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鄢烈山:用什么标尺来测度“现代化标志”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鄢烈山:用什么标尺来测度“现代化标志”
转贴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鄢烈山:用什么标尺来测度“现代化标志”
(298 reads)
时间:
2002-9-16 周一, 上午5:18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用什么标尺来测度“现代化标志”
鄢烈山
社会进步真快。曾几何时,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多少吨钢、多少吨粮;而今谁若再提这样的赶超口号就显得蠢蠢的,因为钢材多了要限产,粮食多了要压库,都是国家沉重的财政包袱。如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不是消耗性的钢粮类数目,而是看得见摸得著前可傲古人后可夸来者的“标志性建筑”。
不算全国性重点基本建设项目,不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仅以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为例: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九五”期间的国家级文化设施工程有7个,“十五”期间这类投资将出现新高潮,已知的有国家图书馆、故宫地库、中央歌剧院剧场、国家数字图书馆、新建中央电视台等;其中拟于2006年建成的国家博物馆,将在原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基础上扩充到20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梵蒂冈或卢浮宫。哇,真是气势恢弘,足以作为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标志!北京是如此大手笔,各地也不遑多让。杭州和长沙就一年内在同一城市各盖了两座性质相同的大剧院。珠三角的广州、东莞等城市也都把建大剧院提上了议事日程。如果抽空到全国各地走一走,不仅大城市,中小城市包括贫困地区的县城和乡镇也大都在搞“标志性”建设工程。好一派欣欣向荣的太平盛世景象!记得60年代曾流行一首歌叫《逛新城》,唱的是父女二人喜气洋洋地去看“拉萨新面貌”。那时候所惊喜的不过是“电线杆子行对行”之类;今天看起来简直不值一哂。
可是,这些所谓标志性建设工程,真的是繁荣兴旺民富国强社会进步的标志吗?
由于这些重大建设项目并未在是否应该立项上公开讨论(北京的大剧院、故宫地库两个项目在媒体有争议,那是在施工技术层面上;而据今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报道,“南水北调”这样牵动全国、预算投资5000多亿元比三峡工程还多的项目,也没有交付人大代表讨论、表决),我们很难听到质疑的声音。我隐约知道的,只有两位学者分别从城市化的成本和宪政赋权理论角度,提出过不同看法。一位说中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根本不应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北方特别是北京这样的城市大兴土木使人口越聚越多,造成供养困难,而应把建设重点放在上海等南方沿海地带。他举美国为例说,美国绝大部分人口就是高度聚居在水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的沿海的三大块地区:从华盛顿到波士顿,中间有个纽约,濒临大西洋;五大湖流域,有底特律、芝加哥、克里夫兰很多大城市,虽然是湖区,但是通大西洋,万吨轮可以进去,水资源充沛得不得了;还有一片是太平洋沿岸,从圣地亚哥到旧金山,中间有个大的洛杉矶。另一位说,按照现代宪政赋权理论:民选的人民代表应当代表本社区人群的利益;人民代表选出的地方政府不能不反映当地的民意,维护当地民众利益,因此,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分权是必然的。而我们现在仍在强化“全国一盘棋”思想,强化中央财政的汲取功能,通过平调的手段弱化地方政府(下级政府)的利益诉求。这种强化中央集权思路显然是停滞在计划经济时代。
理论性的东西我说不清,我所能想到的,在“直观”的层面是,“标志性”的工程纵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震烁千古,那也不一定是民主富强的标志。秦始皇给我们留下的宏伟的标志性建设,不算搞“车同轨”在全国修的“驰道”(当年水平的高速公路),不算项羽烧掉的留在杜牧辞赋中的阿房宫建筑群,仍有万里长城、秦始皇陵殉葬的兵马俑。以当时的人力财力即生产力发展水平,其规模之浩大壮观,我们今天岂能望其项背?然而,“坑灰未冷山东乱”,秦始皇的万世基业不免二世而亡,为天下笑。
当然,秦始皇也为一些英雄豪杰所赞赏。比如明末大思想家李贽就称赞他为“千古一帝”(虽然不是赞赏他的建设工程而是肯定他一统天下的业绩)。他运用的是“事功”标准,针砭的是只会喋喋不休侈谈仁义道德的理学家。到了当代,毛泽东自称为“马克思+秦始皇”,他运用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所重是“社会效果”,这与李贽的“事功”观有相通之处。据说只要推动了历史发展就是有进步意义的,应当肯定的,反之就是反动的,应当批判的而不管历史人物的道德动机及手段是善是恶。
这当然是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的一种标尺,据说恶(贪欲与暴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原动力哩。这是为强者如秦始皇所欢迎的尺度。但是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有另一种尺度,即弱势者如孟姜女的尺度。这后一种尺度是道德价值的尺度,在中国古代是谓“仁政”的理想主义;在当代世界叫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权之类。随著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后一种尺度显然在全世界全人类占了上风。想当年彼得大帝在一块荒地野滩上兴建无比辉煌的现代城市圣彼得堡,可以采用铁腕手段,将全国的贵族扣作人质榨钱,将全国的工匠圈禁在此地施工,他仍不失为俄国的千古一帝;今日的“沙皇”普京他敢吗?想那英国搞原始积累,圈地时听任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羊吃人”;今日全国到处是“破破烂烂”的旧房,梅杰首相搞了个“千年大厦”新工程,经营不景气破产,还得向全国纳税人道歉。世道真是大变样了!这是因为人们评价英雄豪杰历史功过的标准变了,拒绝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利益的有社会达尔文主义之嫌的“唯生产力”标准评价社会发展。人,当代千千万万的民众的福利,才是至上的评价标准。
用这个标准(人道主义的人本主义的人权的标准)来测度,我们是应该藏富于民,使幼有所育(至少不挨饿不失学)、老有所养(做不到使老农“斑白不负载于途”,起码免掉他们的人头税费),还是应该优先搞动辄耗资上亿的标志性建设工程(又叫“形象工程”),还用多问吗?
(写完这篇文章后在6月19日《南方都市报》读到转载自《襄樊晚报》的一篇报道:
湖北南漳县21岁的女教师叶渊,曾考上县一中因为家贫改读了襄樊师范学校;毕业后不知何人不让她按规定进入教师编制,交了7000元上岗费到报信中心小学任教,每月200多元的工资已有5个月被拖欠。教导主任安排她代音乐课,她提出自己嗓音不好,除音乐外,别的任何课都可以接受;校长因此在教师会议不指名骂她“命贱”,不愿“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领导就走人;而“走”人是取不回7000元上岗费的……走投无路的她服毒身亡。
读了这篇报道,我的心一片惨然。再辉煌的建设工程,矗立于这样的社会背景里,在我眼中都黯然失色了。)
《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2961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