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井蛙细语》(九)——立民本,通民意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井蛙细语》(九)——立民本,通民意   
程蕾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井蛙细语》(九)——立民本,通民意 (583 reads)      时间: 2003-7-10 周四, 下午9:5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井蛙细语》(九)——立民本,通民意 程蕾





确立了民本观念后,要付诸行动。执政者与在野的从政者之要务便是

建构多元的民意管道,利用畅通无阻的信息管道,了解民众的需求。

并分析其主次,缓急然后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向民众说明自己施政的意

图并阐述具体政策的可行性及政策的远景目标,争取民众的支持。面

对以民为本的观念,执政者与在野的从政者对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

社会的发展负有同样的政治责任与义务。在野的只有真正了解民意,

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治国建言,才可能有随时接受民众的委托,担负

起执政重任。对执政者的失误不能抱幸灾乐祸的心态,更不能不顾国

民利益只为离间民众与当政者关系而作不负责任的评论,有意识地挑

动政局的动荡。执政者也不能利用执政的特权对在野从政者的批评建

言作任意的打压或以稳定政局为由压制宪法赋予民众的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的自由权利。朝野政治活动家的言行都得受现行法律的约

束与保护。



既然共产党认为现时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

作用,那么在逐渐开放外资媒体的今天, 更应该通过完善现存的有关

法律,尽快恢复建国初期民主党派的办报权利。当然,由于民间言论

自由受到长期的压制在民间存在的积怨颇深。朝野之间存在着互不信

任的情绪,对如何正确运用合法的言论自由权利,朝野也存在着颇深

的歧见,为了避免因现存的隔阂,误解造成不必要的激烈冲突。这言

论自由度的开放,也应该是渐进的。这个开放的过程本身也应体现以

民意为本的精神,不同的政治团体都不能抱唯我独是的态度,或是盲

目地生搬硬套某一现成的模式,而应该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以现行

宪法为依据,通过立法程序来确立新的既符合现时国家政治实情,有

利稳定社会秩序,又符合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前景的需要的法律与相关

的政策,来保证民众言论自由。人们只有在法律规范下的言论自由,

政府必须确保人们享有法律规范下的言论自由。



大部分民众自己虽无意直接参与政治运作,但他们的要求是一切从政

者行为的根据。因此,他们不会,也没有必要时时注意周围发生的一

切,并发表意见。象共产党搞群众运动那样迫使人们对任何本来不感

兴趣的问题发表意见,所谓讲政治,并非尊重民意而是意欲强奸民意

的手段。但为了维护自身的法定利益,为了实现自身发展远景任何个

人要有勇气发表个人的意见,对无论是在野的或执政的政治活动家的

行为如有话说就敢畅诉欲言。使那些具有“民本”观念的政治活动家

能较全面地了解民意,使那些罔顾民意的政客不敢肆意妄为。这样,

既有利于逐步维护和扩展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人们既不能受“民主”说教的蛊惑而以国家的主人自居,置现行法令

于不顾,为所欲为地作无节制抗争。也不要事事逆来顺受,一味退缩

寄希望于别人的恩赐。任何人都不能存有哪位政治活动家会全心全意

地为你争取利益的幻想。自身的社会利益只有靠在法律规范下,持续

地以自己的言行来争取和维护。



共产党从草创期的善待民意,到执政后的逐渐罔顾民意,强奸民意的

过程,就是它从多党合作走向一党专政的过程,更是他从受民众爱戴

到与民众走向对立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多年来,政治体

制没有根本的改变。政府结构没有根本的变化,为什么一个曾经受民

众热烈拥护的政府会变成一个民怨丛生的政府呢?其根本的原因在于

,共产党建政以后领导阶层或是出于追求一己的私利,或是追求不合

实情的功利,置民利,民意于不顾。更严重的是为了维持一党,一人

的专权,以“人民民主”的名义,任意地将某些个人排除于人民之外,

剥夺或压制了广大民众的言论自由,堵塞了正常的民意通道,压制异

见,丧失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这是一切有志从政者当引以为

鉴的。



由于在任何时期安居乐业是大部分民众最基本的社会要求,所以“以

民为本”最基本的是要勇于承认现实,承认无论你满意与否,现实是

建立在现时的民意基础上,并受现存法律体制约束的社会状态。如果

你对现状满意,你便以自己的言行来维持这一状态。如果不满意便以

自己的言行来改变民意。然后,由形成的新的民意来建立新的道德标

准,推动新的立法。在新的道德与法的规范下来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形

态。任何人没有超越现在法制体系为所欲为的权利和权力。不管你自

以为自己的言行是如何地有利于全民的利益,如何地体现了社会前进

的方向。在没有以社会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之前,这只是你一己的估

价,对任何人不具约束力。相反,在宣传、实践你的道德观与法理时,

你的言行必须受现行法律的约束。尽管任何时期的法律体系都维护着

一种社会各阶层利益分配的不平等状态,但是,必须尊从这一法律,

在现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地受此法律的约束。这也就是“以民为本”

维护稳定有序的社会发展之路。



据此,我认为要纠正理想化的“民主”观念引起的种种误解,确立“

民本”观念的现实的社会行为准则。当务之急是,打通曾有的,建立

崭新的交流民意,民情的通道,以尽快的速度促使上情下达,下情上

递,方便无意从政者随时反映个人的意见,清除积怨,消解误会,使

民众能及时并确切地理解从政者的施政方向,定期以民众参选的方式

选择国家的各级行政领导人及民意代表。同时也使朝野的政治活动家

能及时了解真实的民意,在此基础上减少对抗,增加互动,制定具有

最广泛民意基础的富民强国之策。



最原始的汲取民意的方式就是通过人际的直接交换意见,对话接触。

与民众进行平等的交流,这原是在通询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共产党与

文化水平较低的劳动大众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但是自从掌

权后,老党员当官变质,由民,变成“民主”,许多新党员本就是为

了当“民主”而入的党,于是,共产党员一时间除了发号司令的“民

主”外,便成了贯彻“民主”意图的驯服工具。这样的党,虽仍旧强

调群众路线,但由于当政者不再以民利为本,曾经是最有效的上下沟

通管道变成了党员强制贯彻上级意图的单向半导体。



胡锦涛与温家宝上台后的一系列走贫访苦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正以

亲民的姿态出现,希望以此来拉近共产党与基层劳动大众的距离。虽

然。这一新的领导作风获得了广泛的赞扬,也为久处压抑状态的底层

民众带来了希望。但是,一个政府把汲取民意建筑在领导人的个人品

格特性上是不可靠的。现在作为国家领导人,每事躬亲也是不可能常

期坚持下去的。我认为胡,温的亲民作风应该受到赞扬,确能起一时

的表率作用,然而,以此来维持一个健康运行中的行政系统或许会有

效,但想通过这样的表率作用,在现时积重难返的官僚体系中,带出

一大批以民为本的领导阶层来推动社会变革,来解决当前存在于官僚

机构中的腐化现象,解决各种社会弊病那就太天真了。如果没有建立

在民意基础上的健全的法律体系,缺乏有法必依,违反必究的法治精

神,没有畅通的民意监督体制,就解决不了政府官员中存在的官僚作

风,更解决不了官员的脱化变质问题,社会就不可能长治久安。以我

的观察,如今要通过人与人的接触来汲取占中国人口中的最大多数,

最底层的民众的民意是不可能的。不是因为这方式本身不可取,而是

当今没有足够的人会真感兴趣去听那些人的诉说。大部分官员们不会,

所谓的民运人士也不会。网上高唱民主启蒙的先生们也没有这种兴趣,

他们正忙着在网上为自己树碑立传,正立志翻破西方“民主”经典,

哪有功夫去了解底层“盲民”的心声。我悲观地认为,如今处于最底

层的民众的要求是不会体现在现实的民意之中的。他们只能等待施主

的恩赐。如今由人与人直接接触获得民意的方式只能出现在社会的中,

上阶层之中。如果政府真有意真实地了解最底层的需求,就得以政府

的财政支持,鼓励先富起来的人解囊相助,去提升社会底层民众的生

活与文化水准。这才是当前“以民为本”的当务之急。如果说当年邓

小平能对一些现时看来是违法乱纪的行为眼开眼闭让一些人先富起来

的话,现在的国家领导人也应该舍得化些钱来促进一下贫困地区的经

济,提高一下那里民众的生活水准了。对先富起来的人而言,现在是

财富积累速度该降一下的时候了!



出版自由,报业,电视媒体。这是人们直接接触方式的延伸。他所表

达的民意内容更广泛,更及时,传播的范围更广远。对社会风气,个

人的生活方式,国家的行进轨迹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任何出版物,

任何电视报道,所反映的民意,其实不是个体的民意,而是某一特定

群体的意识。一个国家的所谓主流民意往往会被他们宣传的内容所引

导。对于这样一些民意的制造机器,政府必须根据自己对总体民意的

判断进行管制。就如任何个人没有绝对的自由权利一样,任何民意制

造机器也不能有任意生产他们的产品的绝对自由的权利。就是“民主”

精英们再引经据典也提不出一个民意制造机器有任意生产民意的绝对

自由权的国家。所不同的是一些国家中这些主流民意机构的产品受法

律的约束,而有些国家则受领导人的个人意志的操控。中国当前民意

机器就处于受领导个人意志操控的状态。张三在台上便制造这样的民

意,李四上台就制造那样的民意。今天性情好就宽松些,明天不高兴

就鞭你几下。对媒体的控制,只能由法定代表民意的立法机构根据法

定民意的要求进行立法管理。现在,在媒体的管理上主要的矛盾反映

在政府的反自由化,在野的反专制控制。当前政府对媒体的控制在文

化生活层面上的内容已经是不太严格了。但是,太松也好太严也好一

旦发生异议还是无法可依,主要凭的还是长官意志。现在政府最关注

的是对政治层面的报道,对党政国策的评议,对重要新闻事件的报道

基调也控制较严。我认为,目前要立时解决这一矛盾还少共识,作为

一种过渡,除了报纸已有党政机关报以外,代表民意机构的人大,政

协也应出版一份机关报;电视也可开一专门的党政及人大政协的机关

频道。这样有利于民众对国政的了解,人民代表机构也能更好地直接

与民众联系,并对党政起到人所共见的监督作用。人大本身也将受到

选民更直接的监督。我想,现时党政方面不该对人大在建国目标上与

党政机构所保持的一致有所怀疑吧。在此基础上,或许也可以逐渐地

增进民众与党政的沟通,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改革的政治基础,并减少

对开放民意会有碍稳定政局的忧虑。



为了防止富人对政治舆论的过大影响,我们应该对西方“民主”国家

的传媒管理的经验有所借鉴。我认为,作为民意传媒的报纸与电视节

目中,应该将有关新闻与政治报道的内容与一般的文化教育误乐等服

务节目分开经营。新闻与政治频导应该作为公益事业,在财务上也应

与其他节目严格分离,不能作营利性的广告。政党与政治家们都口口

声声为全民利益服务,政党与政治家就应该在经济上作出无条件的资

助,让那些有志于从事公益事业的人来管理。这样可以有利于减少金

权对政治的影响。有利于反映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与要求。现在,中

国政府打算简单地将报纸电视融入市场经济是不很妥当的。有位民运

理论家,将你有钱就可以办媒体,说你要说的话,来说明新闻出版的

自由。那么如果共产党说你有权就能说你想说的话,不也可说是很自

由的么。当然,这不是什么新闻自由,而是享受金、权特权的自由。

由这样产生的民意是先天扭曲了的民意。我们在任何社会中都不可能

彻底消灭这种扭曲现象,但是我们应该尽力地减少这种对民意可能造

成的扭曲。



现在网络的信息交流功能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为每一个

个人对无论什么事物发表任何意见提供了极简便的途径。这里人们进

行无拘束的讨论,交流,对所有妄图垄断信息的独夫,财阀都可能是

一种致命的打击。它的发展必将引起社会的政治形态的变革。民意将

不再为党派所控制,民意的表达不再是党派,媒体的专利。在以民意

为行政导向的 Democracy国家中,如今党派已经是一个十分松散的组

织形态。以后网络交流的进一步发展,请从现在党派的政治功能分析

一下,党派还有存在的必要么。当然,党派组织形式的消退不会立即

发生。但是,我们不应该认真思考一下,中国现在除了一个专权的共

产党外还没有任何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再建立

些政见不明的政党吗?现在是发展多党竞争还是从扩大民众参政的权

利,实现党政分离,最终减少共产党的政治影响,进入无政党状态更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呢?当然,这也会由民意作出最终的选择。



在现阶段,大陆的言路正在开拓,但还远不如人意。我们在抨击政府

高层罔顾民意时,何不也低头发掘一下低层的力量。在翻破洋经典寻

找民主之路的同时,也探索一下其他的途径。人们在抱怨人民代表大

会是橡皮图章,但这种抱怨既不会对高层官员造成实际的政治压力,

也不可能提高人民代表们的问政热情。这些人民代表当闲差也习惯了

,你越说他没用,他也就越少热情,越心安理得。不要说本是庸碌之

辈,就是热血心肠听了这种论调也会泄气。我们与其抱怨倒不如有所

行动。根据以民为本的观念,人民代表是为表达民意而设,人们有不

平之事,有合理化建议,不必只跑政府部门,根据法定的权利,不妨

也上门拜访一下,或打个电话,写封信给我们的人民代表,以此提醒

他们的职责所在,让那些庸人睡不安寝,食不甘味,让那些有志为民

杖义执的言行有所依据。长期坚持,我相信一定能使那些不为民尽心

的人将终日如坐针毯,不再能安心享受这份闲差,愿为民请命的真正

民代就会日益增多,腰杆子也会日渐硬朗。只要民气上升,任何人想

逆民意而动都将身败名裂。



确立以民为本的意识,使民众有担负起监督政府官员的勇气与改革热

情。确立以民为本的观念能使从政者抛弃一切现存的教条,从实际的

社会现状中寻找改革的成功之路。以民为本的观念对大小官员而言也

是一帖经久的防腐剂。



最后,我还是要请教一下有志“民主”启蒙的理论家门,“民主”究

竟是什么意思?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236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