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8408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