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就“天空”的几个问题答网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就“天空”的几个问题答网友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就“天空”的几个问题答网友 (1534 reads)      时间: 2001-12-31 周一, 上午12:27

作者:芦笛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就“天空”的几个问题答网友





芦笛





先声明,我不是不知道使用书名号,但上次我在标题中使用单书名号(<>),贴出后机器就把它整个吃了。后来老邑自己试,却没有类似问题,于是毅然作出结论说,我是见了鬼。我当然见了鬼,见了他那只大头鬼(量词不对吧?鬼是论“个”,论“只”,论“头”,还是论“匹”?请博雅君子指点),嘿嘿。



废话少说,言归歪传。这里先谢谢Jinlux先生,谢谢你的良好祝愿,the same to you。你大概是本小说的唯一的fan 了,坚持到这会儿,连老愚公恐怕都要自叹弗如。



也谢谢那位美人的捧场。加人非佳人,美人乃美人?前两天才在吟“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不必说,那卧龙先生当然就是区区在下了。只是罗贯中不知怎的忘了给诸葛先生送个美人去。所以我这盗版卧蛇原也没敢指望有聊斋上那些做梦娶媳妇的好事。不料话音未落,立刻就来了个美人,真是让我喜出望外。不过本人不便深究那“美”者,指的究竟是物理性状,还是地理位置。还是想象为前者比较舒服些,荷荷。



废话不说,这回要言归正传了。首先谢谢小霜小居头,烟袋小丫头,美人没有头(<聊斋>上有篇<美人头>,有头无身,殊为怪事,所以老芦这里杜撰一具无头女尸去配它,免得该头千载泉下寂寞),认真搔破头等网友的评论。这里简覆如下:



小霜说,像林肯思那样生活态度严肃的好同志,不会轻易爱上春莲。这事我后来又琢磨了许久,这小居头的说道,实际上是否认一个爱情观严肃、不轻易动情的人有一见钟情的可能。但真是这样的么?我很怀疑。我觉得自己的感情经验就可以推翻这个武断。爱不是一种理智的事,具有大量的想象成份。堕入爱河者根本不会先在大脑中详细分析对方的优缺点,再论证一番爱的必要性。老芦不是圣人,不过是老式人,不敢说毫无苟且之心,却也没有什么乱来的劣迹。但当年我堕入初恋情网时,对对方毫无了解,还不是一样爱得死去活来。后来上了老婆子的贼船(或她上我的贼船,待考)也是这么回事。头一次可说是一见钟情,第二次则是爱上了个陌生人。所以,小霜的理论似乎不能成立。其实,要真正了解一个人,恐怕还得住在一起。所以西方有人说过,所谓蜜月旅行是把大车放在马前,整个弄颠倒了。应该是先旅行,后结婚。如果两口子旅行后还能容忍对方,则婚姻必然是美满的。根据这个道理,林肯思和春莲是旅途上认识的,他们相爱成功的几率就要比较大,和和。



这里我想强调一下,林肯思是有生活原型的。我塑造这个人物时,集中了几个我认识的鬼子的特点,还写了一些真事,包括看<西游记>就决定一生志向的事都是真的。他那样的人在西方并不罕见。国人对西方的一个普遍误解,就是西方是性解放的乐园。其实,当今的中国才是这种乐园。民谣曰:“包二奶太贵,养情人太累,下岗女工实惠。老同学聚会,搞翻一对是一对。”确实如此。如钱钟书所说,中国人似乎对外国的下流东西有种天然亲和力。学外国只会学人家的堕落,还以为那是西方文化的真谛。在某些华人眼中,任何东西只要套上个“西方文化”的光环,似乎立刻就成了玉皇大帝的玉语纶音,谁不懂这一套,不吹捧这一套,便连做人的资格都缺缺。对此我只能说,哪怕那就是西方文明的全部,我也毫不犹豫地唾弃!



扯远了。以后有空,写篇<丑陋的美国大陆华人>的杂文系列出来,再写本<兽性解放>的长篇小说,与我的<丑陋的大陆人>和<虎子的天空>合为完璧。



下面答烟然和美人对书中医院描写的批评。这里我首先想指出一个事实,由于党文化的毒害,许多国人看文艺作品已经有了一种顽固的思维定势,即把书中的人物看成某个阶级的代表,把书中的某地看成全国的代表。当初<天空>在<说道>上推出前四五节时,立刻就有人指责我诬蔑、鄙视劳动人民。似乎书里那几个角色就是“三个代表”,代表了劳动人民似的。这种批评法,真是令我啼笑皆非,想起了过去小说里的干部、工人、农民就不能有个坏人。后来文革打破了第一条,干部也可以是叛徒特务走资派了,但工农到今天似乎也只能是好人。谁要在文艺作品中弄上一个工人或农民作反面角色,恐怕要引起左中右的一致声讨。其实这真是活见鬼。姑不说小说写的只是individuals,不是什么阶级代表。就算是吧,职业又和人品有什么鬼相干?



我这里可不是说美烟指责我丑化白衣战士。不过我想声明,我写的只是一个地方的省和县医院。马主任并不代表所有的大夫。尽管如此,我仍然坚持认为,中国最黑暗的角落其实不是官场,而是医院。书中涉及的有关医院的描写,全是基于我本人的生活经验的。从70年代到90年代,我断断续续地和那些狗大夫打了无数次交道,那经历,说是血泪斑斑也毫不过份。



当年<银河>“网上巨星”兰沙女士批芦,认为我这个人因为在毛时代受过折腾,心里藏着很深很深的怨毒,说白了就是我这人是心理变态。我自己觉得这分析跟我本人的实际情况相距真是十万八千里,因为我没有仇恨能力,只有憎恶和鄙视能力。要明白这一点,只需看看某些反共人士是如何仇视我就够了。不过,如果要客观地深入分析起来,如果说兰女士的说道有点影子,那就是我对国内医院乃至所谓白衣天使们怀有牢不可破的偏见。我有时甚至想,如果以后国内发生毛式革命,老芦立刻回国,倒不是去打贪官、抢大款、分浮财,而是去组织个受害人兵团,将那些狗大夫一个个捆起来剃阴阳头、坐喷气式、戴高帽子游街。



当然,这里只是说笑,在想象里发泄一番而已。我写过<论费厄泼赖应该速行>,反对以恶抗恶,以暴易暴。说这些话,是想让国内的知识分子明白,毛式革命在中国再度爆发有深厚的社会群众基础,那些狗大夫们还是适可而止,不要弄到后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我的小说背景是90年代,据烟袋小丫头说现在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了,阿弥陀佛,但愿如此,阿门。而且,老碑早就质问过我:我这人运气怎么那么糟,倒霉事都让我摊上了?其实大夫绝大多数是天使,只是我专门碰上不是玩意的人。这也有可能。从概率上来说,从70年代到90年代这么长的一个时段内,老是专门碰上万分之一的狗大夫,这概率虽然小,却也不是零概率事件。所以,请允许我再次声明,本人写的医院和大夫,并不代表全国的医疗界,OK?

作者:芦笛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0919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