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从“超级女声”现象谈“政治娱乐化”和“娱乐政治化”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从“超级女声”现象谈“政治娱乐化”和“娱乐政治化”   
根源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3/17
文章: 522

经验值: 52


文章标题: 从“超级女声”现象谈“政治娱乐化”和“娱乐政治化” (894 reads)      时间: 2005-9-01 周四, 下午9:45

作者:根源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从“超级女声”现象谈“政治娱乐化”和“娱乐政治化”


这些天来,一个名为“超级女声”的电视娱乐节目忽然之间成了全国最热门的话题,不仅在网络、论坛上炙手可热,各种媒体亦热炒不已,一些“时评”甚至将该节目提到了吓人的政治高度,诸如什么“选举”啦,“民主”啦,甚至象“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样的陈谷子烂芝麻都被人从政治垃圾堆里刨了出来,真是令人哑然失笑。

我认为,这样实在有过于“泛政治化”或曰“娱乐政治化”之嫌。对一个实际上非常普通的娱乐节目赋予如此不切实际的期许,实在是让它勉为其难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是必然的,没准还会将一个好端端的大众娱乐节目扼杀在摇篮之中。


我非常理解,有许多盼望早日实现民主化的朋友,寄望于广大老百姓能够通过参与这种带着某种意义上的“选举”的娱乐节目来提升自身的民主素质,更希望他们能够因此“食髓知味”,举一反三,激活他们对娱乐之外的神圣权利的渴求,从而打开死气沉沉的政治闷局。但是,我敢断言,这些朋友们的良好愿望,极可能会以落空告终的。

先说说“民主素质”。如果以投票、选举作为主要内涵的话,“民主素质”在中国人的身上是绝不缺乏的。只要给他们一个空间,他们就能够将“民主素质”超常地、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只要他们有这种意愿。当年的“选右派”,前几年的“选贼”,不都是上趟厕所的功夫,“右派”和“贼”就全被“投票选举”出炉了吗?以至大家为了不被“选”上,把“憋”功炼了个炉火纯青。试想,连这都能无师自通地“选举”出来,您想还有什么会选不出来呢——只要真的敞开让他们去投票去选?

再说说“对行使民主权利的渴求”。中国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们对民主权利到底有多大渴求,我都观察若干年了,但怎么就是越观察越糊涂,越观察越失望——以前总想当然地以为在经过了长期的压抑之后,他们对民主权利会有着相当高的渴求,尤其目前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权益正受到来自权贵阶层们变本加厉的侵害之际更应如此;但是,我现在却发现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受到相对不公对待的时候,不是去寻求真正能够捍卫公正的利器,却跑去怀念某个绝对不公的时代。不过,后来想想也就释然了——在那个学子们“反对腐败”、“反对官倒”风起云涌之秋,全中国又一次到了再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境地,这些群体居然都能够安之若素地持观望态度,甚至有的还甘当御用工具,组织起什么“工人纠察队”去“维持”什么“秩序”,那么我恐怕即使有天真正的民主权利从天而降,也激不起他们几分“对行使民主权利的渴求”的。

如此一说,我们这些朋友们的殷切期望,放到广大老百姓身上,恐怕真会成为缘木求鱼的。而这种“娱乐政治化”的表现,如果触动了某根脆弱的敏感神经,引起了那些当权者的莫名恐慌,来个“紧急叫停”,那“超女”真是“娱乐无罪,怀璧其罪”了。


提到“娱乐政治化”,就不能不顺带提一提与之相对应的“政治娱乐化”。“政治娱乐化”,顾名思义就是将高高在上、道貌岸然的政治架构、政治运作、政治议题以及政治人物拿来当娱乐的素材、修理的对象。相对于“娱乐政治化”,我倒还是比较欣赏“政治娱乐化”——虽然很多人并不喜欢它。“政治娱乐化”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让原本高不可攀的政治贴近大众,增加亲和感,彻底地平民化,让原本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政治斗争增加喜剧色彩,让政客们在与对手互相攻讦的同时,也学会拿自己来开涮,做得到拿得起放得下,举重若轻。

“政治娱乐化”做得最拿手的国家,当然得数美国。在平时,各种媒体无日无之地把政客们拿来消遣,如电台、电视台的“脱口秀”以及将政治人物一些败笔反来复去剪辑播放的节目,如报纸、杂志将布什丑化成一只尖嘴猴腮外加一对巨型招风耳的形象的政治漫画,还有那些根本就是无中生有地凭空杜撰出来的“政府惊天丑闻”的好莱坞影视题材,等等等等,早已形成了一系列强大的产业化链条。到美国的大选年就更不必说了,这种“政治娱乐”产业就更火爆,在嘉年华般的狂欢娱乐之余,各方的巨额宣传广告,各方的造势集会,各种的宣传材料,各种现场辩论,各种出口民调,还有各式各样的政客形象玩偶等等等等,让许多行业充分挖掘出无限的商机,赚它个盆满钵满。


在正常的社会中,“政治娱乐化”和“娱乐政治化”只是分别描述了两种并无关联的延伸趋势,两者之间本来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可言,但在某些特定的不正常社会里头,两者却是有着极微妙关系的。在那种社会里,政客们不仅视“政治娱乐化”为禁忌,还不时搞搞“娱乐政治化”,目的无非就是一个,让这个社会“泛政治化”扩大到尽可能大的范围中,让“娱乐”局限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象某些年代,不仅绝对禁止将自己的“政治”“娱乐化”,还将一些正常的娱乐消遣都贴上“政治”的标签,如将大量文化艺术视为“大毒草”,将一些手抄本小说视为“黄色读物”,将流行歌曲尤其是情歌视为“资产阶级靡靡之音”,将举办家庭舞会视为道德败坏,将打麻将视为聚众赌博,将在公园谈恋爱视为流氓行径等等等等,大家的娱乐只能局限在跳忠字舞,唱革命歌曲,看革命影视,排练革命样板戏。

毫无疑问,这种极端的“娱乐政治化”,根本就是倒行逆施之举,最终会丧尽民心。老百姓在冲破牢笼之后,自然会弃之如弊履的。而且比较有意思的是,当“娱乐政治化”再也成不了某些人手中随意挥舞的整人大棒之后,其本身倒具有一种奇特的“娱乐性”了——尽管这种“娱乐性”相当低级。举个例子,眼下某些尚不知今夕是何年的“左派”们囊中法宝奇缺,又祭出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种早已过了有效期不知多少年的土炮来轰“超级女声”,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喷饭的滑稽事儿,成了一种“‘娱乐政治化’娱乐化”的超级奇观。

不过,到了现在,尽管“娱乐政治化”彻底破产了,“政治娱乐化”的禁忌却仍未能实质放开。“政治娱乐化”之所以仍为某些政客所死死把着,究其个中原因不外乎就是“阿Q头上的疤说不得”,放开了会让他们感到难堪,影响了他们脸上那早已斑驳不堪的“伟大光荣正确”的油彩而已。但这种荒唐乖戾的行径,早就已经是掩耳盗铃之举了——民间流传的各种政治笑话,早将那些无耻政客们的丑恶嘴脸刻划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而且政客越禁止这些笑话的流传速度就越快,流传范围就越广,就越能激发起群众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创作水平和质量就越发地高。


无论怎么样的“娱乐政治化”,包括将大众参与的电视娱乐节目如“超级女声”等抬得过高,在政治方面的期许过大,不管目的多善意,都是一种削足适履之举,后果只会是令人窒息,教人裹足。而“政治娱乐化”反倒是大势之所趋,将政治赶出自我美化、自我神化的空中楼阁,让无法参与政治的广大老百姓至少能够拥有“讪贬朝政”的自由,善莫大焉。

其实,与其非要让“娱乐政治化”,叫娱乐太沉重,叫“超女”太沉重,倒还真不如从推进“政治娱乐化”入手,为老百姓描绘出一个将来必定能够实现的政治生态圈的蓝图,让他们预先形成一个概念,明白将来原来可以把“木乃伊式政治”改造成“娱乐型政治”的,大家可以象现在参与“超级女声”那样“想唱就唱”般信手拈来地玩转所谓“政治”的,岂不更妙哉?

作者:根源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根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6074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