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鲁迅:倘没有十月革命,这些作品是不能和我们见面的 |
 |
不锈鲁迅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记得曾有一个时候,我们很少能够从本国的刊物上,知道一点苏联的情形。虽是 文艺罢,
有些可敬的作家和学者们,也如千金小姐的遇到柏油一样,不但决不沾手,离 得还远呢,却已经
皱起了鼻子。近一两年可不同了,自然间或还看见几幅从外国刊物上 取来的讽刺画,但更多的是
真心的绍介着建设的成绩,令人抬起头来,看见飞机,水闸, 工人住宅,集体农场,不再专门两
眼看地,惦记着破皮鞋摇头叹气了。这些绍介者,都 并非有所谓可怕的政治倾向的人,但决不幸
灾乐祸,因此看得邻人的平和的繁荣,也就 非常高兴,并且将这高兴来分给中国人。我以为为中
国和苏联两国起见,这现象是极好 的,一面是真相为我们所知道,得到了解,一面是不再误解,
而且证明了我们中国,确 有许多“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2〕的必说真话的人们。
但那些绍介,都是文章或照相,今年的版画展览会,却将艺术直接陈列在我们眼前 了。作者
之中,很有几个是由于作品的复制,姓名已为我们所熟识的,但现在才看到手 制的原作,使我们
更加觉得亲密。
版画之中,木刻是中国早已发明的,但中途衰退,五年前从新兴起的〔3〕是取法 于欧洲,
与古代木刻并无关系。不久,就遭压迫,又缺师资,所以至今不见有特别的进 步。我们在这会里
才得了极好,极多的模范。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内战时期,就改革木刻, 从此不断的前进的巨匠法
复尔斯基(VFavors-ky)〔4〕,和他的一派兑内 加(ADeineka)〔5〕,
冈察洛夫(AGoncharov)〔6〕,叶卡斯 托夫(GEcheistov)〔7〕,毕
珂夫(MPikov)等,他们在作品里各 各表现着真挚的精神,继起者怎样照着导师所指示的
道路,却用不同的方法,使我们知 道只要内容相同,方法不妨各异,而依傍和模仿,决不能产生
真艺术。
兑内加和叶卡斯托夫的作品,是中国未曾绍介过的,可惜这里也很少;和法复尔斯 基接近的
保夫理诺夫(PPavlinov)的木刻,我们只见过一幅,现在却弥补了 这缺憾了。
克拉甫兼珂(AKravchenko)〔8〕的木刻能够幸而寄到中国,翻印绍 介了的也
只有一幅,到现在大家才看见他更多的原作。他的浪漫的色彩,会鼓动我们的 青年的热情,而注
意于背景和细致的表现,也将使观者得到裨益。我们的绘画,从宋以 来就盛行“写意”,两点是
眼,不知是长是圆,一画是鸟,不知是鹰是燕,竞尚高简, 变成空虚,这弊病还常见于现在的青
年木刻家的作品里,克拉甫兼珂的新作《尼泊尔建 造》(Dneprost-roy),是惊起
这种懒惰的空想的警钟。至于毕斯凯莱夫 (NPiskarev),则恐怕是最先绍介到中国来
的木刻家。他的四幅《铁流》〔 9〕的插画,早为许多青年读者所欣赏,现在才又见了《安娜·
加里尼娜》〔10〕的 插画,——他的刻法的别一端。
这里又有密德罗辛(DMitrokhin),希仁斯基(LKhiz-hins ky),
莫察罗夫(SMochalov)〔11〕,都曾为中国豫先所知道,以及许 多第一次看见的艺
术家,是从十月革命前已经有名,以至生于二十世纪初的青年艺术家 的作品,都在向我们说明通
力合作,进向平和的建设的道路。别的作者和作品,展览会 的说明书上各有简要说明,而且临末
还揭出了全体的要点:“一般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和 对于现实主义的根本的努力”,在这里也无须
我赘说了。
但我们还有应当注意的,是其中有乌克兰,乔其亚〔12〕,白俄罗斯的艺术家的 作品,我
想,倘没有十月革命,这些作品是不但不能和我们见面,也未必会得出现的。
现在,二百余幅的作品,是已经灿烂的一同出现于上海了。单就版画而论,使我们 看起来,
它不像法国木刻的多为纤美,也不像德国木刻的多为豪放;然而它真挚,却非 固执,美丽,却非
淫艳,愉快,却非狂欢,有力,却非粗暴;但又不是静止的,它令人 觉得一种震动——这震动,
恰如用坚实的步法,一步一步,踏着坚实的广大的黑土进向 建设的路的大队友军的足音。
附记:会中的版画,计有五种。一木刻,一胶刻(目录译作“油布刻”,颇怪) ,看名目自
明。两种是用强水浸蚀铜版和石版而成的,译作“铜刻”和“石刻”固可, 或如目录,译作“蚀
刻”和“石印”亦无不可。还有一种Monotype,是在版上 作画,再用纸印,所以虽是版
画,却只一幅的东西,我想只好译作“独幅版画”。会中 的说明书上译作“摩诺”,还不过等于不
译,有时译为“单型学”,却未免比不译更难 懂了。其实,那不提撰人的说明,是非常简而得要
的,可惜译得很费解,如果有人改译 一遍,即使在闭会之后,对于留心版画的人也还是很有用处
的。
二月十七日。
C C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四日上海《申报》。苏联版画展览会, 由当时
的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中苏文化协会和中国文艺社联合主办,一九三六年二月二 十日起在上海举
行,为期一周。
〔2〕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语出《孟子·滕文公》:“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 关于中国现代木刻的兴起,参看 《且介亭杂文·
〈木刻纪程〉小引》。
〔4〕 法复尔斯基 苏联木刻家。参看《集外集拾遗·〈引玉集〉后记》。
〔5〕 兑内加(AAFJMjJL[,1899—?) 现译捷依涅卡,苏了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