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ZT--27年前的今天, 举国同庆! |
 |
寒江月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0月6日!
27年前的今天,在中国政坛上红极一时的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四人被突然逮捕。这一震惊中外的巨变史称“粉碎‘四人帮’”。这一事件宣告了历时十年之久、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就此终结,它还在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激活了“举国同庆”的景观。
此后,随着邓小平的复出和他的全力推动,在经济上几乎崩溃的中国,就在文革的废墟上启动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按钮。
27年过去了,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27年的跨度,也让许多后来者对十年浩劫和它给这个民族带来的深层创痛变得相当隔膜。
27年后,当中国人可以按照各自的兴趣过节的时候,抽点时间回顾一下27年前的“举国同庆”意味着什么,还是有点意味的。
一切的纪念,都是为了珍惜今天;一切的反思,都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明天。
【星空评论】 中国的民难与“倾江之饮”
·回顾:浩劫这样展开
一、血腥的高层斗争要览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后来人们才明白,这篇文章就是那场史无前例的把中华民族几乎拖进万劫不复深渊的“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这篇文章是当时在党内没有任何职务的江青找到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张春桥,组织上海市委写作组的姚文元,在秘密状态下写就的。文章点名批判了北京市副市长、著名史学家吴晗,还涉及1961年以来中央领导层在许多重大政策问题上的分歧。
按后来中央关于文革的决议表述,文革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国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一批老干部已变成了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其标志性的一个物证就是1966年8月5日毛写下的《炮打司令部一—一我的第一张大字报》。1966年5月和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先后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自此,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从“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到1969年4月九大期间,毛泽东发动了对“彭、罗、陆、杨反党集团”和“刘邓司令部”的斗争,“中央文革小组”开始掌握中央的很大部分权力,林彪、江青等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1967年2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人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而受到压制和打击。期间,全国各部门各地方党政机关被夺权或改组,各地出现严重混乱。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至死
1969年,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文革进入深入开展阶段。
1969年九大到1973年8月十大期间,被钦定的接班人林彪在高层权力斗争中失宠及至震惊天下的意外出逃,结果在外蒙古机毁人亡。1973年8月召开的十大继续“极左”路线,王洪文从上海的一个造反派头头,坐着直升飞机,直升为党中央副主席。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
在此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残酷迫害,1969年10月17日,重病中的刘少奇同志被秘密送到开封“监护”,在开封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27天,1969年11月12日凌晨6时45分含冤辞世,造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有位学者感慨道:“当法律不能保障一个普通公民的时候, 她最终也保护了不了共和国的主席”。
从1973年8月召开的十大到1976年10月“四人帮”集团被粉碎期间,江青借“批林批孔”,把矛头指向周恩来。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同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抗议运动,也称“四五运动”。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6日,中央政治局毅然决定隔离审查江、张、姚、王,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
二、知青:被文革流放的千万人
10年文革,将上千万城市的知识青年放逐到了农村,给这代人带来的深重灾难,至今仍在影响今天的社会。 事实上,知青上山下乡的运动早在1955年就开始了,而文革时代,上山下乡的人数之多、规模之大,皆是空前绝后。
1955年9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按语中指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此语日后成为上山下乡运动的最著名口号。同年,共青团开始组织城市青年到边远地区进行垦荒。
1962年在全国范围有组织开展知青上山下乡活动首次提出。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12-22”指示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掀起全国上山下乡高潮。
一代青年的噩梦
知青下乡运动的两个高峰期,一是1968-1970年这三年。据《人民日报》报道,这三年间全国有1225万城镇人口到农村安家落户,其中知青573.4万人。二是1975-1977年这三年,这是在1973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之后,决定加大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力度所致。仅仅1975年一年,全国就有236万城镇知青下乡,为“四五”期间最多。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之后,1978年,上山下乡运动遭到了城镇知识青年强烈抵制。经过大力工作,当年仅下乡48万人,占年度下乡计划134万人中的35.8%。而当年调离农村的知青达到了255万人。
在这种情况下,1978年10月,中央决定统筹安排解决知青问题。 同年年底,云南农场发生了大规模的知青请愿、罢工和绝食运动,这场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各地的农场的知青汇集的地方,从而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知青们反抗自身命运的“回城”浪潮。1979年,知青的“返城”运动达到高潮。年末,回城的知青达到246.9万人。
1980年5月,胡耀邦等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
至此,这场持续了25年之久的运动终于结束。
(附:文革期间历年上山下乡知青人数表 单位:万人)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9.68 不详 106.4 140 67.4 89 不详 236 188 171.6 48 24.77 停止
--------------------------------------------------------------------------------
三、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摧残
“文化大革命”也是文化领域的一场大破坏。
文革的导火索,就是从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开始的,矛头直指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著名剧作家吴晗。1966年2月,林彪和江青联合发表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提出“文艺黑线专政论”,至同年6月,江青、张春桥提出的《文化部为彻底干净搞掉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黑线而斗争的请示报告》以中央(66号)文件批转全国,提出文艺界有—条“又长又粗又深又黑反毛泽东思想的黑线”,要对文艺队伍实行“犁庭扫院”、“彻底清洗”。自1966年夏至1971年止,各类文艺刊物相继停刊,文学图书的出版也被迫中断,建国以后17年来创作的绝大部分优秀作品都被罗织了各种罪名而遭到“大批判”,整个民族的文化进入了一个萧索时期。
北京市文联主席老舍被逼自杀
10年间,受到迫害的文艺界人士,无计其数,其中被迫害至死的就有近200人。
1966年8月23日,北京文联主席、著名文学家老舍被红卫兵进行挂牌批斗,京剧戏装、书本等被付之一炬,老舍本人被赶到烈火边蒸烤,并施以皮带、拳头、皮靴、唾沫,围观的“看客”人山人海。红卫兵将已奄奄一息的老舍轮番毒打到深夜……
8月24日,老舍在太平湖边投湖自杀,湖岸边的地上丢满了烟头。 老舍被迫害致死,仅仅是文学、艺术家们灾难的开端,跟着被迫害死的有:文艺理论家叶以群、翻译家傅雷、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文艺活动家刘芝明、剧作家海默、电影导演蔡楚生、作家杨朔、导演孙维世、作家陈翔鹤、导演郑君里、作家赵树理、肖也牧、诗人闻捷、文艺理论家邵荃麟、文艺评论家侯金镜、巴人、作家魏金枝、周洁夫、导演焦菊隐、诗人孟超等等。
在文革中,红卫兵对全国的佛教寺庙、道观及文物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人为破坏也相当粗暴和惊人。在当年红卫兵“打倒一切!”、“砸烂旧世界!”的喊叫声中,全国众多的历史古迹被夷为平地。例如,
“万世师表”牌匾,连同众多书籍,被付之一炬
“文革”期间,南京明皇陵所存部分石像在历经抗日战争和内战之后,再次遭到严重的破坏,石马耳朵被砸掉、腿被砸断,众多古迹荡然无存……还有甘肃的崆峒山,在十年“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糟蹋,许多佛像和寺内文物遭到洗劫。
另外,文革期间,在对“牛鬼蛇神”的抄家过程中,大量的字画、书籍和古玩等皆被红卫兵“砸烂、烧光”,许多地方,甚至连一些外国文学的翻译本也不放过,许多图书馆的藏书遭到灭顶之灾。与此相反,仅66年至68年,《毛主席语录》就发行了7亿多册。《毛泽东选集》和《毛主席语录》这两本书,国内外有500多种版本,总印数为50余亿册。有读书人慨叹,这是一个“焚书坑儒”的时代,是“独尊毛学”的时代!
当5000年的文化遗产在漫天的红色中呻吟哀嚎的时候,一个民族的心灵在颤抖。文革对传统文化的颠覆,遗毒至今。
--------------------------------------------------------------------------------
四、武斗风暴:席卷中国,死伤累累
在文革初期,“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运动中,“地、富、坏、右和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是被革命的对象。从抄家开始,而后是严刑拷打,进而杀戮。全国各地被打死的人,据不完全统计,有10万人以上。
开国元勋、朝鲜战争统帅彭德怀被揪斗
更多的是不堪忍受游街、拷打而“自绝于人民”的人。仅在陕西省,文革中自杀的党政干部就有两千多名。至于被逼疯、打残的,更是无计其数。
而武斗是文革时期死难人数的又一个高峰期。江青号召要对“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进行文攻武卫,于是造反派就武装起来了。文革后期,运动逐渐从批判会、批斗会演变成多个派别赤裸裸的武力斗争。其中,甚至机枪、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都用上了。
据《南方周末》报道,在重庆沙坪坝的歌乐山烈士陵园,有一个全国仅有的文革墓地。113座坟墓掩埋了400余名当年武斗的死难者。他们中有年仅14岁的少女,有被称为“校花”的女中学生,有年轻的母亲,有握着枪和铁棍、刀、匕首等的儿子、丈夫、父亲死在这里。
1967年7月8日,重庆两派武斗组织在红岩柴油机厂发生冲突,双方首次使用枪弹。这次事件被称为“打响重庆武斗第一枪”。从此,重庆武斗全面升级,从使用小口径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手榴弹到动用坦克、高射炮、舰艇,从巷战到野战,规模越来越大,死的人越来越多,正常的社会秩序完全被破坏。山城重庆变成了血雨腥风的战场。
而其他各地的武斗,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例如,清华大学1968年4-7月也曾发生长达百日的武斗,参与双方,从大刀、长枪,到炮弹、坦克,甚至还动用了毒气!
更为可耻的是武斗各方虐杀俘虏,堪称是文革一大特色。在凶狠的武斗中,死亡者相当大一部份是被虐杀的战俘。如河北雄县由38军支持的那一派动用大炮攻打对立面,攻克对方据点后,将俘虏都用铁丝串起;男的穿肩胛骨,女的从肛门穿进、阴户穿出,游街之后,全部枪杀。陕西安康县武斗中乱打滥杀俘虏286人,自杀20人。乱打滥杀包括矛戮、刀砍、石砸、枪打、绞死,还有让被杀者背炸药包、手榴弹炸死,甚至一次“审讯”活埋了13人……
广东著名作家秦牧曾这样评述文革:“这真是空前的一场浩劫,多少百万人颠连困顿,多少百万人含恨以终,多少家庭分崩离析,多少少年儿童变成了流氓恶棍,多少书籍被付之一炬,多少名胜古迹横遭破坏,多少先贤坟墓被挖掉,多少罪恶假革命之名以进行!”
[我来说两句]
·沉思:森林般的墓碑
一、镀金的天空 飘满死者弯曲的倒影
诗人北岛曾在著名的《回答》一诗中,用了这样的诗句来形容10年文革造成了伤害:“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今天,让我们来深刻缅怀那些含冤而逝的人们,在他们的墓地上,献上这个民族的一束悲痛的花。
事实上,悼念早已开始。在上个世纪乍暖还寒的80年代,从文革的梦魇中苏醒过来的人们,就已经开始拿起他们手中的笔,为这个民族在浩劫中含冤而逝的人招魂。
1978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中篇小说《伤痕》。以此为发端,开始出现系列反思文革的文学作品,如《神圣的使命》(《人民文学》1978年第九期)、《大墙下的白玉兰》(《人民文学》1979年第二期)等。文艺界对文革的沉痛反思的作品,自《伤痕》始,被称为“伤痕文学”,许多人也称为“反思文学”。 80年代中后期,“知青文学”开始发端,其中有邓贤的《中国知青梦》、梁晓声的《一个红卫兵的自白》、安文江的《我不忏悔》等等,对文革中受害至深的知青群体的生活和思想进行解剖,反映出这段荒谬历史中的真实。
至于还有怀旧的“老三届文学”、展望未来的“朦胧诗”,在文革过后,纷纷出现。整个80年代,中国的文学、影视都在不断反思这10年浩劫。
27年过去了,我们都反思出了什么?
--------------------------------------------------------------------------------
二、反抗者:冰冷的塑像
在文革10年中,受到迫害的人,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各个阶层的人都有。其中自杀的、逼疯的、致残的,无计其数。
整个民族,都在一个人的指挥下,进行着批斗、造反等轰轰烈烈的运动。
然而,仍然有一些敢于质疑权威、敢于自由思想的人存在,虽然,他们在那个时代,无比的孤独,而且,受尽迫害和凌辱。面对这个空前的灾难,面对无数的蠢行、丑行和恶行,面对无数的死亡、献血和眼泪,他们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反抗,成为这个民族最黑暗的日子里的思想家和烈士。
遇罗克 遇罗克是北京市人民机器厂的徒工,被枪杀时,年仅27岁。他是一个孱弱而内向的青年、一个怀疑论者、十足的思想者和革命者,在那个“阶级论”甚嚣尘上的疯狂年代,他在《中学文革报》上发表了《出身论》,抨击和抗议老红卫兵鼓吹的“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新的种姓制度”,向社会呼吁要捍卫一个人平等的权利,“革命”的权利。
正是因为这篇文章,遇罗克被打成了“反革命”,1970年3月5日,遇罗克被枪杀。
著名诗人北岛写过两首诗来纪念这位黑暗时代的“平等主义”者:其中的《结局或开始》中有这么两句:
“也许有一天/太阳变成了萎缩的花环/垂放在/每一个不朽的战士/森林般生长的墓碑前/乌鸦,这夜的碎片/纷纷扬扬”
张志新 “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韩瀚《重量》
从张志新留下的仅有的几张照片来看,这是一位美丽的女性,有着一头黑色瀑布般秀美的头发,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 一张充满青春气息的脸庞。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女性,一位有着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文革期间,因为“思想”,遭受到非人折磨和残酷虐待。
张志新是辽宁省委宣传部干事,1969年9月24日,张志新因为“指出国家领导人的错误”而被扣上“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进行批斗,之后被逮捕,被判处无期徒刑。在1969-1975年间,先后两次被判处死刑,在监狱里,受尽酷刑折磨,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承认自己有罪,“顽固不化”。最终,1975年4月3日,张志新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更为令人惊怖的是,张志新在被拉出牢房准备行刑之前,为了防止她在刑场发表对有关方面不利的声音,“有关方面”用一把手术刀野蛮地切断了她的喉管,使她发不出一点声音。张志新,一位有着独立思想的坚强不屈的美丽的女性,就这样被枪杀在无声无息之中,临死前,连一丁点声音都发不出,只有被切断的血管,汩汩地冒着献血。 【网上纪念】
“我是林昭!双木三十六之林、刀在口上之日的昭!” 林昭1932年出生于苏州,1954年以江苏省第一名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5年春,参加北大诗社,出任《北大诗刊》编辑。1956年秋北大创办综合性学生文艺刊物《红楼》,林昭系编委之一,被称为“红楼里的林姑娘”。1957年5月22日,在一场辩论中,开始反对那些上纲上线的批评。同年秋天,被打成右派分子。
1960年10月,林昭反革命罪名在苏州被捕。1963年,在监狱内写《绝食书》云:“一息尚存,此生宁愿坐穿牢底,决不稍负初愿,稍改初志。” 狱中的林昭曾多次自杀未遂,身心遭到残酷的折磨。1965年3月6日-5月31日,林昭绝食80天,此间天天写血书《告人类》。1965年5月31日被判有期徒刑20年。
1965年7月-12月,林昭第三次给《人民日报》写信申诉案情并陈述政治思想,重点批评“阶级斗争”学说(戏称为楼梯上打架的理论)和集权统治,呼吁人权、民主、和平、正义,长达10万字。
1968年4月29日林昭被改判死刑,血书“历史将宣告我无罪!”当天被秘密处决,时不满36岁,未婚。
据《南方周末》1998年9月4日刊登的《狱中日记:林昭最后的日子——纪念林昭这位令人尊敬的自由战士》一文披露了林昭就义的细节:“她一步又一步地踱出了女监的总监门,她想要唱《国际歌》,可是,狱卒马上用棉团塞进了她的嘴里,她奋力地反抗,嘶喊出一声‘妈妈!你在那里?’于是狱吏就用布条封住她的口,以及她的眼睛。” 就在一片被迫的黑暗和沉默之中,这位美丽的北大才女,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半年之后,她的母亲——一位善良的老人许宪民女士也惨遭“红卫兵小将”的虐杀。
“人血不是水,滔滔流成河。”!【网上纪念】
……
文革烈士:钟海源、李九莲
文革中被残酷杀害的作家、思想者,还有顾准、张中晓、李九莲、钟海源、陈琏……等等,以及许多不知名的人士。篇幅有限,难以一一列举。 “人是一颗会思想的芦苇”。在那个黑暗的年代,芦苇是无比的脆弱,而且孤独。文革结束后的27周年祭日,我们要在这些远去的冤魂的灵前,放上一支笔。但愿他们在自由的天国,能够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书写自己的思想。
[我来说两句]
·文革中的风云人物
这些在文革中呼风唤雨的“乌鸦”,他们的肩膀,岂能承担一个民族的哀恸?
他们只是工具而已。
林彪、叶群出逃后,在外蒙古摔死 会场上的江青、张春桥
“四人帮”
江青 王洪文 张春桥 姚文元
[我来说两句]
·编后语
经历了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的文坛巨子巴金,在文革后向各界呼吁,要为这个民族建立一座文革纪念馆。
颇有反讽意味的是,文革纪念馆没见影,巴金纪念馆却在成都落成了,而他力主提倡的文革纪念馆,确始终没有下文,处于不了了之的状态。
这场才过去刚刚27年的民族浩劫,在年青一代的心中,已经相当遥远了。今天,有些人仍然有意无意地拒绝回忆这段灰暗的日子,拒绝去面对这个民族自身犯下的滔天罪恶。
一个不知忏悔的民族是绝不能自称为伟大的;相反,唯其忏悔,唯其反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从反思中获取真知,这样一个民族才能获得前进的力量和勇气。
[我来说两句]
请你为本专题打分(最高5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http://news.sohu.com/89/44/news213744489.shtml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