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在健身,修性方面的功能现已广为人知。甚至在西方,清晨有些公园也不少练习太极拳的人。这确实是太极,尤其是简化太极推广的成功之处。每项成功,必然隐含着某些遗憾。往往直到成功的喜悦消退以后, 这种缺憾才可能被人们认识,那时或许已经失去了弥补的机会。简化太极迅速普及推广的成功也不例外。太极拳本是一项搏击的武术,但是,它那精妙,神奇的攻防击技正是在“有益身心健康”的赞叹声中几乎被彻底的淹没了。如今,人们一说起太极,马上就会出现老翁、老太,弱男、病女悠然地翩翩群舞的形象。当中国少林功夫誉满环球时,如今太极拳本有的精湛击技却鲜为人知了。
太极只是一种体弱者康复之术的偏见,已使青壮年远离太极拳而去。在此,我不得不说,平时所见多数的所谓太极拳,因练习者不识太极技击的真谛,早已称不上太极拳而只能称为太极操了。这不禁使我怀念起张达泉先生与他的高足,戴英先生。希望由他们及其他前辈辛勤播下的太极拳技击种子还有茁壮成长的一天。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张达泉先生生于一八八九年,殁于一九六九年,享年八十。由于他并没有陈、杨、武、吴、孙五大太极流派的正宗血源关系。所以尽管当时被公认为太极拳的大师,在发扬太极搏击功能上作出巨大贡献的他,在渲染门派的当今,所承传的轻灵严谨的方架太极却很少被人提及,他的生平也少为人知,所以我以为很有抛砖引玉,缅怀他在太极拳领域中的杰出贡献的必要。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张达泉先生早年患有脑瘫引起的后遗症,软骨病,不便于行。幸与武林高手纪子修先生为邻改变了他的命运。纪子修曾是久经沙场的清朝守边大将,擅长岳氏散手以及紫砂掌,通臂拳,又曾从学于杨露禅是当时的太极名家之一。他对张十分同情,亲自手把手地教张达泉习武练功。因张好学勤练,不但摆脱了疾病的困扰,还练就一身武功。纪子修很少收徒,张达泉成为他的得意学生。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因为,纪子修与吴鉴泉的父亲吴全佑曾是同门兄弟,从学于杨式太极的创始人,杨露禅、杨班候父子,后来又与吴鉴泉一起向当时的太极名家宋书铭学拳。民国初年,太极拳名家许禹生在北京创办体育社,也曾聘请杨少侯、杨澄甫、吴鉴泉、纪子修等人为教员。所以,纪子修与吴家父子极为相熟。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张达泉也对吴鉴泉等人十分敬慕。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一九二二年,因纪子修的去世,当时还刚三十出头的张达泉,也就与吴鉴泉等人离散了。据说他自己也开过镖行。虽在河南道上小有名声,但总不及吴鉴泉等的显赫。有一次在京城,张达泉路上见到吴鉴泉,因自感形秽,将帽沿一压想躲开去。不料早已给吴鉴泉认出,并叫住他。问张为何要躲避他。张说自觉高攀不上。吴鉴泉原是热情之人,对张说,如果不在意就留下一起传拳。从此,张达泉与吴家便交往密切起来。有传说他拜师于吴门,因此而成为吴式太极拳的主要传播者之一。尤其是一九四二年,吴鉴泉去世之后,他由吴鉴泉的女婿马岳梁介绍到上海新星制药厂工作,业余继续推广吴式太极拳。从此他更挑起了上海传承吴式太极拳的大樑。获得一九五九年全运会太极拳冠军;一九六O 年全国武术运动会太极拳冠军;一九六三年十五单位武术暨射箭锦标赛太极拳冠军;一九六四年十九单位武术暨射箭锦标赛太极拳冠军的杨炳诚就是他的学生。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张达泉在上海中山公园教太极拳,可说桃李满天下,其中最喜爱的便是戴英先生。张达泉教拳之余,偶尔遇到了当时还不到二十岁的戴英先生。闲聊之间得知戴英患了肺结核,正在养病。张达泉见戴英面貌清秀,又温文尔雅,十分喜爱。有感于自己幼年染病,幸得纪子修教拳却病的经验,劝戴英习太极健身。两人有缘一说即合。从此,戴英便开始认真学习太极拳。因年青好学,在众师兄弟中进步最快,深得张达泉的喜爱,甚至有将女儿婚配于戴英之意。故而戴英可说尽得张达泉的真传。太极技艺日见长进,十多年间获得同门师兄弟的钦服。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文革大动荡后的一九六八年,关闭数年的公园重新开放,因张达泉已经年迈,便由戴英的师兄,又是他岳父的薛老师接替张达泉,继续传授太极的重任。当时,公园中各式太极的练习场子很多,但由张达泉学生们悉心讲解拳理、纠正拳架、尤其是戴英精湛的推手击技,他们主持的场地吸引了很多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投入习拳。以太极方架为体,推手为用,相辅相成,几乎是每日风雨无阻,寒暑如一。这个练习场地始终保持着最高的人气。尤其是每当星期天,更是吸引了从全市各个角落慕名而来的观众。戴英一个上午三、四小时,几乎不间断地与来访的拳友推手交流。为本场内的学员讲解与纠正拳架。他那轻灵快捷的身手,对手受击后激剧的蹦跳吸引了层层的围观人群。张达泉先生直到一九六九年八十高龄去世前不久,还不时地拄着枴杖,来关心指导青年习拳。在七、八十年代,星期天,上海中山公园戴英主持的吴式太极场地成为其他公园中少见的一大景观。特别可贵的是他们对太极园地的辛勤灌溉与付出完全是出于义务的。现在可说,戴英的学生遍佈世界各地。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戴英九十年代初,也在美国纽约传授太极多年,并多次表演了他非凡的定步与活步推手的身手,令观众惊叹不已。尤其是在纽约文教中心教拳时显现的四两拨千金的精湛推手功力,被连声称道为国宝级的人物。由于他深入浅出的讲解、演示,使不少人由此方知,太极不但是健身之术,更是中国既神奇,又可学的实用武术。可惜,就在戴英拿到美国永久居留证第一次回大陆探亲时,不幸在上海因病而逝。他终于未能实现去世界各地传授太极搏击之术的愿望,也未能满足世界各地学生的传拳邀约,成为不少人的遗憾。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由于张达泉与吴鉴泉又师又友的关系,虽张达泉感念吴鉴泉的照应,自认为吴们第子,而吴鉴泉始终以友待之,并未视之为徒。因此,至今未将张达泉正式列于吴氏师承关系之中,这却几乎有造成张达泉无意间被闲置于太极五大主要流派的传人之外,有被人遗忘的可能。现在我们可以大致地列出张达泉承传的太极方架师承关系为:杨露禅――纪子修――张达泉――戴英,我企盼着真正太极方架继承人的出现。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在太极几乎成为一种软体操,或到处冲斥着顶牛式的推手,少见四两拨千金,真正搏击精华的今日,要吸引健壮的青年投身太极拳活动,使太极重放搏击异彩,尤其在国外要让西方人全面认识太极拳健身与搏击的功能,需要多少张达泉、戴英那样的默默耕耘者啊。但他们在哪里?张达泉,戴英怎不值得人们思念呢?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戴英老师在纽约传授太极拳术或公开表演时,曾又些学员进行留照或摄像。希望有此影像资料的网友能贡献于大众,既有益于太极技击的普及,也是对张达泉、戴英等前辈的最好纪念。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我手中也有少许影像资料,但苦于无法上网。现先试送两张照片希望能成功上网。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链接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