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出加沙背后隐藏着什么玄机? [2]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宽敞雅致的花园洋房、青葱翠绿的草地、金黄色的麦田、还有温室里那些花卉和蔬果。一切美丽的景物,一处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就因为政客的一个决定,永远消失、烟没在飞扬的尘土中。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当被遗弃的感觉逐渐平伏,被出卖的愤懑逐渐减退,曾经在加沙居住的犹太殖民者在电视屏幕上看着被推土机翻动着的瓦砾时,又可会反躬自问,当初是什么驱使他们来到这个挤满巴勒斯坦人的地方生活?殖民政策推行了三十多年,为什么只有寥寥不到九千犹太人作出这样的选择?为什么长久以来一直没法与巴勒斯坦人和平共处,一直被他们视为不受欢迎的侵略者?这些年来半数以巴之间的武力冲突都是在加沙发生,为什么到了临撤走前的最后一刻,却仍要坚持不愿离开这片九反之地?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当初参与殖民计划移居到加沙的犹太人,可以粗略地区分为两类。约有一半是普通平民百姓,决定搬迁到偏远的地方,主要是基于改善生活的考虑,或无法抗拒政府提供林林总总的诱因,如免费土地、廉价物业、税务减免等等。另一半是极端民族主义者或宗教狂热份子,深信迁徙到占领区是上帝安排给他们的使命;他们生存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就是要在上帝交托给犹太人管辖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终生献身为以色列的民族大业作马前卒。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两批来自不同背景、拥有不同想法的定居者其实都十分清楚,兴建房屋的土地过去数百年来都是属于巴勒斯坦人所有;他们大概都知道,以非法手段侵吞、掠夺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不但严重侵犯人权,而且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决议案;此外,他们都意识到,巴勒斯坦人与犹太人仇深似海,要是没有以色列军人的刺刀保护,他们根本难以长久在占领区里立足。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自去年总理沙龙提出初步建议,撤出加沙的主张在以色列国内一直引起广泛争议。过去三十多年来,不管由那一个政党执政,以色列政府都一以贯之地积极推动殖民扩张,并竭尽所能为殖民者提供金钱、人力和资源等方面的资助。但是,随着近年巴勒斯坦人的反抗运动不断升温,越来越多以色列民众倾向反对无止境地以大量军力和公帑支援只有少数人受益的殖民政策。以色列国内多项民意调查的结果都显示,多数以色列人都支持撤离行动。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西方社会的主流新闻媒体报导相关消息时,鲜有谈及以色列殖民政策的来龙去脉。然而,对中东局势有较深认识的人都知道,殖民扩张是近年以巴双方爆发流血冲突的主要焦点,也是阻碍双方达成和平协议的症结所在。关键的问题是,撤出加沙是否象征以色列政府有意改变一贯的殖民政策?是否代表中东和平进程出现真正转机?要了解这一切的前因后果,就得从占领区和殖民政策的历史说起。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67年爆发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对阿拉伯联军发动势如破竹的攻势,占领了西奈半岛、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圣城耶路撒冷以及戈兰高地等原本属于埃及、约旦和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的领土。压倒性的胜利使许多以色列人相信,旧约《圣经》的预言已经应验,因为犹太人终于得到了上帝承诺赐给他们的土地。可是,国际社会却一致拒绝承认以色列拥有那些土地的主权。联合国安理会更一再要求以色列从占领区撤回到1967年以前的边界(即所谓“绿线”)。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阿拉伯诸国拒绝与以色列进行有关领土和边界问题的谈判。当时由工党领导的以色列政府便以保障治安为理由,在占领区的战略重点加强驻军,并开始发展殖民计划,巩固对占领区的控制,企图以具体行动体现以色列的主权。尽管如此,工党政府没有进一步大规模殖民扩张的意图,所以执政期间没有积极制定拓展定居点计划。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77年5月,激进的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击败执政多年的工党,并由其领导人贝京出任总理。这位双腿残疾的老人,多年来都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中坚分子,相信要实现“大以色列国”(eretz Israel)的理想,在领土问题上绝不能有半步退让:“以色列要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仅仅是弹丸之地,绝对造就不了一个即将在中东和整个世界举足轻重的大以色列国,我们决不容许在约旦河西岸建立巴勒斯坦国,如果是那样的话,对以色列和对西方世界都将是巨大的隐患和危险。”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以贝京为首的利库德集团利用宗教及民族主义作号召,发表蛊惑人心的言论,声称上帝既然给予犹太人接管西岸和加沙等地的“权利”,犹太人按理就有“义务”迁徙到占领区居住,努力实现在《圣经》所载属于犹太人的土地上,建设属于犹太民族的国家。在民众的宗教狂热及民族主义情绪下,殖民计划成为了以色列政府的首要重点政策。积极在占领区(贝京称之为“解放区”)内拓展定居点,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实现大以色列国蓝图的重要环节。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利库德集团正式上台执政后,统筹殖民政策的历史重任便落在内阁要员沙龙的肩上。这位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立下不少汗马功劳的悍将,在政坛上同样是赫赫有名的鹰派人物。1977年至1992年在内阁出任国防、农业及房屋部长等职务期间,沙龙无时无刻不忘利用一切手段落实殖民计划,诸如为殖民者提供财政资助、低息贷款和税务优惠;在边陲地区增建工业及基建设施;提高军费开支上限,增派军队进驻定居点;大兴土木建筑安全围网以及犹太定居者专用的道路等等。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尽管被刻意标榜为中东地区唯一亲西方的民主国家,以色列在殖民政策上所持的态度,却明显与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理念背道而驰。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积极拓展殖民事业不仅是实现领土扩张的必要步骤,同时也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战略部署。透过建立殖民定居点,再配合“充公”、“驱逐”以及“隔离”等高压手段,加强对区内巴勒斯坦人的管治和监控,令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巴勒斯坦社群变成一盘散沙,无法团结起来,便能达致“分而治之”的目的。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以色列政府相信,要实现殖民计划,就必须强行掠夺、占用本来属于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特别是对中东地区居民极为重要的水源。六十年代初,叙利亚和约旦曾经计划改变约旦河的河道,企图断绝以色列的水源。因此,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对占领区内的水源和供水设施实施严格的监管和控制,一方面加紧勘探区内可供凿井取水的地下蓄水层,另一方面禁止巴勒斯坦人开发水源作农业用途,限制他们的食水供应,报复当年他们针对以色列所犯的“罪行”。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除了驱逐巴勒斯坦人离开家园、夺取他们的土地及资源外,以色列政府更以治安为由,不断在占领区内加建栏杆、围网和隔离墙,将巴勒斯坦人聚居的地点分割,并于各主要通道大量架设路障和检查站,严格限制巴勒斯坦人日常的运输、通讯和行动自由。雷厉风行的种族隔离政策令许多正常的经济活动无法进行。耕种、畜牧、工业和贸易等都难免受到影响。在加沙等情况特别严峻的地区,经济活动更几近完全瘫痪。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过去一些巴勒斯坦人曾经企图以和平方法争取合理权益。他们尝试入禀法院控告以色列政府以非法手段侵占他们的农地和水源。可是结果却一如所料,所有诉讼请求都被一一驳回。有欠公正的制度让饱受欺凌、屈辱和不公平对待的巴勒斯坦人觉得有冤无路诉。于是,他们越来越多人相信,寻求公平、公义的唯一办法,就是武装起来与侵略的敌人抗争到底。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近二十年来以巴之间的武力冲突,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殖民政策造成的磨擦所引起。但以色列政府的强硬派执政者多年来却无视这个事实,更倒果为因地反过来将一切责任归咎于巴勒斯坦的激进武装组织,甚至以打击恐怖主义活动为名,加派军队到占领区进行镇压、清剿、缉捕和搜查。不用多说,严酷的军法统治只会让困境中的巴勒斯坦人雪上加霜。这样下去,对立双方之间的仇恨只会越积越深,达成和平协议的机会也就越来越渺茫。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日内瓦第四公约49条明文规定,占领国不得将其本国平民迁移至占领地区。联合国安理会亦曾通过决议案242 (1967)、446 (1979)、452 (1979) 以及 465 (1980)等,明令要求以色列终止所有殖民计划。海牙国际法庭更裁定以色列在占领区建立的所有定居点均属违法,应当予以拆除。可是,尽管美国、俄国(前苏联)以及欧盟诸国等都一致表明殖民政策对中东和谈构成巨大障碍,向来独断独行的以色列政府却总是摆出一副不瞅不睬的老模样,对国际社会的呼吁完全置若罔闻。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最近以色列竟然一反常态,终于以实际行动回应国际社会的诉求,无疑让世界各地关注中东问题的人有所憧憬。但是,经常留意相关报导的人都应该知道,总理沙龙已多次重申不会改变在西岸及东耶路撒冷继续拓展定居点的政策,并强调除了那些在边陲位置、规模较小的定居点外,以色列政府不会考虑作出更大规模的撤离行动。盲目乐观地相信以色列会答应以土地换取和平,未免有点一厢情愿。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回想二十多年前沙龙奉命执掌殖民政策之初,曾经夸下海口,扬言要在二十世纪结束前,引领二百万犹太人迁移到占领区内定居。根据沙龙当日的构想,估计每年将有数以万计在恶劣环境下生活的巴勒斯坦人自愿迁离占领区。只要顺应趋势,煽动利诱双管齐下,吸引国内和海外的犹太人大量迁进占领区居住,在此消彼长下,终有一天区内犹太殖民的总人数会超越巴勒斯坦人。那个时候以色列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把占领区并吞入其版图之内。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事实证明在二十世纪结束前实现大以色列国的梦想,已经成为泡影。截至2004年,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定居点的人口总数为二十四万多,加上东耶路撒冷的十七万多,也不过是四十余万,与沙龙原先估计的人数相去甚远。相反,纵使要承受压迫和凌辱,对抗困难和逆境,占领区里绝大部分巴勒斯坦人都无所畏惧,坚决不肯离弃家园,结果人口不减反增。如意算盘既已落空,沙龙似乎终于感到是时候要检讨过去的失误,因应时势在策略上作出适当的改变。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响应殖民计划的犹太人,大多都选择迁往生活环境和条件较佳的定居点。只有少数人会考虑往加沙这种长期受到严重治安问题困扰的地方生活。百多万巴勒斯坦贫民聚居在只有占领区总面积百分之三的土地上,要管好治安本来就已经相当困难。为了保护当地二十一个定居点内八千多名犹太人的安全,以色列政府更不得不长期虚耗大量军力和物资,并因此而经常遭到反对党及媒体抨击。沙龙当然明白政府不能长此以往承担这个沉重的包袱,故早有去掉负累的意思。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对以色列政府而言,加沙无论在政治、经济或宗教意义上,重要性都远远不及西岸或耶路撒冷,可以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在加沙问题上作出妥协,除了有助改善国际形象以及取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外,更重要的是增加手里的筹码,以换取美国在其它关键问题上支持以色列的立场。以色列的殖民政策与美国提出的中东和平路线图存在不少抵触和矛盾的地方;沙龙明显是希望借着在次要问题上稍作让步,为以色列争取更多讨价还价的本钱。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方面虽然对以色列撤出加沙的行动表示欢迎,并对实现中东和平会谈的前景审慎乐观;但依然强烈反对以色列继续在西岸及东耶路撒冷扩建定居点,强调以色列的殖民政策严重妨碍巴勒斯坦人立国,破坏了和平谈判的基础。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声言不会放弃争取主权,并敦促国际社会向以色列政府施压,要求立即停止掠夺属于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此际以巴双方的政要人物都忙于应付即将来临的大选,选战之后局势会有什么新的发展?我们仍要拭目以待。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