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芦笛】化名攻击网友竟然成为“民运”利器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芦笛】化名攻击网友竟然成为“民运”利器   
2u2m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5
文章: 8074

经验值: 1371


文章标题: 【芦笛】化名攻击网友竟然成为“民运”利器 (466 reads)      时间: 2003-9-22 周一, 上午4:47

作者:2u2m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博讯论坛] 化名攻击网友竟然成为“民运”利器



芦笛



高寒先生现在成了大众玩具,网上奇景。此人专用化名和人打架,连“中国良心和他爹”的千古笑话都闹了出来,还要诬蔑造谣,硬说这一手是从我和老马那儿学来的,因为“芦笛”和“马悲鸣”都是所谓马甲,并非真名,云云。



如果这说法成立,则鲁迅、老舍、巴金、茅盾都是始作俑者了。我早就说过,无论是“芦笛”还是“马悲鸣”,都是无数智力投资创造出来的名牌商标,饱含着心血的结晶,象征着高质量、高水平,是无从替换的知识产权。如果换用真名上网,则完全不会有谁注意我们的文字。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名字一出现就引起网战,于是改用了“何其愚”,以维持网上和平,但我立即发现何某人的文字根本无人问津,只得又恢复用“芦笛”的名字。



这就是所谓“名牌效应”,使用高知名度的化名,无非是尊重这效应,凡是网上写手,总是希望自己的文章有尽可能多的人阅读,这也就是网上不断出现冒牌“芦笛”的根本原因。光为辟此类谣,我就不得不在戒网后几次破戒上网。



但这里面有一条:老芦光明正大,从未化名攻击过他人。无论是写正经文字,还是打架,统统冠以“芦笛”之名,俾对方知道攻击出自谁手。更不会用别的化名转贴自己的文章。



记得我短暂使用“何其愚”那个名字之时,适逢高先生发出庄严号召:“紧急行动起来,全力制止江泽民称帝!”我本来已经离开奸坛转移到国内去了,却又糊涂到听了某智障怪物前朋友的话,去和高先生和解。看了那帖,只觉得啼笑皆非,便好心说了几句劝告的话,那帖子一开头就说:“高先生,我是芦笛,要走了,跟你说几句话”,接着便告诉他,帝王不过是个称号而已,老毛没帝号,却是历史上最坏的暴君,而袁世凯也不是他想象的“绝对零度”。不料高先生立刻大怒,骂道:“原来是芦扫荡!”弄得我又气又恼,便用芦笛的名字跟他大战起来。



在我看来,这就是任何一个光明磊落的文明人起码的行为规范:你当然可以用多个笔名上贴,但有一条:和网人吵架时,你得让对方知道是谁出手,否则与躲在阴暗角落里放黑枪的流氓地痞何异?



至于使用化名以转贴的名义贴自己的文字就更是无耻作伪了。这其中的道理,大概不用我再来说了吧。



可笑可悲的是,伪民运的头面人物就专干这种事。高寒先生写马列大块文章指示“中国之路”时,从来是用“高寒”的笔名,而打那种口口声声自称“老子”的下三滥的架时,用的却是“中国良心”、“摇篮曲”、“鬼话人说!”、“反扫荡”、“打狗棍”的多个化名。他甚至使用“反扫荡”和“打狗棍”,冒充他人转贴,贴出自己的文字!



另一“民运”领袖胡安宁先生也是这种高手。他写正经文字用“余大郎”的化名,骂人时则用“司文蒡”、“岗奋”、“马出公”等马甲。不仅如此,此公照样以冒充他人转贴的方式贴自己的文字,谓予不信,请去“罕见奇谈”看“岗奋”“转贴”“余大郎”诬蔑万维、多维的帖子。



一种据说是神圣的、代表“时代潮流”、代表真正良知的运动,却竟然要用这种见不得人的鬼蜮伎俩开展,这到底算什么“良知”?什么“潮流”?





作者:2u2m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2u2m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576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