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李敖与美国枪杀学生(三) |
 |
所跟贴 |
李敖与美国枪杀学生(三) -- Anonymous - (10968 Byte) 2003-6-03 周二, 下午1:49 (788 reads) |
yubar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 兩個事件 , 當然不會完全一樣,不過完全沒有可比性,那倒也未必,這裡面是有相同的部分的。
都同樣碰到「學生運動及騷亂」,並且都出動軍隊,朝學生開了槍,流了血。儘管事件的成因、情節及規模程度不相同,但是施暴於人民 , 又有何不同呢?
2. 肯特大學事件 , 李敖是依照1970年美國「Newsweek」的報導 , 及香港版「這就是美國」來加以敘述的。而該文作者依據的是什麼呢? 政府行政部門的調查報告嗎?
3. 「第二天他又發一文,詳細摘引了鄧小平的話:
“而在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在美國各地也發生許多學生遊行及騷亂,他們除了動員警察及軍隊
外,還有其他救命丹嗎?還不是逮捕了人民,也流了血。他們是鎮壓學生及人民,而我們是鎮壓
反革命暴亂分子。他們有什麽資格批評我們!”對這段話,李敖不僅深表欣賞和贊同,而且更加以發揮,進一步表示,跟美國比,天.安.門做得其實並不算過分。」
贊同是屬實 , 但李敖沒有「深表欣賞」啊!! 這個作者寫起文章來 , 很不老實。
什麼「集會的基調是要求維護美國憲法的至高權威,要求維護美國自由民主制度的基礎不受行政當局肆意侵害。看起來,與會者似乎沒有李敖先生那麽高的覺悟,並未把他們對尼克松總統的不滿,上升爲對美國整個制度的懷疑和否定;更沒有將尼克松總統個人對選民的欺騙和愚弄,看作是美國自由民主制度本身對他們的欺騙和愚弄。」
呵呵!! 李敖那裡有那層意思呢??
還說什麼李敖「更加以發揮,進一步表示,跟美國比,天.安.門做得其實並不算過分。」
呵呵!! 李敖那裡有那層意思呢??
4. 這個作者的大腦觀念裡 , 在這個事件中 :
「尼克松總統」跟「美國政府」的意涵似乎是不一樣的。
「地方政府的作為」似乎不宜稱做「美國政府的作為」。
「州長的責任」似乎不宜算做是「地方政府的責任」。
「地方政府的責任」似乎也不宜稱做「美國政府的責任」。
「可用以禦外敵的國民警衛隊」似乎也不宜算做是「軍隊」。
5. 他說:「當年,從5月4日肯大槍擊案發生後第三天開始,陸續有300名聯邦調查局警員進駐肯特大學與肯特市。他們之來的目的,不是李敖說的所謂對學生進行“大搜捕”,恰恰相反,他們要追查的,是各級官員和國民警衛隊在槍擊事件中的責任。」
真怪了 , 李敖文中根本不曾提過什麼「300名聯邦調查局警員進駐肯特大學與肯特市」這回事 , 不知該作者在做什麼白日夢呢?
6. 「12點25分,退到山頂的70多名警衛隊員中,有28人突然轉身開火,有人掃向空中,有人打往地上,也有人射向人群。槍聲持續12.53秒,共計發射61到67彈。」
太妙了! 尤其是「槍聲持續12.53秒」, 計算到小數點第二位 , 真太神了!! 厲害!!
7. 「5月4日這天,國民警衛隊方面出動驅散學生集會的人員,共計91名」
「草坪另一頭,燒塌的ROTC樓廢墟上,站著99名頭帶鋼盔手執M-1步槍的國民警衛隊員。」
「警衛隊員緊隨而來,上了毯子山後兵分兩路。一路由C連中的23人組成,在瓊斯少校率領下,從毯子山後繞泰勒樓(Taylor Hall)西北方向驅散小股人群。他們遇到的敵意較少,始終沒有開槍。其餘73名警衛隊員,組成另一路,由坎特伯裏準將和法欣格上校率領,轉向西南,由泰勒樓和約翰遜樓(Johnson Hall)之間驅逐大隊學生。」
91? 99? 96? ???
8. 李敖同一本書還有「美國的偽善」、「美國自處之道」、「美國派兵攻擊老兵婦孺」、「美國人權臭蟲」這幾篇文章 , 都是有關聯性的 , 建議有這些文章的人 , 把它們貼上來吧。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