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2u2m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古罗马:并不尽然是古希腊的惨白翻版
古罗马以骁勇善战,军事征服著称于世。罗马史诗《埃涅阿斯记》[Aenneid]中称,英雄埃涅阿斯(Aeneas)在往缔造罗马途中,他的父亲在地下告知他:别人或许会把他们生动嬴弱的形象刻在青铜像上,留在大理石中...罗马人,将以统治地球上各色人种的铁腕而流芳万世--你们的艺术是:平息纷争,建立法律,善待被征服者,征服桀骜不逊者(Others will cast their breathing figures more tenderly in bronze, and bring more lifelike portraits in marble...Roman, remember by your strength to rule earth's peoples -- for your arts are to be these: to pacify, to impose the rule of law, to spare the conquered, battle down the proud)。然而,罗马军人并未因此成为艺术的毁坏者,相反,至少在收集艺术品方面,他们是文化艺术的传播者。罗马的将军们和政治家们,深諳带大理石雕塑的建筑,公共艺术陈列馆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个作为征服了大量异邦的新兴世界中心--首都而言。罗马的士兵知道如何避开通往城市或城堡路上的一个身份不明的坟墓,会赢得被征服者的尊重。
诚然,灿烂的海伦娜文化对罗马的艺术有着意味深长的影响,从罗马艺术的精华--拱形建筑和大型斗兽场的建造中,可以看到雅典帕台农神庙的影子。罗马艺术最终还是走出希腊的影子,有着自己的独创性和整合形,特别在壁画和叙事(喻言)艺术方面,达到了希腊人同样的成就。
早期的罗马艺术是伊特鲁里亚和希腊风格的结合体。根据传说,伊特鲁里亚人是意大利土著,他们迎接了当时从毁灭的特洛伊城逃出的特洛伊人(后成为罗马人)。伊特鲁里亚艺术,以其绚丽的青铜,石雕,陶器,饰品著称,启始于公元前七世纪,于公元前一世纪因罗马的灭绝政策而随伊特鲁里亚人一起消亡。伊特鲁里亚风格的特点是粗犷,直接,富诗意,一直未被早期的希腊风格所消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