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关于王伟等于Wrong Way的谎言可以休也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关于王伟等于Wrong Way的谎言可以休也   
所跟贴 关于王伟等于Wrong Way的谎言可以休也 -- Anonymous - (11064 Byte) 2003-2-04 周二, 上午11:15 (608 reads)
流星雨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内部披露:伊拉克人民的双眼并不饥饿 (149 reads)      时间: 2003-2-05 周三, 上午7:07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内部披露:伊拉克人民的双眼并不饥饿





伊拉克并不贫穷(此文的刊出是否预示宣传口径将转向)



内部披露:伊拉克人民的双眼并不饥饿



先请看中央电视台的报道:



刘克克,前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观察员,1997年2月到1999年4月在伊拉克工作。2002年12月 26日刘克克在北京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刘克克:我们认为这些石油换食品项目换回来的钱可以满足他们人民的生活。



刘克克:从我亲身感受来讲,如果没有石油换食品,伊拉克人民生活确实是非常困难的,就是基本温饱问题不能解决了,有了石油换食品项目以后,他们的基本温饱问题能够解决。保持人民能够正常生活、有饭吃、有学上,这是基本够的,但是想国家经济蓬勃发展,人们过的比较幸福,大家都心情舒畅,这是远远达不到的。



刘克克:实际上战前他们靠石油出口人民生活水平是很高的,当时我们一块工作的司机告诉我们,在战前的时候伊拉克的穷人和富人,从穿衣、吃饭上已经分不出来了,你看不出来谁穷谁富,能看出穷富,只是在汽车、房子上,所以整个生活水平都是很高的,全民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家家都有比较宽敞的住房,富人有几座房子,有几部漂亮的汽车,穷一点的人可能就一处房子、一部汽车,就是这个区分。





1991年3月10日,海湾战争刚刚结束10天,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油田还燃烧着熊熊大火,联合国副秘书长马尔蒂·阿赫蒂萨里带领着五个专家小组前往巴格达,估量伊拉克人民的人道主义需求。



  1991年3月20日,联合国代表团回到纽约,向安理会递交了14页的报告,提出联合国应该立刻向伊拉克提供大规模的粮食和医药援助,以避免在伊拉克发生饥荒和疾病流行的人道主义灾难。

  

  1991年8月15日,安理会决定允许伊拉克每半年出口16亿美元的石油,换取基本的人道主义物资-食品和医药用品,这项计划被称为石油换食品。伊拉克政府当天即宣布拒绝接受这一计划。





1991年联合国在巴格达设立了人道主义办公室,在其后的五年间从紧张的经费中拿出9亿6千 4百万美元向伊拉克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评:哈哈,还是美国出资占大头啊。)





然而漫长的5年后,伊拉克终于在漫长的5年谈判后在石油换食品协议上签了字。从1990年8月开始的制裁到1995年已经使伊拉克政府囊中羞涩,没有多少与安理会讨价还价的资本了。19 96年6月伊拉克与联合国达成石油换食品的谅解备忘录,第一批石油于1996年12月15日出口。这5年当中,谁该为伊拉克平民百姓的苦难负责?







合国根据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人均生存保障线,规定伊拉克每6个月可以出口价值20亿美元的石油,其中的14亿美元用于进口食品和医药用品。按照1996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这笔钱如果用于小麦进口的话,可以进口780万吨小麦,每个伊拉克人每月可以分得260斤小麦。这个数目不仅可以使伊拉克人吃饱,还将使伊拉克人的生活水平高于世界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15 亿人。根本不至于如报道的那样饿死,病死了几百万的儿童。



  刘克克:我记得我刚到伊拉克的时候是97年2月份,石油换食品项目刚开始,我到一个小铺子里买东西,老板英语说的很好,就跟我聊起天来,问你是来干什么的,说石油换食品。他就说,你们来了,我们吃饭问题可解决了。说我们这几年吃饭就跟狗吃的一样的东西,根本不是人饭,你们这一来了,我们吃饭就解决了。



伊拉克政府在1998年驱逐了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后,于1999年1月4日,伊拉克政府还驱逐了联合国观察员。经过将近一个月的交涉,伊拉克政府并没有软化立场。2月3日联合国观察员被迫离开的时候,数千名巴格达民众聚集在道路两旁,高举伊拉克的国旗,高呼着反美反英的口号。这时,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些联合国观察员并不是战争的罪魁,而是来帮助分发食品的人道主义人员。

  



石油换食品计划开始实施后,伊拉克政府一直指责联合国规定的石油出口数额太少,换取的美元难以满足伊拉克人民需要。联合国根据伊拉克石油出口的情况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情况,在1999年取消了伊拉克石油出口额的上限。



  2000年10月,伊拉克贸易部长萨拉赫宣布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将"不用敌国货币-美元"而改用欧元,伊拉克请求将联合国帐户上所有的美元换成欧元,并要求与伊拉克进出口结算也改为欧元。由于美元是世界石油贸易推行货币,伊拉克每年将因兑换费和利息损失3亿美元。   2002年4月8日,伊拉克又宣布停止出口石油30天,抗议以色列军事袭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和人民并作出不卖给美国石油的决策。这次停止出口使伊拉克至少损失了14亿美元。





今天,伊拉克人均每天食品消费量的营养标准达到了2225大卡,而联合国规定的全世界成年人必需的营养标准是每天2100大卡。伊拉克普通民众的粮食定量是1996年的三倍,配给的物品中包括了大米、面粉、食糖、食盐、食用油、奶粉和茶叶等。



  到2002年11月,石油换食品计划执行12期,伊拉克出口石油350亿美元。伊拉克进口的物资也由以前的粮食和药品扩展为34项民用物质,其中包括电力、水、卫生、农业、教育、住房整修和排雷用品。



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联合国安理会一直按180天为一期延续石油换食品方案。到今天,石油换食品已经进入了第7个年头,2003年1月7日联合国批准通过了执行期从2002年12月5日至2003 年6月3日的第13期"石油换食品"计划收入分配方案。本期"石油换食品"计划总额为49亿美元,已经是第一期石油换食品计划的2倍半。



-------------------------------------------------------------------

2003年1月28日 星期二



【标题】伊拉克的钱哪去了?





□作者:解传广





伊拉克也有其另一面。尽管在受到联合国的严厉制裁,有些人却发了战争财,成了暴发户。这几年大街上的名牌汽车在不断增加,市场供应显然在好转,商品都是通过“约旦-伊拉克公路”源源不断进口到巴格达的。在萨东街、印度街等繁华地段,各类高级名牌商店、饭馆门庭若市,显得挺红火。商店里高级名牌瑞士手表、日本相机等,可以说应有尽有。饭馆的价格相当于北京中档水平,但是对于每月只有5美元收入的伊拉克工薪阶层来说,这只是一种奢侈,可还是有一些人去消遣,看来伊拉克的“款爷”大有人在。





对此,在伦敦设立总部、在世界各地发行量很大的阿拉伯文报纸《中东报》做了大量的披露。该报曾经发表署名舒克里·萨利赫的文章《伊拉克的资金都到哪里去了?》文章披露的事情让世人大为震惊:





1979年伊拉克的石油收入为26亿美元,外汇储备为36亿美元。那时,伊拉克人民吃穿不愁,可随意出入国境,并且可以携带大量外汇。但是,此后伊拉克当局就没有发表过任何完整的年度财政报告,这在国际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其借口是搞不清楚,没有必要,或者是从国家安全方面考虑。伊拉克当局就是用这种办法掩盖了上层敛财肥私的真相。不过,伊拉克出版的一些经济方面的杂志,使得国际上的分析家从中摸索到伊拉克经济的一些蛛丝马迹。伊拉克从1968年到1980年8月2日的外汇储备为500亿美元,其来源是这22年中的石油和其他产品出口收入;加上两伊战争期间海湾国家援助伊拉克的62亿美元及贷款、从其他国家购买设备贷款(未还),其总数为20亿美元左右。所有这些资金一直掌握在萨达姆家族的手中。



目前,伊拉克当局对粮食、药品的发放已经形成一个黑洞,完全是黑市交易,当局与走私犯相互勾结,从中牟取暴利。有一些在“石油换食品”项下进口的粮食、药品经过政府官员之手,以高价转口到邻国,而由此换来的美元,则塞进不法官员的腰包。





从萨达姆亲属的消费来看,1968年萨的舅舅、后来成为他的岳父的塔勒哈还仅仅是一个月薪仅为50个伊拉克第纳尔的教育部的职员;几年后此人竟然变成了伊拉克第二大富翁。当时的官方报纸《伊拉克现状》曾经发表过由萨签名的公告,宣布赦免其岳父一年的个人所得税12 00万伊拉克第纳尔,相当于当时比价的4000万美元。当1997年萨的女婿卡迈勒从巴格达逃到约旦时,已经公布的携带款项已达86亿美元。萨曾经责成伊拉克财政部长出国追债,未果。



伊拉克用于军队、警察等方面的费用已经超过250亿美元。如果将这笔钱用在发展经济上,那么,伊拉克就会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之一了。近年来,伊拉克当局不惜用大量的外汇从境外走私进口各种先进装备来充实其军事力量,不断集中培训年轻人,以作军队、情报部门的后备人员,让他们在伊拉克境内外监视伊拉克反对派的活动。仅此开销每年不少于30亿美元。



为了确保政权稳固,伊拉克当局耗资100亿美元,在全国各地塑造了上万座大型的萨达姆各种姿态的铜像和数不清的遍布在全国各地大街小巷的萨的画像,还有各种的画像、纪念碑、纪念币、纪念章、纪念邮票、手册、文集等各种宣传品,特别是在各个博物馆、展览厅、会议中心的墙上雕刻、绘制出几千幅大形浮雕,做工十分精致,其成本之高可想而知。而且,每年要有成千上万的人员专门进行维修。





自从“海湾战争”以来,萨达姆及其儿子为了确保安全起见,一直深居简出,用重金收买替身,花费数十亿美元为自己修建了70多个隐蔽性能很强的地下宫殿。这些宫殿的建筑材料都是用高价从国外进口的,在巴格达的王宫下面5米处,由德国专家设计,德国公司承建的地下宫殿,面积为1800平方米,战时可抵御核武器攻击。里面存储的食品、药品、水等可供50人生活一年。地下宫殿与世隔绝,即使地面上爆炸一颗原子弹,地下宫殿内部也只是感到轻微的颤抖而已。在战争期间,它就是伊拉克当局的心脏,萨在此向共和国卫队发布命令。他的卧室有42.07平方米,四周是厚1.5米的特种混凝土浇铸墙,萨的家庭成员每人有一套类似的房子,并配有相应的厨房、卫生间。耗资之巨,令人咂舌。





(作者系原驻伊拉克大使馆一等秘书)

关于我们 联系本报 来稿须知 广告发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人民网



学 习 时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h t t p :/ /w w w.st u dy t im e s.c o m.c n/b i ke/v iew news. b t ml?id=482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2033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