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迈向公共化 超越克服后威权 -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编委会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迈向公共化 超越克服后威权 -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编委会   
所跟贴 迈向公共化 超越克服后威权 -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编委会 -- Anonymous - (47746 Byte) 2003-10-04 周六, 上午9:08 (218 reads)
常乐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社运 超克后威权情境 - 简锡堦 (77 reads)      时间: 2003-10-04 周六, 上午9:4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博讯2003年10月04日)



  近日以坪林公投为导火线的环保署长郝龙斌辞职事件,再次撩拨了台湾政客们的嗜血性格,进一步将环评与公投议题化约为统独、省籍的函数,政治标签使原可进一步细致论述的空间伊于胡底,再次深陷政治口水的漩涡。这个事件不禁让人回想起十一年前,时任财政部长的王建煊先生,在推动课征土地交易所得税时,被反对者扣上「外省人推动清算台湾地主」的大帽,同样使得理性的政策辩论空间消失,也失去了建构公平税制的一个机会。对照两样时空,竟有如此多相似之处。



何以十多年来,台湾对于公共议题的论述空间始终狭隘?何以政治人物仍旧耽于政治口水恶斗,跳脱不了统独意识窠臼?又何以台湾民意未能对此反应而迫使其改变? (博讯boxun.com)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于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中,以编委会名义昨日在中国时报发表「迈向公共化,超克后威权」一文,正为上述问题提供了深刻的见解。该文以当今台湾社会现象做为论述主体,提出四个正陷入困局中的普世价值:社会正义、政治公共化、认同平等与两岸和平,并据此作为检视目前台湾社会的四个指标。文中指出台湾当前现象其来有自,从威权时代过渡到目前的后威权时期,整个政治社会依然还停留在「统、独」对立的二元思维当中。



  从古典威权时期的蒋介石、改革威权的蒋经国、民粹威权的李登辉、乃至于后威权的陈水扁,皆无法摆脱这种窄化的治国模式。而公共领域中多元、理性辩证的付之阙如,正是导源于不同阶段威权体制的国族排他主义,如「汉贼不两立」、「台湾、中国不两立」的思维所造成的结果。



  在此脉络下,不难发现民进党、国民党、亲民党及台联党等主要政党,甚至过去盛极一时的新党,都只耽于在统独光谱中选边站,任何议题都可能轻易地被化约为「本土化」、「中国化」、「统独」,而刻意轻忽充分理性辩论的空间。由此观之,郝龙斌辞职事件的发展实不令人意外,观照社运层面,统独二分法则为台湾社运长期以来思辨的主轴,尤其是较为政治化的劳工运动。在政治正确的选择下,劳工运动易受民粹鼓动,统独立场在社运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凌驾了强调社会正义、公平分配的左派认同。群众运动路线不再具有明确的自主性与方向,只剩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价值,深陷统独激情而无法自拔。



  事实上,二○○○年三月大选所带来的政党轮替,一度曾为社会运动者带来莫大的鼓舞,长久追求的社会民主及公平正义理想,似乎终于有了落实的可能。不料扁政府并未践履上述的理想,反而不断右倾向财团靠拢,使许多社会运动者感到无比焦虑与灰心,产生政治冷感甚至去政治化的现象,原本殷切期盼改革的热情也顿然消失,社会活力连带消退。他们这才惊觉,原来政党轮替不必然带来民主的甜美果实,原来扁政府的治理模式不过是另一个阻碍社会民主、公平正义发展的威权。社运团体对改革前景感到无力之际成立,也正是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反省、思考,并藉由实际行动开拓出一块属于左派辩论的空间。



  回顾台湾民主运动历程,对社会运动有重要价值的论述并不多见,即便在学界也少有这方面的深刻探讨。一九八四年以来,对于社会运动曾有过热烈激辩的大概也只有新潮流所提出的「反公职挂帅」、「体制外改革」的辩论。当初也因这样的论战,滋养了台湾社会运动崛起、生根发芽的沃土。这也使得当年新潮流的体制外运动路线,对日后台湾民主化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台社的这篇文章对社运界的价值,也将不亚于十九年前掀起台湾一股波澜壮阔社运的「体制外改革论辩」!



  对于台湾的社运界而言,这篇文章不但指出了台湾公共议题的理性论述空间始终无法拓展的病灶所在,也间接提醒了社运界,如不跳脱统独的窠臼及窄化的统独论述,如何逃脱激情的民粹对立情绪?又怎能寻得具自主性的民主左派社运路线?如不深自反省改变,社运是毫无希望与未来可言。这样的论述和我们所定下的阶段性目标不谋而合,同样希望藉此新一波价值理念的社会运动,「超越、克服」蓝绿主流政治建构之政治环境,走出错综复杂的政治迷宫,建立独立自主的公民意识。



  (作者为泛紫联盟召集人)



  中国时报 (博讯boxun.com)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076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