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人类良知与政治进取心--从yqy类型与魏京生类型所悟出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人类良知与政治进取心--从yqy类型与魏京生类型所悟出   
刘国凯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人类良知与政治进取心--从yqy类型与魏京生类型所悟出 (651 reads)      时间: 2002-12-21 周六, 上午8:5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看了yqy的“忆与思 - 文革篇”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当然,这个“不平静”首先是来自文中所记载的事情。它把我又带回到那早已逝去的岁月。

yqy文中有这么描述平民红卫兵(即yqy所称的“新红卫兵”)成立的一段:

“成立大会于当天晚上在宿舍旁边举行,除老红卫兵们都躲到不知那里商量对策外,差不多所有其他学生都参加了。大家的情绪都异常激动,心想总算有了自己的组织,再也不受别人歧视和欺负了。有很多不属所谓“红五类”的同学虽然没有加入新红卫兵,但都把它看成是他们自己的组织,从书写标语,布置会场,准备茶水,他们都热情帮忙,有才献才,有力出力。整个晚上,参加成立大会的三四百人都觉

得彼此之间变得十分亲近,就好象同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在呼喊一些口号时,很多女同学都激动得哭了。”

看到这些文字,我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也不禁泪水夺眶而出。青少年时期所受的种种政治歧视实在刻骨铭心。血统论红卫兵(即yqy所称的“老红卫兵”)骄横的神情、作威作福的吼声、挥动武装带打人的姿势至今仍清晰地浮现在我脑际。在长达十多年的阶级贱民日子里,只有那断续相加约为半年的时间里源于一种特殊的政治原因感受过阶级等级紧箍咒松弛所带来的轻松,并由此产生了对未来的期盼。1966年10月到1967年7月,许多“出身不好”或“出身一般”的青少年对毛的拥护崇拜几乎是真心的。因为在那时的确是毛把他们从阶级歧视下解放出来。让他们恢复了作人起码的尊严,不再任由血统高贵的干部子弟欺侮。当然,这终究是美丽的昙花。不久他们就乍暖还寒地重陷阶级歧视的深渊,并为曾有过的短暂获得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总以为,只有亲身感受过政治歧视之严酷,并一直被压在社会底层的人,才有可能对那种场景保持固执的记忆。但现在看来我错了。因为yqy是个“出身好”的青年。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并不亲身感受阶级歧视严酷的青年人走上反政治歧视的道路呢?这一问号使我的心境更加不能平静。

在文革前,一个“出身好”又能考上大学的青年该有多么远大的前程。文革前升大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而考上中山大学这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更说明其资质之高。yqy完全应该沿着大学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道路向前行进。那样展现在他面前的将是一片灿烂。可是他竟走了一条不该走的路。

yqy没有按常见的政治逻辑地成为“保权派”,而依其“只专不红”的异数逻辑参加了造反派--平民红卫兵。可是在平民红卫兵那么一段相对辉煌的日子里,他这个拥有创始人资格者却没有去占据平民红卫兵领袖的位置和荣耀。须知,那时虽然血统论“对联”已经破产,但死有余威。平民红卫兵为了避免被血统论红卫兵指责为“黑狗崽子窝”,往往要推举“出身好”的同学当头头。而这种同学实在是稀罕物。稀罕物没有到其应有的位置里,则又是一种稀罕。

星移斗转,多少个春秋过去,许多当年叱吒风云的人物对文革大波时期的种种场景都刻意予以埋藏,可是,这位平民红卫兵里的普通人物却执拗地出来如实陈述当年的一切。而且其所陈述的又与主旋律是那等的冲突。

主旋律不加区分地论及红卫兵。而yqy坚持区分老红卫兵和新红卫兵,而且指出:“老红卫兵们批斗的主要对象是专家教授,新红卫兵们批判的主要对象是党的官僚。”他还举了个实例:“S大历史系有一位十分有名气的教授陈XX(陈寅格--笔者注),他当时已双目失明,双脚不能直立;在运动初期,老红卫兵们为了显示他们对“反动学术权威”的憎恨,多次派人到陈教授家骚扰,让他家人扶着他听他们的批判。对此事,大多数S大的师生都感到不平,包括后来的新红卫兵和造反派群众。至于文革后在国内出版的很多回忆陈教授的书,都按官方钦定的说法把批斗他的人称为“造反派”,这其实是完全错了。事实上,当陈教授被批斗时,很多“造反派”群众还被老红卫兵和他们背后的党官们骑在头上,自身难保!”看,这才是真实的历史。可是,难道yqy不怕因为匡正这些史实而被当今的主旋律打入另册吗?

要知道,一切为造反派洗刷不白之冤的言行都有可能招致政治唾沫。

从yqy出身红而不“靠拢党组织”(这是盛行中国三十几年的政治行话),不加入血统论红卫兵,从yqy参与创制平民红卫兵而不去据有头头的荣耀,从yqy早已远离“是非圈”,自己耕耘着一片丰硕的园地,却执意地来多管“闲事”,使我看到了人类的良知。“只专不红”的yqy没有一点政治进取心,对名气地位兴趣索然,他连为他设置文集都婉言谢绝。而又却楔而不舍地辨清是非曲折。是什么促使、支持着yqy这样作,是人类的良知。

从yqy类型我又想到另一种类型的人们,其中一个典型就是闻名遐迩的魏京生。

魏比yqy约小四岁。他也是“出身好”者。依正常政治逻辑加入了血统论红卫兵,是威名赫赫的“联动”成员。我并不认为他做过残暴的勾当。因为并不是百分之百的“联动”成员都打死过人。何况那时魏京生只是读初中三。“联动”的暴行主要是高中生干的。

查阅当今中国民主运动中五十多岁经历了文革的一代人,其中参加过文革造反的不乏其人,而参加过“保权派”的则寥若晨星。当然,以那时魏京生的小小年纪是未必有“保权”的意识。参加“联动”更合理的解释是政治优越感使然。但令人极感意外的是他后来竟成了当年的“联动”执意要“保”的政治秩序的冲击者。从“联动”分子到民运分子这中间有个极为剧烈的角色转换。是什么促使他去完成这个转换的呢?有人说这是由于他“上山下乡”看到了真实的社会所至。可是“上山下乡”的中学生岂止千万,何以魏京生如此出类拔萃?深究之下,应该悟出这里面起重大作用的是他的正义感。然而光是正义感恐远远不够。还应该有其他的因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在七九民主青年群体中,他力排众议,硬要不合时宜地过早地把批判矛头指向邓小平。他两度入狱达十几年之久却矢志不移。他令许多人不无错愕地面对媒体坦然地默认“民主之父”......这一切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魏京生有极强的政治进取心。

人类的良知和政治进取心支撑着人的躯体介入社会生活,导向着人的行为方式。人类良知与政治进取心依其正负不同的浓度,又依不同的比率化合,造就了千差万别的品行气质和政治人格。yqy执着地回忆着当年的一幕又一幕,魏京生对当年的一切避而不谈,某些人则以嘲讽的口吻揶揄yqy们在诉说过去的哀情。有人在默默地为中国民主大厦力所能及地制造一块砖瓦,有人慷慨激昂地指点江山,颇有“欲治平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之慨。有人不遗余力地为当政者出谋划策,有人直斥当权者的暴戾不仁,有人不择手段地敛财聚富挥霍享乐而妄顾社会公平,有人在耕耘自己园地的同时又体恤他人艰辛,有人待人秉诚,以助人脱困为喜,有人性好落井下石,以陷人以窘为乐.....

社会的变革以政治进取心强的人们在其间作中流砥柱。社会的稳定和谐则以深具人类良知的人们为基础磐石。然而仅仅是政治进取心强,那给社会带来的效应则正负难测、祸福难料。而深具人类良知者却在任何时候都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人道色彩。我对政治进取心强的正义之士深表钦佩,但我更喜爱深具人类良知的人们。因为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风格更能给人以温馨,更能使社会润滑,更能v公理伸张。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3133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