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和安魂曲谈六四(2) |
 |
所跟贴 |
我也说几句, -- Anonymous - (2384 Byte) 2003-5-01 周四, 下午10:21 (379 reads) |
封从德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小左的反应】这事我听到的一个版本,据说是邓授意赵说的。那么邓可能是要向老百姓表示“WHO‘S THE BOSS”,表示他要为这个事情负责。这也很合理,但邓小平高估了他的影响力(1984年北大学生喊‘小平你好’)。他以为他的名字可以镇住别人(因为以前名义上他已经退居二线,不管事了。),结果事与愿违,马上就有严家其等的信攻击邓小平。
【封回小左】:那是陈一咨的说法。当事人鲍彤则说是他自作主张起草的(“紫陽的會談稿是我准備的”)。故此说(邓授意赵)基本上不可信。
【小左的反应】空校这样的事情不“可行”,因为学生没有严格的组织,一走就散了。如果全部北京学生(这也很难,至少需要一半学生)能坚持在学校和戒严对峙,也许还有“苦撑待变”的机会。你确实是天真,搞组织不是靠“共同发出一个呼吁即可”的事情,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利益可以把人联络起来。看看海外民运衰败,很大程度上就在於无法形成组织,再看法轮功的成功,是否可以总结些经验教训啊。
【封回小左】:老兄,杨涛是北大和北高联的主席;学生指挥部里面有我和柴玲;高联其它负责人也没问题。这三个组织是当时最有实力的,如果联席会议能通过,实施就没有问题。还是可惜!不要说这时有几个组织的共同呼吁,象四二七那么大的游行也是筹委会说一声就上的(但之前的组织内部辩论十分激烈),高联清晨发指令停止也没挡得住。当时的运作模式就是组织作决议(我承认“呼吁”一词太轻),学生和市民相应。你说的“实实在在的行动”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组织一旦实施一个计划,当然会配合宣传、联络等等组织运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但没有共同的决议,自然会乱作一团。
【小左的反应】很赞同两位。所以行动策略很重要。高明的策略家是‘原则坚定、策略灵活’,民运的人往往相反,‘行动策略僵化,随时准备出卖原则’。
【封回小左】:问题是“高明的策略家”不止一个,形势一来,“高明的策略家”总是一堆一堆的,你今天听严家祺方励之郑义包遵信于浩成胡平刘晓波,明天戴晴马悲鸣芦笛就来骂你。--根本问题还是:如何形成公认的决议--这就是组织程序的问题。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