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青黄杂糅〕 遍 地 猪 食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青黄杂糅〕 遍 地 猪 食   
皇甫茹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青黄杂糅〕 遍 地 猪 食 (1052 reads)      时间: 2002-11-21 周四, 下午10:2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近日读到汪辟疆先生(1887-1966)一段关于北京的文字:



    都门以市衢为厕屋,狭隘胡同无论矣。外城若正阳门桥头、琉璃厂

    ……皆百货云集人物辐辏之中区,其地无时不有解溲屈躬者。间有峨

    冠博带、荆钗布裙,裸体杂处,肉薄相逼,光天化日之中,毫不为怪。

    早晚间堆积累累,恶气秽形,令人不可向迩。而巡城官吏无有以全善

    恶、肃观瞻、荡秽瑕、免疹疫经画区处者。

       (《汪辟疆文集》,67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看来,直到本世纪初,首善之都,皇城根下,仍然是随处都可以大小便的。

抗战之前,先总统蒋公大力推行过讲究卫生的“新生活运动”,不过,对于北

方,大概效果很小。我猜想这点“恶气秽形”是让酷爱清洁的日本人用三八大

盖清理掉的。老舍的《四代同堂》怎么也不写几句?



  不管是怎么清理的,在这世纪末,我们总是可以自豪地说:这一百年来,

我们这个民族实现了震惊世界的历史性变化。今天,至少在大城市的街道上,

大粪是很难找到了。



  但是我们不能自满。我们的街道上,垃圾还是太多。是二、三年前的事了,

在中文网见到有人号召成立“绿党”,说咱们对政治没兴趣,也拥护共产党的

领导,但国内到处都跟垃圾场似的,要组织起来保护生存环境。俺有几位海外

瞧胞友人,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回国一下飞机就开始伤风感冒,鼻子不通;

一过罗湖桥,走出国门,立刻什么事都没有。



  上次回国,俺去远郊看一位亲戚。他本来住在市中心,改革开放,经济形

势一片大好,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就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能住的了。台湾人,

香港人,新加坡人,全是他们投资建造的商业大楼。亲戚住的算是公家房子,

要你搬不得不搬。亲戚的房子本是祖传,建国初期“伟光正”搞“社会主义改

造”,一钱不给就把老百姓的私房收归国有。如今卖给海外华人,近五十年的

地皮升值,全让党内的贪官污吏共产了。



  远郊新建的住宅小区,按说还是不错的。我特别欣赏那一圈环绕小区的绿

化带。两边铺草皮,中间种花,每隔四、五米有一棵树。树还小,才胳膊粗细,

假以时日,小区四周当是亭亭如盖。这是我进小区时,从门道穿过绿化带,侧

看而见的景象。



  亲戚家在三楼,站在阳台上一望,不由大吃一惊。只见一条条“小路”横

过草皮,往好里带点诗意地讲,“就象是抽在大地母亲身上的丑陋鞭痕”。买

菜的,打酱油的,上下班的,挎着篮子,推着自行车,自由自在踩过花圃。那

些小树,十之七、八已被折断,本是乳白的树芯,被夏日的骄阳晒成暗褐。有

一个大垃圾箱,早已装满。我猜想先是有塞不进的垃圾漏在箱子周围,然后爱

干净的居民不愿踩着垃圾走到箱边,就隔着一段距离把垃圾对着箱子抛过去,

如此这般,垃圾就围着箱子一圈一圈向外扩展。大概是要证明我的猜想,走来

一个中学年龄的女孩,端着个垃圾簸箕,随手一倒——我还是没猜对,她并没

有对着垃圾箱抛过去,而是就倒在箱边的垃圾上面。垃圾箱周围两米方圆,已

经铺满各色垃圾。



  小区都是五层楼房。原来就住这块地皮的农民,全都分在底楼,楼上他们

住不惯。二、三层算是比较好的。不懂得“通路子”的人家,则升到四楼五楼

高高在上。这里既能见到银须飘飘的老头抱拳作揖,“兄台留步,兄台留步”;

也能听到乡下女人的泼妇骂街。完全打乱了原来市区的居住格局,三教九流,

混杂其中,这是生活在新建小区的一大趣味。



  亲戚楼底的农人,不喜欢烧液化气,嫌贵。他们在门外砌了个灶头,上搭

一凉篷。如今不种地,没有稻草豆秸可烧,好在到处都是建筑工地,夜里去推

一车木板来,可以烧个十几天。黑烟逍遥直上,苦的是楼上的人,阳台不能坐,

这一面的窗子不敢开。楼上也不是软脚蟹,趁着楼底不备,一盆脏水对着他们

晾的衣服浇下去。“哪个王八蛋浇的?我操你妈的X!”楼底跳脚大骂。看看

楼上没动静,辱骂升级了!“我操你妈的九滚卤汤蟹肉X!我操你妈的金丝爆

炒银丝X!”建了小区之后,附近开了好几家饭店,四处做广告。从来不上馆

子的乡下人,一定觉得那些花花绿绿的菜名很新奇很好玩。江南到底是鱼米之

乡,诗书之邦,菜名写得好,一个音节一个音节还配平仄,老乡骂起来也是抑

扬顿挫,无愧于我们举世闻名的食文化。楼上到底忍不住,砰的撞开阳台门,

一盆水端在手里:“本来不想浇你,你骂得凶,索性浇给你看看!你嘴巴邋遢

我手邋遢!”



  兄弟我站在这上下交征战的中间,胸中不由心潮起伏:中国人啊中国人,

俺终于又见到你们了!多才多艺,敢说敢做,不屈不挠,无法无天,海外游子

心中永远的中国人,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吃罢晚饭,和亲戚一起出去散步。我问底楼的老爹:这门口还有些地方,

怎么不圈一头猪来养养?老爹说:也就是正好拦个猪圈,但是没有地方再盘一

个灶头了,在哪里烧猪食呢?江南到底是鱼米之乡,诗书之邦,人食和猪食同

烧一只灶、共用一口锅,那是绝对不可以的。猪食倒是不愁,垃圾箱边随意扒

扒,足够猪儿吃几餐了。



〔1998年12月6日〕








http://www.hjclub.com/TextBody/102218.asp?od=1 >〔青黄杂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吗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749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