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中国拉响食人鱼入侵警报(外一章) |
 |
郑义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14
经验值: 0
|
|
|
作者:郑义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拉响食人鱼入侵警报(外一章)
最近,一个奇怪的外来物种——食人鱼入侵中国的消息频繁见诸媒体,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怪鱼呢?
食人鱼又叫食人鲳,也被人称为“水中狼族”。这种鱼原产地在南美,形体不大,最多能长到二、三十厘米,体态呈卵圆形,全身灰绿,但腹部和尾鳍鲜红,可作观赏鱼类。但食人鱼下颚发达,牙齿锐利,不但能一口咬碎鱼骨,甚至还能咬断鱼钩。它的性情极为凶猛,见到什么吃什么,不仅能在几分钟之内吃掉体积比自己大几十倍的动物,甚至还经常攻击靠近河边的人类。
在亚马孙河流域,人们涉水过河时,往往要先向河里投掷肉类,把食人鱼诱开。据说,在食人鱼活动最频繁的巴西马把格洛索州,每年大约有上千头牛在河中被食人鱼吃掉。有媒体还说,连鳄鱼碰到食人鱼也只有逃命,缩成一团护住易受攻击的软腹部,背部朝下浮上水面。一位长驻巴西的中国记者和一位马姓的美籍华人旅行家,都曾经亲耳听说亚马逊河上刚刚翻了船,溺水者被食人鱼团团围住啃食,其状惨不忍睹。
在我个人的阅读范围里,哥伦比亚作家何塞·欧斯塔西奥·里维拉的长篇小说《漩涡》对食人鱼有过精彩的描述。这部小说很有名,被誉为“伟大的南美小说”,有大量笔墨描写热带的林莽与河流,其中写到食人鱼的部分有点恐怖。在一次仇杀中,一个名叫巴雷拉的奴隶贩子被打到河里,一瞬间,成千条食人鱼向他游拢来,“虽然他连连挥动胳膊来保护自己,但鱼翅一扑,亮光一闪,顷刻之间就啃掉了他的肉,每咬一口都把肉撕去,动作之神速,正像一窝饥饿的小鸡啄光一根玉蜀黍一样。河流以但丁式的狂热奔腾着,血红、湍急、悲壮……”一付被食人鱼吃得“干净的、白色的骨骼…靠着河岸的灯心草抖动着……”
同样可靠的描述来自于一位单姓的中国水族馆馆长,他告诉记者,“这种鱼的确非常凶猛……”平时喂食,两三斤重的鱼被吃得连鱼刺都不剩。一名养殖人员挨过咬,便在布手套外又加了一付皮手套,不料两层手套咬穿了,还咬掉了他手上一块肉。争食的混战中,如果一条食人鱼受了伤,其他食人鱼受到血腥味刺激,就会一哄而上,把它吃得连一片鱼鳞都不剩。
食人鱼入侵被发现,实在已经是很晚近的事情。一个多月前,有明白人在南宁认出了那些被当作观赏鱼在自由市场上出售的,居然是大名鼎鼎的食人鱼,紧接着在北京、沈阳、成都和杭州等地的自由市场上也发现了食人鱼,这才闹到媒体上,形成“热点”。其实,国内水族馆饲养食人鱼几成行规,像北京、上海、大连等国内数十个水族馆都养得有食人鱼,大连水族馆就有1万条。追根溯源,食人鱼是个体商贩作为观赏鱼类悄悄引进的。引进者与饲养者根本不会想到,食人鱼一旦进入了中国江河湖库就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没有天敌,加之凶悍,食人鱼将大量猎食土著鱼类,甚至可能使土著鱼类在生存竞争中灭绝。回想起前不久发生在美国马里兰州的“黑鱼事件”,钓鱼者一发现外来鱼类,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专家立即“验明正身”,州政府立即展开灭绝行动,全过程如救灾救火。相形之下,国人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常识还是比较缺乏的。
令人欣慰的是,这一次政府当局做出了迅速反应,有关部门和省市发出紧急通知,无条件收缴、销毁食人鱼。有些省市还宣布:对销售食人鱼者每一条罚款5万。但也有令人不解的事情:北京渔政监察部门明确表示他们不会管此事,因为他们认为北京的气候和水体条件不符合食人鱼生存。但是,当食人鱼可能对北京本地生物造成威胁时,他们“不会视而不见”。——这似乎是一张空头支票——食人鱼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鱼,如果大量进入自然水域,很难保证它们不会迅速适应新环境,形成种群。真不懂什么叫做“不会视而不见”?事情已然失控了,还要再观望?等看出结果了恐怕也就晚了!
据《华商报》报道:12月21日,记者在合阳县夏阳瀵地区暗访时,发现“沿黄河西岸大约有上百个鱼池,一眼望去难见边际。不计其数的白鹭、夜鹭、麻鸭等水鸟在其间飞来飞去,捕捉着鱼儿,但惟独有一些鱼池看不到水鸟光顾。一打听才知,这些池中饲养的正是‘食人鱼’……这些饲养‘食人鱼’的鱼池都紧贴着黄河大堤。有多位养殖户均证实,鱼池定期循环排水均通过地下管道排到了黄河之中。很难排除‘食人鱼’通过管道进入黄河水域的可能。”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黄河冰封千里的严寒。
2003年1月7日
“怪鱼事件”与“中国威胁论”
最近,我客居的马里兰州出了件轰动全美的“怪鱼事件”。据说此事件暴露了美国人对中国的戒心与偏见,被戏称为“新一波‘中国威胁论’”,无论“左中右”,但凡是中国人,大多义愤填膺。事情是这样的:一位马里兰人钓到一条未曾闻见的怪鱼,细鳞玄色、蛇头尖齿、凶悍无比。有关机构迅即验明正身:此怪鱼原系中国北方一种食肉鱼:“鳢”;中国人俗称“黑鱼”。其生性凶猛,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可以“把一个池塘里的当地鱼类吃个精光”,“连自己的鱼仔都能一口吞了”,更为奇特的是,这种怪鱼能够直接呼吸空气,如果保持湿润,离水也可存活数天,甚至可以“用它们坚强的胸鳍一瘸一拐地进入新水域”。新消息不断传来:黑鱼不是一两条,而是“成百上千”;发现怪鱼的水塘,又惊险万分地紧邻帕塔森特河。为防止怪鱼通过河流进入更广阔的水域,从而给美国带来一场“巨大的生态灾难”,马里兰州自然资源局要求每个钓到怪鱼的人皆不准放生,而应将其当场击毙。
消息传出,全美哗然,几乎所有著名媒体都发出大量报导。10日之内,《华盛顿邮报》发了6篇,当地的《巴尔的摩太阳报》竟发了8篇。来自各地的摄影小组、记者、生物学家、看客、垂钓者齐集那一方四英亩水塘。马里兰州自然资源部每天接获数十通媒体打来的电话,称无论死活,只希望一睹芳容。现场热闹非凡,当地警方加强警戒巡逻。州议会迅速通过一系列相关法律。州政府则准备使用一切手段,誓将黑鱼一举杀灭。很快,当局查访出中国北方黑鱼落户马州的故事:两年前,马州克罗夫顿市一位华人致电纽约唐人街鱼市,订购两条活黑鱼,为其姊妹进补。鱼送来时,其姊妹已然病愈,且黑鱼体态不俗,算得上观赏鱼类,便养起来,偶而喂几条金鱼。黑鱼生长迅速,不久便需要每日喂12条金鱼。终于成为负担,只有找个水塘放生了事。虽此君造成恶劣后果,但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无法可依。美国有十三个州立法规定不能饲育或拥有黑鱼,但马里兰与邻近的维吉尼亚、首都华盛顿府均不在此十三州之列。
灭绝行动迅速展开。人们想得到的种种措施,如使用鱼网、通电、爆炸物、其他食鱼生物、以及抽乾塘水等方法全被排除。最后采纳了专家组的方案:投毒。先用两种除草剂杀死塘内水草,使所有鱼类失氧。继而,再投入某种毒剂“异苦栋藤根脂酮”,株灭九族。邻近的两个水塘虽未发现黑鱼,亦采取同样措施,以期万无一失。
那边厢美国人急急如救灾救火,这边厢中国人怪话连天。来自中国南方的同胞们马上就认出这正是他们熟悉的“生鱼”,煲汤大补,美国东西两岸华埠皆有售。一旦“真相大白”,发言权便有了,中文的媒体、互联网上嘲讽之声四起。有人觉得“啼笑皆非”、“少见多怪”、“小题大做”,是不懂中国文化习俗的美国人又一次“炒作新闻”。有人辩解,黑鱼并不凶猛,如何能把其他鱼类吃光?有人则进一步提出恳切见解:“美国的生物学家都是酒囊饭袋”!
有学问的华人则更有高论。《世界日报》上有化名“计安”者写道:“我们看到美国某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在大力制造和鼓吹了中国军力的‘中国威胁论’之后,现在又出现了‘中国鱼的威胁论’;这种歇斯底里式的近乎疯人的精神错乱举动,难道是‘911’灾难袭击重症后的‘后遗症’?但是我希望它不是,我希望这只是一则笑话,一则令人捧腹的笑话!”(《世界日报》金山论坛“笑谈中国鱼的威胁论”)就连某家民运电刊也忍不住卷入讥讽之潮,称“美国大小媒体大肆炒作此事,实在过份了,也就是因为这个鱼来自中国,美国对‘残酷’、‘凶狠’这些形容词和‘中国’联系在一起,有天然的兴趣。这是共产党把美国人吓出来的毛病。”
且容我讲几句公道话,“怪鱼事件”既不是一个笑话,也不是叫共产党吓出来的毛病,而是具备生态平衡知识之人的正常反应。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本地区的生态平衡,已是一项常识。有人嘲讽美国人把黑鱼说成是妖怪了,离开水还能活?最省事的办法是查《辞海》,咱中国人自己编的,大抵没有“中国威胁论”。“黑鱼”条目仅有二字:即“鳢”。再查“鳢”——“亦称‘乌鱼’、‘黑鱼’、‘乌鳢’。……长达50厘米以上……咽头上方具一宽大鳃上腔,能呼吸空气……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故为淡水养殖业的害鱼……”——何谓“能呼吸空气”?不就是短期离水也死不了吗?似英文媒体并无夸大。我早就知道黑鱼极为凶猛。在太行山插队务农时,曾参与修建的一中型水库,后发现有黑鱼,副县长叫苦不迭,说养的鱼这下全完蛋了!至于黑鱼吃自己所生幼鱼,中文媒体的解释是:黑鱼衰老后捕食困难,幼鱼自动游进老鱼口中供其充饥,因此黑鱼亦称“孝子鱼”。——呜呼,这真是我们中国文字游戏之机巧变通!幼鱼诚然是“孝子鱼”,那老鱼又当如何称呼?虎毒不食子,称之为“地狱鱼”或“妖魔”或不为过矣!
据中文媒体报道:卖鱼超过20年的唐人街“格兰街鱼市场”店主刘先生说,根据他的经验,黑鱼不是最凶狠的一种,鲈鱼吃其他鱼类还要严重。现英文媒体把黑鱼说成“魔鬼”一样,他认为主要原因是黑鱼为大陆鱼类,洋人不识,因而产生误解和偏见。——拿鲈鱼与黑鱼作比,似乎有些儿说服力,但缺乏环境保护知识,完全文不对题。黑鱼是否比美国鲈鱼更凶狠?洋人是否有偏见与误解?这些问题都不重要,关键的是:对美国来说,黑鱼是外来物种。物种之间相生相克,一个较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总是大致平衡的。然而,外来物种之进入,往往会对本地原有物种造成威胁,祸福难测。成功的例子自然不少,比如中国引进西红柿、马铃薯、红薯、玉米、辣椒等等,但惹来大祸的恐怕也不少。比如,为了解决饲料短缺问题,中国曾经引进了空心莲子草与水葫芦,在缺乏制约因素的新环境里,水葫芦和空心莲子草疯狂生长,霸占了半个中国的湖泊、水库和池塘。近年来引进或入侵的植物,如大米草、豚草、紫茎泽兰、飞机草、薇甘菊等等,目前已经蔓延至全国。这些物种疯长成灾,侵入草场、林地、荒地和各种水域,毫不留情地排挤掉本地植物,形成灾难性的单种优势群落。现在倒是想控制了,悔之晚矣!
外来昆虫和动物就更危险了。印度当初为了控制猖獗的鼠类,从西印度群岛引进了一种很会捕鼠的蛇,不料当地的许多“土著”鸟类、爬虫类和两系类动物也捎带着被吃光。还有一种来自澳洲和印尼的有毒的棕色树蛇,藏在飞机的轮舱里“搭便机”,悄悄入侵关岛,将关岛森林的大部分鸟类吞噬殆尽,并成功地向整个太平洋地区蔓延。一种亚洲蚂蚁神秘地越过大洋,神速吃掉了耶诞岛上的数百万只陆蟹,据生态学家说,这种陆蟹在生态平衡系统上起作关键作用,灭绝了这种陆蟹,就等于间接毁掉了当地的热带雨林。
去年(2001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就是“生物多样性与外来入侵物种监管”。在这天,中国国家环保局发布统计资料,介绍了中国遭大量外来物种入侵的惨况。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松干蚧等森林害虫的危害面积,已经达到每年150万公顷。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大蜗牛等农业害虫的危害面积也达到每年140~160万公顷。外来生物一旦立住脚跟,要驱逐就太难太晚了。仅对付美洲斑潜蝇一害,中国每年就需要投入4~5亿元人民币。据美国政府估计,一种经常阻塞管道的斑马贝,耗费了美国公用事业公司30亿美元。而棉籽象鼻虫已经入侵美国10年,使棉花种植业遭受了130亿美元的损失。有鉴于此,一切有知识的(即知晓利害的)、能看严自家门户的政府,莫不战战兢兢,把种种外来物种拒于国门之外。
1997年9月29日,美国加州一位昆虫捕猎者发现了一只死的并早已干透的地中海果蝇。加州“虫害检查与紧急计划局”如临大敌,即刻进入临战状态。次日,由17名昆虫学家组成的特别小组就开始在发现死果蝇地区装置捕蝇设备,其范围有81平方英里。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之内,只要再发现一只活的果蝇,杀虫剂就会漫天喷洒。如若再发现的果蝇不是一只,而是一个小小的有繁殖能力的种群,哪怕只有几只,州政府当局就会放哨设卡,划出农业检疫区,对农产品实行苛严检查,直至禁止采收,予以销毁。亏得是地中海果蝇,与中国无涉,否则又是“中国威胁论”了。美国人并非过度反应,加州吃过大亏。1992年,被称为“水果头号杀手”的地中海果蝇就曾入侵加州,危害了250种水果和农作物。加州农业是年产值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大买卖,加州人当然要和地中海果蝇拼命,一只死果蝇也不敢掉以轻心。也许这只果蝇是实验室培育出来的不育品种,放出来干扰果蝇自然繁殖的,因坏死到无法检验,当局只好从最坏处设想,严加防范。
中国海关同样严密防范外来物种。近年来,北京机场多次从旅客携带的水果中截获地中海果蝇,最惊险的一次,是在一箱芒果中查获28只活果蝇,令检查人员失色,并载入中国动植物检疫史史册。
昏热止于智者。
平心而论,“怪鱼事件”与所谓“中国威胁论”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说它能够给我们以某些教益的话,就是不必杯弓蛇影、自心生魔,被虐感过于旺盛。有精神了,学学美国人多好!——像他们那样有知识,像他们那样守护自己可爱的家园。
2002年8月27日
作者:郑义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