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从一则浙江“先富群体”参选村官的报道谈“竞选承诺”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从一则浙江“先富群体”参选村官的报道谈“竞选承诺”
根源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3/17
文章: 522
经验值: 52
标题:
从一则浙江“先富群体”参选村官的报道谈“竞选承诺”
(429 reads)
时间:
2003-9-24 周三, 上午1:57
作者:
根源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从一则浙江“先富群体”参选村官的报道谈“竞选承诺”
周日深圳的《晶报》刊登了一篇据新华社新闻稿采写的报道:《浙江富人争当村官——官方报告显示一些“先富群体”通过承诺捐赠当选》(地址:http://www.sznews.com/jb/20030921/ca547489.htm),简要介绍了在个体经济发展得很快的浙江省,一些先富了起来的村民积极参与农村的村委会选举,并占了村委会相当大比例的情况,同时还简要分析了农村富裕阶层欲参与农村管理的“参选动机”。
这条消息中最令我感兴趣的,就是这些富裕阶层在竞选村官的过程之中,大胆地亮出了“竞选承诺”。据该报道介绍说:
在瑞安、义乌等地,不少富人在竞选期间,纷纷打出“当选后不要报酬”、“兴办公益事业”、“个人掏钱增加村民福利”、“以个人资产抵押发展村集体经济”等竞选承诺,起到了一定的拉票作用。调查显示,在义乌市,大多数在选举中作出捐赠承诺的富人当选后已兑现其承诺。
比起早前被许多人视为“有所突破”的深圳所谓“人大代表”“选举”时有个别候选人张贴竞选海报的事件,浙江的这些村官选举,显然有着更为进步的意义——更有力地挑战和突破了长期以来重重设置的“政治禁区”,向成熟的民主实践迈出了更坚实的一大步。
“竞选承诺”这玩艺,在我们这个好象还从未接触过真正意义上的政治选举的社会里头,自然算得是一件新鲜事物。
高度扭曲的东西过去我们被灌输得很多了。譬如什么“竞选”,全是那些在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占了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之间的权力分配游戏,而“竞选承诺”,也是资产阶级政客们愚弄选民的花招;政客们在选上之后,马上就会将这些竞选期间许下的承诺抛诸脑后,决不会给予如数兑现的。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所以绝对不能搞这一套骗人的把戏;所以大家在选举自己的“代表”的时候,只管在自己觉得顺眼的那个名字前面作个符号就得了,不要指望会有“代表”向你宣传政纲、向你拉票谢票,不要指望你能得到这些“代表”们的什么“竞选承诺”,甚至不要指望能在选举前后见到这些“代表”一面。
在耳朵将这一套拙劣的说辞早已听出厚茧,在大脑对这一套哄人的玩艺早已习以为常,不再产生半点质疑之后,当某天忽然发现资本主义的这一套“骗人的把戏”居然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社会中间,而且已经在局部地区大面积开花结果的时候,我能够想象出许多人那种震撼和欣喜的心情。
当然,这肯定也会引起某些患有“恐资病”、“恨资病”的人的不胜恐慌。该报道为了避免这些神经脆弱的人受到太大的刺激,于是在报道结束时加了一句:“对此,省民政厅指出,针对‘承诺捐赠’这一政治选举中尚不成熟,但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关键是规范选举程序,构建富有弹性的吸纳机制和公平的竞争机制。”
其实,大凡公开的竞选(包括公开的选拔),总需要参与竞争的候选人对选择他们的人作出一些公开承诺的。就象某个职位公开招聘那样,竞逐这个职位的竞争者在进入决胜阶段的时候,总免不了要向用人单位作出承诺,比如保证进来后能够做出些哪些成绩,能为用人单位带来何等可观的经济效益,等等。
对于那些选民对当选者基本上没有什么期盼的“竞选”,比如选什么地方议会“代表”,老百姓大多不会怎么认真对待,也只是随手现选一个陌生的名字,在其前面打个对勾,只当履行一种机械的程序罢了,不会特别有兴趣去花什么精力和心思去了解候选人。哪位要不信的话,不妨等到这种“选举”后的第二天再到选民中间作个随机性的突击调查,看看他们到底还有多少比例能够准确无误地回忆得起前一天所选的候选人的全名。
而候选人自己也不寄望通过自己的拉票来增加当选的胜数,更不在意自己得票的多少、自己是强势当选还是弱势当选,反正结果在选举前他们已经心中有数,谁能当选谁是陪衬,一切有着“组织上的安排”,自己高枕无忧可也。
而对于那些选民对当选者还能存有一些期盼的竞选,“竞选承诺”就是一条将当选者跟选民紧密连结在一起的重要纽带。这是一条利益攸关的纽带,这条用两边的人的切身利益织成的纽带,将两头的人缚在同一架战车之上,使得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选民这一头,是因为觉得候选的人开出的竞选承诺确实能够吸引自己,认定自己能够从这名候选人当选后将推行的政策中获取丰厚的得益,所以将宝押在这名候选人身上;候选人那一头,则是根据自己的能耐开出竞选的承诺,用信任期货来吸引选民的选票投资。如果当选者兑现了甚至超额完成了其竞选期间许下的庄严承诺,那么选民获得了实惠,当选者则获得了通往下次选举胜利之门的钥匙,各得其所;如果当选者没能兑现其竞选期间许下的承诺,那显然双方的利益都会受损。
以浙江村民选举为例,“竞选承诺”,是那些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的选民们,在选择自己心目中的村官时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他们就是在对这些候选人的“竞选承诺”作出对比、权衡之后,认定、选择出真正能够为自己带来幸福的带头人。
诚然,正如浙江省民政厅所指出那样,对待“竞选承诺”这种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普及了的现象,再用堵的办法对付已经显得是极不明智的了,如何规范选举程序,构建富有弹性的吸纳机制和公平的竞争机制,才是切合实际之举。
勿庸讳言,竞选承诺得不到兑现的现象,即使在早已将公开竞选实践得滚瓜烂熟的资本主义社会也非常普遍,但人家确实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止竞选承诺变成空白支票的办法,其中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当然是值得我们虚心学习,认真借鉴的,对于我们探索出一种适合我们发展基层民主及至更高层次民主的模式,少走一些无谓的弯路,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我的看法是,不妨先试验由省或市、县一级部门成立一个专门的选举监督委员会,统筹指导、安排对这些竞选承诺的发布、公证、监督、投诉和比较等的工作。
比如,在候选人竞选期间,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出版一些竞选公报——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出发点比较新颖、视角比较独到的竞选承诺汇集起来,再挑选一些有普遍性的竞选承诺出来分析,看看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没有必要,哪些承诺太过笼统需要进一步细化,兑现这些承诺需要什么条件、需要选民作啥样的配合,请选民投票评选最佳、最差竞选承诺等等,将这些内容编辑成公报形式,大量印发广大农村,供广大选民和参选者参考。
在选举结果出来之后,可以提醒、建议、指导选举双方就当选者的竞选承诺到有关法律机构作个法律公证,以法律介入的形式,增加竞选承诺得以兑现的把握,同时增强广大农村基层的法治意识。
在当选人任期期间,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出版一些追踪竞选承诺落实情况的刊物,追踪各地的当选者竞选承诺兑现了多少,有哪些是提前兑现了的,有哪些是超额兑现了的,对这些当选人公开加以表彰。也可以在下次选举来临之前对上一次的竞选承诺进行评比,对照实际的落实情况,对哪些是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哪些是含金量高的千金一诺进行一些评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接受选民和当选者的投诉(如施政权限受到所谓“上级部门”的无理干预等),以及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上一次选举落败的参选者所许下的竞选承诺,回过头去进行一些可行性分析,等等。
总之,民主难以一蹴而就,但不可裹足不前。将民主意识从最基层培养起来,对整个社会而言是最划算的做法。反正基层民主的列车已经启动,停止已经是不大可能的了,等着看其笑话者其心自然更可鄙,而任其自生自灭也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还是花点心思看看怎么才能把它搞得更好吧。
作者:
根源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013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