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猪头书生 中国现代天文历法先驱汤若望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猪头书生 中国现代天文历法先驱汤若望   
来自新观察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猪头书生 中国现代天文历法先驱汤若望 (182 reads)      时间: 2003-7-23 周三, 上午12:2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4月的首都,烈焰冲天,盗贼蜂起.中央政权蒸发了,街头是抢劫

者的乐园.这不是2003年的伊拉克,而是1644年的北京.李自成

的造反大军杀进北京,中国皇帝暂时生死不明.政权青黄不接的

时候,不少首都人民干起了趁火打劫的买卖,"暴徒"那会儿成了

时髦的行业.



本篇故事的主人公,也抄起了一把日本大战刀.



他不是要加入抢劫的队伍,而是要保卫自己的家宅.他是战乱

中仍然留在北京的唯一的西洋人.



此人在回忆录中说,"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很勇敢,但是我

不知道他们的怒火会把他们引向何方,也不知道是什么引起

了这么不同寻常的动乱."为防万一,他还是决定持械守卫在

大厅前为好.



房顶上火把晃动,人影绰绰.但是,众人一见那碧眼长髯,手

持倭刀的汉子立在院中,便纷纷退去.有人冲他喊到:"我们

是怕你家出事来看看的,既然没事,我们就走了."



房子和里面的宝贵财产终于保住了.但是,这个不远万里来

到中国的西洋人二十来年的卧薪尝胆,眼瞅着要付诸东流了.



如果当时某个北京市民从房顶上跳下来,像武打电影那样

三招两式便把这位帝国主义分子废掉的话,大家今天翻开中

国的日历,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了.



汤若望(ADAM SHALL VON BELL)1592年出生在德国科隆的一

个贵族世家,19岁的时候加入了天主教的耶苏会,到罗马学习.

在罗马期间,读到了利马窦(MATTEO RICI)的遗书,让他对遥

远的中国心旷神怡,从此立志,要到远方传扬上帝的福音.



1618年4月,汤若望和二十余名耶苏会士从葡萄牙扬帆启程,

开始了前往中国的漫长旅途.船上同行的还有六百多乘客和

水手以及一万来只活鸡.鸡越吃越少,人也损失了五六十口,

包括汤若望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几位传教同伴.



但是惊涛骇浪和生死大关并没有耽误汤若望和同伴们的潜心

修炼.按照船上课程安排,星期二星期五学算学,星期三星期

六学中文.汤若望还专门选修了天文学,常常跑到甲板上仰

观天象.他这是秉承利马窦的宝贵遗训.



利马窦在中国传教,留下了几大经验,第一,修其教不易其俗,

不要硬跟中国传统习俗对着干,像敬孔祭祖之类的礼仪,不

必视为异端迷信,而是予以保留;第二,传福音要走上层路线,

通过赢得儒家士大夫的信任而不断扩展精神阵地,所以不仅

中文要学好,还要学精,须深契儒理,结交贤士,养成仙风道骨;

第三,要敬天主,先学天文!



原来这天文事关制历,而天文制历之学,在中国人眼里,不是

简单的科学观察和运算,而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一部分,

更关系到皇帝做为天子的权威.身为天子,要仰观天象,俯察

人情,理阴阳,顺四时,定吉凶,育万物,敬天勤民,协和万邦,

而其要莫先于治历.一部日历,能不能准确反映天象,是关系

到天子是否能奉天承运的大事,是帝国的第一政治.学识渊博

的利马窦看破了天机,认准了天文历算这个敲门砖.如果能

够以优良的历法博得皇帝的圣心,打开紫禁城的宫门,那么,

基督福音就能上达天听进而沐浴万民了.



天主教会那时还在深入批判"日心学说"的邪教,不过,即使

是"地心学说",倒也不影响推测天体运动和制定节气,比起

中国朝廷所使用的汉人天文学者的大统历与穆斯林天文学

者的回回历来,汤若望船上所攻读的,已经算是先进的"新

法"了.



1619年7月,汤若望抵达葡萄牙占领的澳门.从此以后,他再

也没有回归故土.



那时的中国,是明帝国治下.转眼就要进入天启年间.



就传教局面而言,利马窦等西洋前辈,已经小有所成,

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朝臣,业已受洗皈依,成为西洋教

士的重要内援.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在汤若望抵达

澳门的三年前,一位姓沈的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也是吏部

侍郎,给皇帝上了一道折子,号召把这些"远夷"和邪教组织

取缔.教堂被毁,教士逃难.汤若望初来时,反邪教斗争还

未结束.好在澳门实行"一国两制",成了天主教反攻内地

的基地.汤若望遂在当地的教会书院继续深造中文,滔光养

晦,以待时机.



1622年,新教国荷兰攻打天主教基地澳门,耶苏会士暂时

把经卷放到一边,协防澳门,操炮射击,击退了荷兰兵船.

同年不久,汤若望携带着宣传品,潜入了内地.



明朝的反邪教运动,虽然轰轰烈烈,却不彻底,那些奉教的

高级干部,仍然在位,也没有完全放弃舆论阵地.渐渐的,

政治风向又起了变化,反邪教运动越来越松懈了.



1623年,汤若望和一位在宗教迫害时期秘密坚守在内地的老

神父一道进入了北京,结庐而居.那个时候,天主教还没有被

正式平反,远夷擅自进京,技术上仍为违法.他们给皇帝上书,

申请北京户口,皇帝迟迟不答,这就成了他们留下不走的借口.

谁要来赶他们走,他们就说在"等圣旨".其实,没人赶他们走,

是因为背后的政治斗争还在继续,徐光启等奉教官员正在朝

廷和沈侍郎等反教势力展开拉锯战,其中重要一张牌是,北

方边境满人气焰正凶,中国需要澳门和洋人的技术支援,用

"红夷大炮"来定国安边.另外当然就是历算之技.内忧外患

不断,更需要定四时而成岁功.这些都给了西洋教士以喘息

之机.



汤若望在北京一边观望政治风云,一边研习天上的星宿.他和

徐光启就是在这段时期首次见面的.他先后两次准确推算出

日食的日期和时刻,翻译和编写天文学文章,撰写"远镜说",

首次向中国人介绍望远镜.1627年,天启七年,他被教会派到

发现了大秦景教碑的陕西去布道.他结交了几位当地官员和

名士,包括已经入教的王徵,并帮助在西安修建了"崇一堂".



这时候,已经是崇祯年间.陕西发生了大造反.一道圣旨,把

汤若望调离了是非之地.



1630年,已经在皇家天文台,也就是钦天监任职的西洋教士,

和汤若望同船过海的邓玉函(TERRENTIUS)短命而去,

上任不到一年.当时,整个历算局的班子都是已经担任中宣

部副部长,也就是礼部侍郎徐光启组建的.邓玉函病逝后,

徐光启报告崇祯皇帝,请访用汤若望和另一名西洋教士罗

雅谷(GIACOMO RHO).他二人术业与玉函相当,"而年力正强,

堪以效用".



汤若望坐着陕西地方政府提供的轿子,一颠一颠地赶赴京城,

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



汤若望进京上任后,立刻投入工作.他发现,中国传统的历算,

错误百出,惨不忍睹,用他的话说:叫日历都勉强.汤若望等人

在徐光启的支持下,决定采用"西洋新法",重新编写历书,要

制定出一部崭新的崇祯历献给皇上.汤若望还用多年时间编

撰了有关交食和恒星出没的专著.



但是历法关系到国体,汤若望等人,不时在朝中受到抨击.历

算局的中国算师们,也对传教士们后来居上,大为不满,办公

室内部民族矛盾不断.



1633年11月8日,已是大学士和礼部尚书的徐光启病逝.汤若

望在他临终前夕搬到他的家中,帮助他料理后事并主持送终

礼仪.而徐光启在死前上书皇帝,表彰汤若望等西洋远臣,请

求皇帝在北京拨给他们田产,发给他们北京绿卡.



徐光启的死,使汤若望失去了一个有力支柱.对接替徐光启

的李经天,汤若望写到:"李是个好人,但是过于喜欢息事宁人,

在该做出一点斗争的地方,他却要让步."汤若望对中国的

传统历算师介入他的运算非常不满,认为这些人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而李天经不像徐光启那样,能够震住局面.



崇祯皇帝本人,对待远夷募化的汤若望,倒是优待有加.曾

亲赐"钦褒天学"的匾额,后来还加封他尚宝司卿衔.但是,

朝中对传教士的宗教和奇术淫巧的攻击一直没有间断.

当皇帝在1642年下诏赞扬"西法果密",下令采用汤若望

制定的新历的时候,大明的气数已经尽,来不及采用新

历,便成了老皇历了.



汤若望帮助明朝扭转时运,不仅是靠历法这样的务虚手段,

还半路出家为朝庭兼造大炮,保卫边防.那是1642年的事,

北方边情吃紧,皇帝下旨要汤若望采用西方造炮,还给他

在紫禁城拨出了一块空地做工厂,并配备了由太监组成的

劳动大军.汤若望一开始上表推辞,说自己只是在书本上

道听途说,并无实际经验,但是崇祯执意要委以重任.



开工之后,汤若望发现,技术问题并没有那么难办.他在回忆

录中写到:"所有那些对欧洲人来说再平常不过的东西,

对那些没有一点经历的中国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

他和太监们成功地打造了20门大炮,又趁热打铁铸造

了500门轻便小炮.



即使是造炮守边,也会引来争议.吏部侍郎刘宗周就

上奏说,堂堂中国,岂能以其小技以御敌? 崇祯回答

说:火器是中国长技,若望比不得外夷.算是保了汤

若望.幸运的事,制造火炮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

事故,否则,势必会引起汹汹的众议.



不过,汤若望感觉到,这点先进武器挽救不了大明帝国.

那些大炮,拉到东北,很快就被满兵缴获,"徒有其器而

不得其人,是犹以太阿利器付婴儿之手,未有不资敌而

反自取死耳."



汤若望打入中国朝庭,并不是要做天文学家和工程师.

他的学术成就多于宗教成就,这一直让他很揪心.但是,

让中国人接受他的福音,比接受他的西洋历法,还要难

得多.



汤若望时刻提醒自己:科技是手段,传教是目的.



在监造大炮的时候,他就利用手中的职权,在工地设立

神位,命令太监工人们祭拜.反正大炮就是神秘之物,

太监们权当是大法师做法,让拜就拜吧.



要想让皇帝听到福音,还真的要从太监做起.由太监,继尔

影响到宫女,把春风吹到皇帝的枕边,曲线救国.



1637年,有两位异地神父贸然闯入京城,他们穿着洋服,说

着洋话,高举着十字架,在街头传教,结果被卫兵赶走.汤

若望嘲笑说:看当时他们的架式,一点也没有要做殉道烈士

的样子,嘴里一个劲地喊老爷.他写到:"与其做这样的烈士,

还不如死在床上."



汤若望对自己的方式充满了信心.他和同事们的上层路线

据说到了1640年,已经在中国发展了数千信徒,包括40名太

监和50名宫女.他们是接近皇帝的天梯.



汤若望写信给欧洲方面说,那些受了洗的嫔妃,脸庞越来越美丽,

宫中的排名也越来越高,而那些对基督口出不逊的人,脸上生

了痦子,丑陋无比,失去宠爱.



崇祯对汤若望似乎也越发信任,赏赐有加,并委以造炮等重任,

难道让福音通过天子而传变中国的理想,就要实现了吗?



就在这时,闯王李自成杀进了北京.



北京城哄抢成风,其他的传教士暂时出城躲避风头,汤若

望留守下来.这里有宝贵的圣像,经卷,历书资料和天文

设备,如果遭到洗劫,后果不堪设想.



汤若望虽然用一口倭刀震退了一小撮上房揭瓦的北京市民,

但是,他和同道辛勤开垦的精神基业,随着明王朝的复灭,

面临毁之一旦的危险.受洗的太监不知何处去,信主的宫

女也不知到哪里唱亡国恨去了.



但是汤若望毕竟是远臣,不是忠臣.当初办公室里闹矛盾,就

有中国算师警告他说:皇恩并非永存,到时你等外人何处安身?

汤若望回答说:下一个皇帝或许对我们更好.



北京城还在动乱之中.李自成的将士在北京大举开展三反

五反和大清算,杀气弥漫.但是,汤若望却披上长袍,求见

李自成.新朝更需要新历,他正好可以献上长技.叛军领袖

在宫中接见了这位碧眼长髯的西洋奇士,设宴款待.



不过,接下来的交易还没有达成,北京城头的王旗又换了.

长驱直入的外族军队眼看就要进驻北京,李自成的军队

匆匆逃窜.



汤若望开始对自己的上层路线产生怀疑了.他写到,我已经

作出决定了,我要毁掉那些天文历算的仪器,从此回归正业,

潜心修行宗教.但是就在他方寸大乱之际,上帝给了他启示

和鼓舞.



撤退的李自成军队纵火大劫,汤若望宣武门内的居所也未

能幸免.但是神奇的是,周围的树木都烧焦了,存放天文运

算物件的小屋却安然无恙.看来,神意不可违,这天文学的

行当,还是要干下去.



1644年7月29日,一道给满族新皇帝的上书,在紫禁城掀起

波澜.上书人是个西夷教士,名叫汤若望.这个汤若望断言:

本年八月初一,将发生日食,还将日食以"新法推步,京师日

食限分并起复方位与各省所见不同诸数,开列并呈".



汤若望还说,他有宝物可献,那是一些测天仪器,"近遭贼

毁,拟重制进呈."



当时顺治帝尚幼,主政的是多尔衮亲王.新朝定鼎,天命所归,

正需新历.此时,满兵大肆圈地占房,并驱赶北京市民,腾出内

城来给征服者居住.多尔衮紧急下令,恩准西士在天主堂安居,

各旗兵弁不得滋扰.



八月初一,天文大斗法的时间到了.大学士冯铨,率钦天

监官员登上观象台,由西人汤若望和汉人与回回历算师

比试技艺,一较高低.三方均报出日食时刻和方位,但看

天象之变是哪家应验.汉人和回回大师所报时辰已过,

天上并无异象,只听一声令响,天狗在汤若望所推时刻,

张口吞吃了太阳.北京城内鼓乐大做,锣鼓喧天,万民涌

上街头驱赶天狗.汤若望又一道令牌发过,天狗按时把

太阳吐了回来.汤若望在新政权面前打响了名头.



不久,朝廷下旨,用西洋新法制历,造时宪书而颁行各

省.本来,皇历的封面上有"用西洋新法"字样,不过,

朝中大臣纷纷抗议此语有伤天朝威仪,于是就免去了

那几个字.但是,中国所用的中西合壁阴阳协调的农历,

应从汤若望开始.



同一年,也就是顺治元年,汤若望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

也就是皇家天文局局长.



天文局局长是五品官,只是中层干部.但是对汤若望来

说,这是他收复在中国开创的旧河山的起步.很快,由于

他的技术专长,汤若望成了远近知名的新闻人物,各地

传教士若想结教地方官民,都称自己是汤某人的哥们.



不过,汤若望研究天文,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中国人

的灵魂得救.新朝新贵赏识他能掐会算,却不理会他那更伟大

的福音.虽然汤若望不免要为他出入王公将相之家而得意,

但是传教毫无成果,也是他不得不承认的事实.1651年,他

写信给朋友说,"我对这些靼子的看法,可以一言以蔽之:他们

奸淫烧杀的欲望仍然没有满足,还在那里荒淫无度地践踏他

们的俘虏.我住在他们中间,每天都和他们打交道.我经常向

他们提出救赎的大义,但是我必须要小心对牛弹琴.我必须补

充的是,不仅要对那些完全敌对的人小心,也要对那些我认为

可以接受的人小心.但是,我仍然一无所获."



不过,就在他写书抱屈的同一年,他时来运转的机会来临了.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1279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