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陈水扁先生的台湾文化论小议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陈水扁先生的台湾文化论小议
俞力工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陈水扁先生的台湾文化论小议
(603 reads)
时间:
2002-8-30 周五, 下午8:10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陈水扁先生的台湾文化论小议
陈水扁先生在就职演说中强调“不管是地方文化、庶民文化或者精致文化,
都是台湾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台湾因为特殊的历史与地理缘故,蕴含了最丰美多
样的文化元素…我们必须敞开心胸,包容尊重,让多元族群与不同地域的文化相
互感通,让立足台湾的本土文化与华人文化、世界文化自然接轨,创造‘文化台
湾、世纪维新’的新格局”。
凡对台湾社会稍有接触和了解者,多会同意台湾固然有福尔摩沙的美称,但
文化中却找不出丁点西班牙、葡萄牙的痕迹,甚至原居民(山地人)的最本土文
化除了少数观光区和博物馆之外也基本荡然无存。日本虽为贯彻其皇民教育苦心
把台湾经营了半个世纪,出人意表的是,光复后不到30年,整个日本文化影响迅
即萎缩到中国人的肚量所允许的地步-日本料理店;当前年轻一代如陈水扁对日
本文化的了解恐怕不会多于同辈的上海人,真正有“资格”谈论日本文化的惟剩
下当年直接受过日本“文化熏陶”的与李登辉同辈的老人。中国人一向不是个爱
受传统束缚的民族,以至于传统文化消逝速度远快于物种的灭亡,这方面,台湾
人既是中国人,当然也不可能创造什么新格局。
谈及地方文化、庶民文化或者精致文化,大体上不外乎宗教、民俗、游艺、
节庆、琴(音乐)、棋、书、画、篆刻、剪纸、建筑、家具、园艺、服饰、刺绣、
陶瓷、漆器、传统医药、京剧、歌仔戏、皮影戏、偶戏(三者均由19世纪自闽、
粤传到台湾。偶戏则包括傀儡、布袋、皮影戏)、舞蹈、武术、饮(茶艺)、食、
文学等等。试问陈水扁先生,“台湾民粹主义者”除了能够把台湾地方话(闽南
语)夹杂在国语(普通话)之中而号称它为“乡土文学”,和把本地小菜、路摊
小吃推进观光饭店而号称为“台菜”之外,究竟有何台湾的“独到”(小吃会大
钞)之处?!顺便值得强调的是,“乡土文学”要想超越本地范围已是困难重重
,更遑论与大陆和国际社会接轨?!至于硬把小菜、小吃推上“大雅之堂”,就
像是以为靠中国散文小品就可在国际文坛上与长篇巨著竞争一席之地,更加是土
气、幼稚到荒谬绝伦的地步。严格说来,在台湾真正的多元文化,只能是指二战
结束后欧美文化对台湾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与变化。然而即便如此,这个全球
普遍现象似乎并非台湾所能“专美”,这方面只消观察一下深圳、广州、北京、
上海等地几年之间的深刻变化就知陈水扁所言有过分夸大和井低蛙之嫌。
近代史里,尤其从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以来,不断出现无限夸大本群体的“最
丰美”的文化优越性及历史使命的运动。以德国纳粹为例,更是一度把德意志民
族美化到极其神秘的地步,也就因为如此,德国遭到前所未有的惨败和羞辱。经
社会学界的总结,“民粹主义者”之所以如此,主要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客视野狭
隘又拘泥于小格局,以至于无论如何高攀不上全球战略的大棋盘。
2000年5月25日于奥地利
原载 俞力工专栏 | 网墨专辑 | 万维读者网络 |
www.clibrary.com/column
http://
>Link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5054 seconds ] :: [ 21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