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SARS疫情简报(5/9-15/03)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SARS疫情简报(5/9-15/03)
dok_knife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SARS疫情简报(5/9-15/03)
(935 reads)
时间:
2003-5-16 周五, 上午3:04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SARS疫情简报(5/9-15/03)
─力刀─
1.提名WHO总干事任命的LEE博士于5月9日到达北京进行为期一天的访问。
他将会见中国副总理吴仪以及其他官员,就中国目前SARS疫情及其它有关卫生
健康事宜交换看法。LEE博士于今年一月获提名接任现总干事BRUNDTLA
ND博士,此提名将于本月晚些时候正式确认,如获通过,其将于今年7月正式上
任为期5年之职。LEE博士已在WHO工作19年,负责技术、管理及政策制定
等部门工作,目前负责有关结核病防治工作,此前曾负责应用疫苗预防疾病降低儿
童死亡的工作。在他任WHO西太平洋地区办公处负责人时,曾多次访问中国,尤
其在根治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方面卓有成效。
WHO小组与中国卫生部首次合作协同于5月8日开始到河北各地考查SARS疫
情。WHO对有着大量来自北京的流动人口的河北省尤其可能受到SARS播散感
到担心。 考察任务主要是评估监测和病例报告系统的运作和医院的病人处理和感染
控制情况。在其它几处爆发流行地区,由于感染控制不力,导致大量医院医务人员
受传染。WHO对SARS在中国尤其北京地区流行开始下降的结论持谨慎态度,
并对中国卫生部门对约半数以上新增病例未能追踪到与以往感染病人接触史而感到
不安,因为传染源的追踪对了解流行动态及阻断流行扩散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WHO专家将与北京当局合作以改善资料分析及建立应对流行爆发的策略。
2.WHO宣布蒙古和菲律宾已从疫区名单中去除,两国目前已超过20天无新病
例,原先病例均已在康复中。
新加坡加强了对传染途径的严厉控制并专门指定一所医院为SARS治疗医院。
对所有航空出入境人员进行严格检查。海关处设置了由军方租借的体温感受器装置
(其可测出温差变化在0。2度之内),近日并将再装备7台。所有已知与SAR
S
病人接触者被要求在监护下居家隔离10天。新加坡的做法被WHO传染性疾
病项目执行主任海曼博士称为“榜样性的”,“新加坡是针对SARS反应最
成功的国家之一”。
香港当局施行了严格的追踪病例病源措施,所有SARS接触者在家隔离,而
且其身份证号码交给移民部门以保证这些人不能离境。最近一例由香港输出的
病例是在4月18日。
3.位于瑞士的ROCHE制药公司5月12日宣布将于今年七月底推出一种性能
可靠的SARS诊断试剂盒,据其称此诊断盒将能够在病人表现出症状之前确定诊
断,仅需一小时即可得到结果。而目前的实验室免疫抗体诊断技术、PCR病毒R
NA测定及病毒培养诊断方法均缺乏敏感性,多在病人出现症状14-20天后才
能显示感染,而且诊断效果也不够稳定。上市定价大约10-15美元/盒。
据路透社5/13报道,德国科研人员宣称发现SARS病毒薄弱环节,据此设计
的抗病毒药物可望数月内研制成功以改变对抗SARS感染流行。德国LUEBE
CK大学的ROLF HILGENFELD领导着此项研究,他们是在研究与S
ARS病毒同一族的引起人普通感冒和猪腹泄的病毒时发现一种与病毒复制有关的
蛋白酶与SARS病毒的蛋白酶很相似,其可以被药物抑制而使病毒失去传染毒性。
目前一种代号为AG7088的抗鼻病毒感冒的药物正在进行临床实验的最后阶段,
其似乎对人体无毒害作用。HILGENFELD认为通过改变此化合物的某些结
构而达到对抗SARS病毒及其他冠状病毒。但做为化合物到临床正式应用的药物,
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4.WHO于5月14日宣布将加拿大的多伦多从SARS疫区名单去除,而且也
不在国际旅游警告地区名单之中。多伦多已20天无新SARS病例发生。
新加坡一家精神病院发生24例SARS病人另有6名护士受感染。目前这些病人
已转移到SARS专科医院隔离治疗,所有近期从该院出院的病人也被要求接受检
疫和隔离。
5.中新网5月15日电中国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今天下午公布的全国内地非典型肺
炎最新疫情通报显示,截至5月15日10时,全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病例
5163例(其中医务人员949例),死亡271例,累计治愈出院1858例。
目前在医院接
受治疗的3034例。疑似病例累计则为2278例。
具体疫情如下:
5月15日,全国内地11个省份有非典型肺炎病例报告,其中7个省份报告
有新增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4个省份报告有新增疑似病例。其余20个省份
报告没有新的病例。报告有疫情的省份为25个。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青海、
新疆6个省份未发现疫情。在报告有疫情的省份中,黑龙江没有临床诊断病例报告;
累计临床诊断病例在10例以内的省份有安徽、甘肃、上海、江苏、湖北、湖南;
累计临床诊断病例在5例以内的省份有宁夏、浙江、辽宁、福建、重庆、江西、山
东。湖南、福建、山东连续20天以上没有新增临床诊断病例报告。
5月14日10时至15日10时,全国内地共报告新增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
病例52例,治愈出院47例,死亡4例。临床诊断病例中,北京27例,治愈出
院5例,死亡1例;天津3例,治愈2例,死亡1例;河北6例,治愈出院5例,
死亡1例;山西7例,治愈出院18例;内蒙古4例,死亡1例;吉林2例,治愈
2例;广东3例,治愈出院15例。
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组疫情分析专家徐德忠指出,当前全国非典疫情虽然呈波
动式下降趋势,但现在远不能说疫情已经稳定,尤其作为非典重灾区的北京距离疫
情平稳期尚需时日,庆功之日尚未到来。之所以说疫情没有稳定是基于两方面的原
因:首先是针对非典的特异性药物仍没有研制出来,非典疫苗也无法在短期内出现;
其次从全国疫情变动情况看,发病情况还没有绝对稳定下来,还存在今后发生疫情
反弹的可能性。
徐德忠说,北京市的新增非典临床诊断病例虽然连续几天在50例以下,但千
万不能就此认为已经战胜了非典,切不可麻痹大意。他指出,北京现在仍有200
0多名临床诊断病例,每天新增诊断和疑似病例仍在百人左右,从绝对数上看现在
还绝对不是欢庆的时候,而且正因为病例绝对数大,非典的特性当前还是一“触”
即发,即和非典病人无防护接触的患病机率很大,因此如果一旦放松警惕,北京市
还将暴发新一轮疫情。
专家强调,从北京的人口密度、病患总数等方面统计分析,以每天新增多少临
床诊断病例作为平稳期指标现在无法确定,肯定还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持续考察。从
香港的情况看,虽然新发病人数早已在10人以下,却不敢妄言已经进入平稳期。
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发出《关于确保交通畅通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
紧急通知》(第1号),要求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确保交通畅通,维护
正常的经
济和社会秩序。
前一阶段,少数地方发生了挖断或阻断国道等道路交通,随意将一些疫情较重
的其他省区市指定为疫区并对外来人员实行隔离一至两周的医学观察,少数群众阻
挠设置非典型肺炎医学观察所、隔离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到交通
运输和人员往来,妨碍了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严重影响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
顺利开展。
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治工作,一手抓经济
发展和社会稳定工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交通(铁道、公
路、水路)安全畅通,保障人员和物资的正常输送。在防治非典型肺炎期间,未经省
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不得擅立关卡;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限
制省际之间的交通。要确保处理疫情的车辆和人员运输、药品、食品等城乡居民生
活必需品运输车辆的正常通行,保障城乡物资运输畅通。要加强检疫力量,增加检
疫设备,缩短检疫和消毒时间,避免引起交通堵塞。所有非典型肺炎检疫一律不得
收费。对于擅立关卡和阻断交通的,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路法》和《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
责任,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紧急通知要求保证人员的正常往来。各地区各部门既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
流动人员的检疫和跟踪监测,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又要保障公务人员、商务人员
和其他人员的正常往来。各地对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对
密切接触者采取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对有关外来人员实行卫生检疫和登记、追访
等措施,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各地区要严格坚持健康人员就地预防,疑似病人
就地观察,确诊病人就地治疗,但是绝对不能随意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做法。
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防治法》和有关规定,确定非典型肺炎的医学观察所、治疗场所和非典型肺炎的隔
离区域,同时要确定防止疫情扩散措施和配置污染物处理设施,保障周围群众的健
康和权益;不允许越权或超越法律规定确定隔离区和指定疫区。
6.WHO5/15/03第56号通告:全球29个国家共报告598/769
9例。
较昨日新增11/85例,死亡病例为中国大陆4、香港7。台湾新增26例但无
死亡,其总计病例数为30/264,从昨日起已在新增病例数上排在大陆之后。
香港新增5例,新加坡无新病例。
截止5/15/03,WHO公布为疫区并警告推迟不必要前往旅行的国家和地区
名单是:中国的北京、香港、天津、广东、山西、内蒙和台北。
资料来源:
1.
www.who.int
2.
www.nih.gov
3.
www.cdc.gov
4.
www.chinanews.com.cn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06801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