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鸡巴文人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鸡巴文人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鸡巴文人 (803 reads)      时间: 2001-11-29 周四, 上午7:54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枭眼看人之十四:

鸡巴诗人宋之问

东海一枭

伟大领袖毛,生平瞧不起知识分子,斥为最无知的人,贬为臭老九,让他们上山下山,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有个道上的朋友,也有领袖之风,偶尔提及文人,必冠以鸡巴二字。

在任何时代,文人中都不缺为民请命者、以道自任者,不缺正气凛凛、傲骨嶙嶙者,他们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良心、元气和脊梁。然而,古今专制体制对文人独立人格的摧残,实在太厉害了,绝大多数文人,作为专制政体的附庸,只能是“文人缺钙古今同”,遂有“文人无行”之说。

初唐宋之问,就是这样的无行之尤、无耻之尤。

说起宋之问,可是大有来头,绝非余秋雨所嘲一个小诗人而已。据《旧唐书列传》:

“宋之问,虢州弘农人。父令文,有勇力,而工书,善属文。高宗时,为左骁卫郎将、东台详正学士。之问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初征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洛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易之兄弟雅爱其才,之问亦倾附焉。预修《三教珠英》,常扈从游宴。则天幸洛阳龙门,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则天以锦袍赐之。及之问诗成,则天称其词愈高,夺虬锦袍以赏之。 及易之等败,左迁泷州参军。未几,逃还,匿于洛阳人张仲之家。仲之与驸马都尉王同皎等谋杀武三思,之问令兄子发其事以自赎。及同皎等获罪,起之问为鸿胪主薄,由是深为义士所讥。 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择朝中文学之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等首膺其选,当时荣之。及典举,引拔后进,多知名者。寻转越州长史。 睿宗即位,以之问尝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中,赐死于徙所。之问再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布远近。友人武平一为之纂集,成十卷,传于代。 世人以之问父为三绝,之问以文词知名,弟之悌有勇力,之逊善书,议者云各得父

之一绝”。

出身于高干家庭,又在中央领导身边工作,且诗才超卓,诗名远播。坊间曾流传武则天守锦赐宋的故事:武后雅好诗文,一次游洛阳龙门,武后命群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交卷,武后赏赐锦袍。及宋之问《龙门应制》诗成,“文理兼美,左右称善”,武后就夺东方虬锦袍转赐给他。其诗才之高,可见一斑。

作为诗人,宋之问年轻时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诗,其时无能出其右者。”从《宋之问集》和《全唐诗》所收作品来看,他对当时体裁运用熟谙,也有不少佳作。如短歌《冬霄引·赠司马承桢》诉友情句:“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枯幽幽吟劲风。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七言古诗《明河篇》思征夫句;“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向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城都卖卜人。”五言绝句《送杜审言》表离别:“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皆清新真挚,点划入微。特别是五言长律《灵隐寺》绘胜景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可谓开盛唐气象。余秋雨谓此联为骆宾主所代作,不确。宋与骆原有来往,岂有相见不相识之理?

宋对诗歌的贡献,主要是在声律方面。《新唐书·宋之问传》说:

  “魏建安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全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5”。

  沈、宋两人关于诗律的言论,已无所见。在诗律上的贡献,并非他们制定一套格律,而在于从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形式格律的各种实践经验中,把已经成熟的形式,肯定下来,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为近体诗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自此以后,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界限有了更明确的划分。这的确是“词章改革之大机”(《诗薮》内篇卷四) ,称他为奠定律师体裁的宗师,当不为过。

然而,说到宋之问的人品,则不仅“小”之又“小”,而且卑劣,而且邪恶!

他一生无行无耻,有四件事,值得大书特书。

一是自荐当面首。

宋之问于武则天实际把持朝政之时上元二年进士及第,于武周时期充任文学侍从之臣,经常扈从武后朝会游乐,却未得到武后“特别关照”。为了得到奉宸内供奉一职,他献诗武后自荐,武后读后曰:“宋卿哪方面都好,就是听说他有口臭的毛病”。为何口臭与当内宸供奉之职有关呢。原来所谓内宸供奉,即“面首”,武后的专用鸭子也。据《资治通鉴》:“张易之为奉宸令-----太后又多选美少年为奉宸内供奉”。宋之问仪表堂堂,又名驰天下,后来还是如愿以偿了。凭诗和鸡巴受宠,称之为鸡巴诗人,不亦宜乎。

二是为二张持溺器。

张易之是面首之首,鸭子班长,武后晚年,“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资治通鉴》。宋之问为张易之、张昌宗辈端便壶之事,就发生在这段时间。清人徐士銮所辑《宋艳》书中曰:“此辈蝇营狗苟,谄事权奸,以求禄位,正如宋之问为二张持溺器,不复知世有羞耻事,遑顾千秋唾骂乎”。

三是杀甥夺诗。

宋的外甥刘希夷,也是一位诗人,与他是同年进士,作《白头吟》,内有两佳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牛人不同。宋之问十分喜欢,要求转让创作权,刘不答应,当舅舅的居然命人用“土囊”把外甥压死了。

此事今人看来十分荒唐,当时却也不奇怪。唐时以诗赋取士,各级领导包括国家领导人大都能诗,国诗受赏识而取得功名的例子层出不穷,宋之问自己就是凭借诗之大力,青云直上的。

四是告密卖友。

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二张,迎立中宗,宋之问因谄事二张,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他慕念昔荣,次牟春潜逃回洛阳,躲在王同皎家里。

王同皎,中宗之女安定公主附马,忠于唐室。不忍见武三思辈淫乱中宫,危害社稷,暗中联络了一批同道壮士,密谋除掉武三思。此事被宋之间知道后,指使侄子暗中向武三思告密,结果王同皎等斩首弃市,宋之问擢任鸿胪主簿。

张易之把持朝政,他谄事二张;太平公主弄权,他媚事太平;武三思主事,他投靠武三思,安乐公主得意,他依附安乐公主…,宋之问的一生,是蝇营狗苟百般钻营的一生,是唯名利唯荣华有奶便是娘的一生。他为了一已富贵,外甥可以杀,朋友可以卖,灵魂可以典押给魔鬼。然而,机关算尽,最后仍不免死于非命。李隆基拥立唐睿宗,以宋之问尝附二张及武三思诏流钦州,李隆基即位后,赐死于徙所,结束了他“贱如狗彘毒如蛇”的一生。

诗品与人品,多数时侯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宋之问就是。他写过一首诗《题老松》,其中有“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之句 丁聪在漫画“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下解释曰:

“此宋之问《题老松树》句也。宋之为人,附张易之,党武三思,卖友求荣,阿谀取容,清流之所不齿,士林之所不容,而居然以孤松自许,孤直自命,真所谓有不老实之人乃有不老实之言,有大不老实之人乃有大不老实之言。

  不老实之言有其征:大言溢美是也。颂人赞己,皆如是。百尺之松,能无寸枝?而之问言之,脸不变色,盖欲以溢美之辞掩狗彘之行也。观人之术,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当知大言之不足听也”。



东海一枭2001、11、28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2154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