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双石、淮洲有关志愿军空司的空战战果的文章兼答须弥山主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双石、淮洲有关志愿军空司的空战战果的文章兼答须弥山主   
搬运工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76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双石、淮洲有关志愿军空司的空战战果的文章兼答须弥山主 (1282 reads)      时间: 2003-6-25 周三, 下午6:30

作者:搬运工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社会主义阵营里的金日成,事先没有同“大家庭”里的任何一个兄弟通气,直到战争爆发,中国没有得到一点“内部消息”。

--------------------------------------------------------------------------------------------------



5万多四野骁勇善战的官兵、其中最后一批是距开战仅2个月的1950年4月才由中国转交给金日成的,你居然说“没有通气”?你也太小看毛主席的智商了!前苏联有关朝鲜战争的档案中1950年5月13日的罗申关于金日成与毛泽东会谈情况的电报已经非常清楚的表明了斯大林的立场“现在的形势与过去不同了,北朝鲜可以开始行动;但是,这个问题必须同中国同志和毛泽东同志本人讨论”!难道前苏联的战争档案还不够权威?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到今天为止有关朝鲜战争的起因、过程以及我方真实的战果、损失,资料来源都只有中共的一个途径,而中共的资料自1996年后有过一个很大的改变,而这一改变的背景是叶利清访问韩国时为了得到韩国贷款将前苏联有关朝鲜战争的部分档案送给韩国!(我转贴的《苏联有关朝鲜战争的部分档案》就是这批档案)



中共自1996年后的资料改变,主要集中在:



1.美国韩国不是战争的发动者

2.美国试图放弃台湾和北朝鲜的做法是造成朝鲜战争爆发的诱因

3.美国没有预见朝鲜战争的爆发,没有参与朝鲜战争的准备

4.所谓的细菌战是“没有证据表明美国人使用了细菌武器”

5.苏联空军是实际的朝鲜战争空战的参与者,完成了70%以上的出勤 (从美方资料看苏联空军早在50年9月就在鸭绿江中国一侧的安东浪头机场集结)







如果不把握党中央有关朝鲜战争资料的变化、不能‘与时俱进’,难免不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啊!希望你下次再写文章时参考。









下面是双石、淮洲有关志愿军空司的空战战果的文章













关于1953年志愿军空司的空战战果报告



淮 洲



  朋友给我转来了双石先生关于段苏权将军和志愿军空战战果的文章。



  首先,我得感谢双石先生。因为对于一些历史问题认识和报导是很容易以讹传讹,最后弄得面目全非,误导了读者。因此在研讨军史时,以事实为基础的百家争鸣是防止双石先生的担心——“将道听途说连蒙带猜的东西当作真的来说”——的最好方法。



  这里我摘引一些文献。



  ●1953年5月8日,段苏权给国防部长军委副主席彭德怀的信:



“彭副主席:



  我于下星期一返安东,经再三考虑,为了使上级确切了解目前我空军的战斗力,还是将我在前方看到的,并经收集整理所写成的《四十天战果分析》材料呈上。但请不要转给军委空司,因为同样的材料并加注明附件两份4月初已送刘(亚楼)、吴(法宪)首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我必须说明,刘司令员对战果的严肃性是注意的。



  5月8日7时”



  ●1953年4月段苏权送军委空司的《四十天战果分析》——两幅表格加7点说明,是段对17名飞行员在40天(1953年2月18日至3月28日)的战果和24名飞行员在同期的战斗损伤作的统计分析,报告的结论是“从现有条件下估计打F-86取得1:1的平均比是困难的,”“从逻辑上来讲如果目前打F-86我与敌能达到1:1之平均比,那么朝鲜空战将要起很大变化,我们以一个航校每年训练出来的三分之一飞行员即可够了”,“今后的战果判断请军委空司统一掌握批准”。



  ●1953年11月初,空军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门检讨战果问题,前些天去世的张宗逊副总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历时一周。11月11日空军副政委吴法宪代表会议肯定了段苏权的意见:“段苏权同志的报告(四十天战果分析),对空军建设是有贡献的,不然战果问题我们更不好交待,我们完全同意段的报告材料。”会后,我空军在抗美援朝的空战结果几乎被压缩了一半,空联司(志愿军空司)主要领导受到党内处分和行政降职处分,军委空军主要领导作了书面检讨。



  ●1958年1月16日,空军政委吴法宪与段苏权的谈话:“你(段)这次经受了最大的考验(指政审和授衔),你有两条是站住脚了,第一,你为人忠厚、老实、正派,你所工作过的地方,没有人说你搞别人的鬼;第二,你所作的历史交代是正确的,此外再抓不出什么问题。关于空军战果的问题,你给彭总写信,出发点是好的,丝毫没有恶意,是为了恰当的估计敌我力量,但后来引起许多麻烦,你就没有估计到。”



  ●段苏权将军晚年时有这样的总结和感慨:“对上级领导应该谦虚尊重,但对官僚主义要放炮、不要怕”,“自己有时牛心左性,对于战时转到平时引起的不正常现象,认识晚,因此常常不合时宜,权势不容。”



  ●1993年9月28日段苏权将军去世,他没象其他将军身着军服,而是一身灰中山装辞别人间。



  对于军史研究,我没有双石先生的那些便利——在军事院校任过教、有参加过空联司工作的上司可以咨询。对我来说,除了个人兴趣,主要是平时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念研究生时,朋友们聊起了人民解放军将领中的冤屈,有几个将领引起了我的兴趣,一是50年代初期自杀的原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另一就是段苏权。我问朋友索要有文责可查的文献资料。不久,朋友从国内给我搞来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华文摘”1994年第12期,上有段苏权将军秘书李杰写的回忆录——将军飞上蓝天(128-133页)。我写“三军过后——解放军将领的传说”中有关段苏权一节时的主要参考便是李杰的文章。



  关于陈光的道听途说,我听了不少,但至今还没有看到可靠的文献报导。也希望双石先生或其他对军史有兴趣的朋友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有助于反思回顾军史疑迷的参考工具。





1998.10.24

huaizhou@yahoo.com





【附:双石先生的文章】



  淮州《解放军将领的传说》是一篇错讹百出的文章,由于作者将道听途说连蒙带猜的东西当作真的来说,所以张冠李戴之处很多,原本想写一篇文章来正正视听,後来想想人家也许早就心虚,文章的题目就叫“传说”,再加上有人也贴上了权延赤同志的《林彪将将》,实事上也起到了纠正他部份错误的作用,所以也没搭理他。现在竟有人以此为信史,来污我军谎报战功,我就不得不批判批判这个“传说”了。



  作者写的段苏权将军的许多事纯系胡咧,比如争军衔等等,这一点,权延赤的文章已经说得很清楚,我就不多说了。我这里只谈空军战果问题。



  我曾在空军院校任教,我的上司们很多都是抗美援朝时期的空联司的参谋干事,其中有些老人还在刘亚楼、刘震、聂凤智等身边工作过。最近我出差去看他们,曾就淮洲《传说》一文所谓段苏权将军将空X师战果压了一半的说法请教于他们,他们全都失笑,说那简直是儿戏,怎麽可能?那战果哪是谁压就能压下来的?那时空司报战果审查及其严格甚至可以说是烦琐,尤其是对“击落”,战果要有战友证明、照相证明、地面部队的证明。这地面部队与空联司并无隶属关系,师团两级机关核实,不敢说绝对准确,至少也不准确的可能性很小最低限度,绝不会象台湾那样闹出“31:1”和张乃军这等“活烈士”的笑话来(倘是这个比例,入闽作战的空军和海航早被打成负数了,厦门的叁个炮兵群也也早被炸成负数了!倘那样国军空军该炸到北京了!)!比如张积慧击落戴维斯,空联司曾派出4个调查组调查核实。著名战斗英雄刘玉堤就曾因为反复核实战果,其报功延至54年。而且刘亚楼本人是个在审核战果方面严苛,严苛得近乎挑剔的人。这一点是四野老人们对当年刘参谋长的共识,刘自已还亲自编写过许多不良的失利战例教育部队。他和段苏权将军的确发生过冲突,但不是在战果方面,而是在一次失利战斗指挥责任上,双方红过脸。但都是坦坦荡荡的,并没有影响到关系,特别段将军是个涵养很好很有人缘的人。说实话,那会儿带兵打仗找不出几个彼此之间没红过脸的。但那会儿的人没现在的人那麽多毛病。段後来还升任联司副司令员。



  淮洲所说当时空军司令员和政委因谎报战功一事曾被军委处份一事更是子虚乌有,所有的老人都对我说绝无此事,而且我在写作时查阅过1955年以前空司与总参的有关奖罚档案文件,都无这个记载。况且一个战果绝不是某一个首长说是多少就是多少的事情。



  至於段没有评上将中将什麽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政治审查上左的观念的影响,因为段将军在长征时曾脱队一年,一直没有比较有力的证明的证明其间表现,当然这是很不公平的。



  抗美援朝时期我军确曾出现过高估战果的情况,这主要是发生在陆军,这倒不是有意谎报。而是这个战场与国内战争时期不同,国内战争时我军胜利後大都控制战场,情报工作也极其出色,故而战果统计极为准确,那是连敌人都佩服的,只有缩小而绝无夸大如宿北战役实际歼敌3万余人,但迄今为止战史上都写2万余人,原因是战役尚未结束军委要求报战果,结果只好报已经解决的敌人,後来战役完成也没有上报更正,现在的刨故纸堆的史书虫子们又只承认书面的东西,所以直到现在

正史上都只写2万余人。而抗美援朝时期的就不具备这麽有利战场和情报方面的条件,特别是阵地战期间,战果大都靠估计,尤其是远程炮火杀伤,所以肯定有不准的时候。比如第四十军在开展狙击手运动时,就曾出现过把当面敌人编制打光了的战果。因为枪一响敌人倒下,是毙命阵亡?挂彩负伤?还是卧倒隐蔽?这说不清楚,很可能就当成击毙上报了。不过当时志司发现後马上就通报全军予以纠正,并制定了相应鉴别办法,比如战果要有叁个以上战友或前沿观察所证明,打倒一个敌人,如果15分钟内不动或被拖走,才能算是击毙或击伤等等,使这类误差很快得到控制。



  美军估计战果误差更大一点,因为除了远程火器杀伤效果的估计误差外,航空火力杀伤效果更易出现误差。这一点,美国官方出版物《朝鲜战争中的美国空军》也是承认的。书中承认“B-26飞行员报告的战绩是夸大了的,这一点也是非常清楚的”。而且1953年3月30日,远东空军还有意识的作过一次验证:“1953年3月30日,一架B-26先後五次用五百磅的普通炸弹和杀伤弹束轰炸了一个灯火通明的南朝鲜汽车库及其附近的车辆。这架B-26飞行员回到基地後,声称炸毁了卡车6辆,并使目标区燃起了熊熊大火。事後的调查证明,只有4个朝鲜人被炸死,有两辆吉普车的轮胎被炸弹弹片刺破。全部战果如此而已。”美远东空军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据说执行这次轰炸任务的飞行员在他们那个单位当中一直是最诚实的一个人,但是在黑暗之中和作战时精神过份紧张的情况下,他也完全不能判定对地面目标的破坏程度。”



  另外,一场战争的胜负与否,伤亡数字并不是唯一的判别标准。主要在於战争的目的达到没有,达到的程度。而且,伤亡数字对於不同的国家也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说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打仗,即使是10:1的比例,以军也不敢长期打下去,毕竟双方人口基数不一样,阿拉伯国家能承受,以色列就不能承受,所以虽然以军在战术从来都是胜利者,但在战略上却始终未能取得真正主动的地位一样。好,就说这麽多。得暇再探讨。


http://www.hjclub.com/TextBody/98826.asp >建议作者看看"较量",虽然只是披露了这点内容,也足以动摇你们文章的基础  

作者:搬运工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搬运工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9551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