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导火日苏战争 - 西安事变前张、共、蒋关系探密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导火日苏战争 - 西安事变前张、共、蒋关系探密   
QS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导火日苏战争 - 西安事变前张、共、蒋关系探密 (723 reads)      时间: 2002-8-29 周四, 上午1:0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给《国风》写专栏,刚刚将一篇旧文改了改,大幅扩充

增写。现将增写的几段贴在这里。全文可见《国风》的

夜读拾零”。网址是:

http://www.folkwind.com/qiushi/qiushi.htm



=================================================

西安事变前张、共、蒋关系探密(节录)



秋实





可以说,张学良加速联共并走上反蒋道路,与他发现蒋介石暗

中通共不无关系。那么,蒋介石为何要联共呢?蒋介石联共,

虽然同样也是始于联苏,但他显然有着极为不同的多重打算。



首先一重打算,乃是为将来的中苏军事同盟消除隐患。大约从

1935年10月开始,蒋介石及南京中央要员,接连同苏联驻华大

使就两国合作互助问题进行谈判,力争苏联援助中国抵制日本

的进一步侵略。谈判中蒋介石首次表示,愿意政治解决共产党

问题。



1935年12月19日,蒋介石会晤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得知苏联

政府已经同意与中国政府缔结军事互助条约,同时又得到消息

说,莫斯科的中共代表团曾发表声明,放弃笼统反对国民党和

国民政府的政策。蒋估计苏联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已决定支持

他统一中国,俾使中国能全力抗日。于是他立即派驻苏武官邓

文仪前往莫斯科找中共代表团谈判,同时秘密派陈立夫,化名

李融情,携俄文秘书张冲,化名江淮南,坐船去欧洲赶往柏林,

准备与苏联直接交涉两国军事合作。



蒋介石急于政治解决中共问题,主要从中苏军事结盟上着想。

无论他能否消灭国内共产党,对于远在苏联的中共组织,总是

鞭长莫及。倘若不能将中共纳入政府控制之下,将来一旦中日

之战爆发,苏联军队根据条约进入中国作战,中共人员随之而

来,在苏军庇护下处处建立政权,岂非拒狼引虎?因此,政治

解决中共问题,为中苏军事结盟之必不可少的前提。



然而蒋介石不久即发现,苏联方面其实并无支持他政治解决中

共问题的想法。1936年1月22日,蒋介石会见鲍格莫洛夫,再

三要求苏联政府对中共施加压力,支持他统一中国的努力,以

取得中国政府的信任。但鲍格莫洛夫明确表示,苏联与中共毫

无关系。国共冲突是中国内政,苏联绝不会充当调解人的角色。

蒋介石反复劝说长达80分钟,全无结果。



第二天,蒋介石致电邓文仪,要他立即停止与莫斯科中共代表

团谈判;并致电陈立夫、张冲,命其中止与苏联秘密谈判的计

划,立即回国。





◇ 导火日苏战争



苏联意图叵测,蒋介石遂决定依靠自己,先在国内解决中共问

题,然后再视情况与苏联谈判条约。他的打算,军事围剿与政

治谈判两手抓。军事围剿由张学良负责。政治谈判方面,与中

共的接触,除了前面提到的董健吾、张子华这条线以外,陈立

夫还秉承蒋介石旨意,放出了另一条线。



这另一条线就是,国民党方面以铁道部政务次长曾养甫、浙赣

铁道理事会秘书谌小岑为代表,共产党方面以刘少奇领导下中

共北方局的周小舟、吕振羽为代表,从1936年3月到8月,双方

在北平、南京进行了多次谈判。



在所有这些谈判中,蒋介石提出的中心要求不外乎两条:其一,

苏维埃改制----取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个不伦不类的国中之

国;其二,红军改编----实现全国军队的统一指挥。在此前提

下国民政府保证停止进攻红军,释放共产党等政治犯,武装民

众、一致抗日,并可满足其他政治要求。



1936年2月底董健吾和张子华到陕北时,中共中央首次了解到

蒋介石的这个迅息。但他们认为,此两项要求的实质,是“取

消苏维埃红军,纳入三民主义的轨道,引进共产党代表于国民

大会,在共赴国难口号下取消苏维埃制度与暴动政策,接受南

京节制,以最后瓦解红军”,因而不能接受。他们主张抗日必

先讨蒋,彻底否定南京国民政府法统,另行召开“抗日救国代

表大会”,成立国防政府。国共双方显然毫无交集。



到了5月,红军以抗日为名、实则以扩地、扩人、筹款为目标的

东征山西作战受挫。谈判中周小舟要求停止进攻山西红军。5月

15日,曾养甫在答复中,代表国民政府提出了让步最大的四项

主张:



“一、停战自属目前迫切之要求,最好陕北红军

经宁夏趋察绥外蒙之边境。其他游击队,则交由

国民革命军改编。



二、国防政府应就现国民政府改组,加入抗日分

子,肃清汉奸。



三、对日实行宣战时,全国武装抗日队伍自当统

一编制。



四、希望党的领袖来京共负政治上的责任,并促

进联俄。”



这四条中,蒋介石实际上等于放弃了他一向坚持的两个前提条件:

苏维埃改制和红军改编。只要红军主力能够北上察绥外蒙边境展

开抗日,则改制和改编,无不可以延后解决。南京方面甚至愿意

在苏维埃改制和红军改编之前,先行改组国民政府。



由此,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蒋介石联共的另一重目的。这就是利用

红军之手,将日军进攻的矛头引向北面,引向外蒙,最终引向苏

联。



早在1934年,蒋介石就注意到,日本军方一直有“北进”与“南

侵”之争,而他判断“北进攻苏”的可能性为最大。蒋介石估计,

日苏必有一战,而且苏联很可能先动手,出动空军轰炸日本及满

洲的日军基地。1934年4月,他与汪精卫、黄郛研究形势时曾说:



“余料第二次日俄之战,如倭寇内部之文武主张

不能一致,则一年以后,俄必先取攻势,一空

军作战。如不先下手,则其海孙威与伯力先为

倭寇轰炸毁灭,乃俄寇东方根据地全失,不能

不退贝嘉湖以西,则成持久之局,此俄所不为

也。故俄先必轰毁日本与东北倭寇之根据地,

一行先着。且第一次日俄之战,日乃不宣而战,

故俄国东方海军全灭,为日所算,而此次开战,

则俄决不肯蹈此覆辙而左以待寇也。”[《蒋介

石日记(原稿本)》1934年4月12日]



基于这一判断,从1934年到1935年,蒋介石的对日政策,一方面坚

决抵制日本方面与中国建立“攻守同盟”,经济提携,共同防共实

则防苏等等要求,维护中国的中立地位;另一方面则尽量避免对日

开战,实行谅解、和缓,消除日本对中国戒心,从而促进日苏冲突。

总之,既不得罪苏联,又不与日本开衅,最好让他们两方火拼,中

国得免于难,而且可借机火中取栗,趁日本之败,收回东三省。



然而形势发展不如所愿。日本对华侵略,丝毫不因其有攻苏企图而

减弱。1935年,日军在华北不断制造事件,步步蚕食,分离华北的

野心凸显。蒋介石意识到,日本至少是要先控制中国,再去对付苏

联。看来中日之间,终须一战了。



于是,在1935年11月国民党五全大会上,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最

后关头”讲话。次年7月,蒋介石更阐明最后关头的含义,这就是

决不订立任何侵害领土主权的协定。假如有人强迫我们承认伪满洲

国,或强迫造成进一步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局面,就是我们不能容

忍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后牺牲的时候。换言之,中国已决定不再对

侵略退让。



正是在此背景下,蒋介石积极谋求与苏联缔结秘密军事协定。不料

此举受阻于中共问题,竟无疾而终。到1936年5月,他注意到日本

与德国缔结了针对苏联的防共协定,也注意到苏联与外蒙刚刚订立

了互助条约,苏联必欲保护外蒙不受日本进攻的企图已经毕现。同

时也有情报表明,日本将首先在内蒙或外蒙有所异动。蒋介石又产

生了迫使中共去外蒙边境展开抗日,主动挑起日苏战争的想法。





◇ 乾坤一掷为哪般?



然而蒋介石这种一箭数雕的如意算盘,算计不了极端精明的中共。

他那四项条件辗转送到陕北,已经到了六月中。这时中共已经与张

学良打得火热。割据西北的所谓西北大联合计划,已在紧锣密鼓进

行。两广事件也正好爆发,蒋介石顾此失彼,正是反蒋的天赐良机。

很自然,毛泽东对蒋的条件嗤之以鼻,绝不上钩。6月28日,毛泽

东致彭德怀一电,说得一针见血:



“南京以铁道部次长曾养甫出面答复我们的信

已收到,满纸联合抗日,实则拒绝我们的条件,

希望红军出察绥外蒙边境,导火日苏战争。”

[见《毛泽东年谱(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554页]



从理论上讲,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只是莫斯科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理所当然以苏联利益为第一优先。“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喊出的

最响亮口号,就是“武装保卫苏联”。他们在中国不断高喊抗战,

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中国对日本开战,换取苏联的安全,以保卫

这个“工人阶级的祖国”不遭受战祸。到陕北后,红军更把抗日口

号喊得震天响,但他们计划出兵去“抗日”的地方,除了没有日本

人的山西,就是靠南的河北河南。



正是因为此点,苏联一面压迫中共放弃反蒋政策,以期中国能够集

中全力联合抗日;一面又准备大力援助红军物资与武器,不想让红

军被蒋介石吃掉,甚至支持红军在西北立足。苏联人很清楚,一旦

有事,真正可以从背后牵制日军,将战火引向中国的,也只有中共

红军这支嫡系力量了。



不过话说回来,红军的这种作为,不能说完全出于共产国际的意识

形态,更多地还是出于自身求生存求发展的本能考虑。察绥外蒙边

境,地广人稀,不适合建立根据地,也没有多少余地可以招兵买马

扩大武装。在毛泽东等人眼中,建立根据地,并扩大武装,显然要

比抗日更为重要。从生存及发展角度着眼,要他们接受出兵察绥外

蒙边境去展开抗日的条件,绝无可能。



中共既不肯出兵察绥抗日,又不肯在苏维埃改制和红军改编问题上

进一步妥协;而且进入10月以后,还纠集大军,要夺取宁夏,打开

与苏联通路。此举显然为蒋介石所深忌。西北地位至关紧要,中日

一旦开战,沿海必被日军封锁,西北交通线几乎成了中国接受国际

援助的唯一通道,蒋介石非掌握不可,万万不能落入中共手中。



蒋介石计划用东、南、西三面合围陕北的办法,将红军赶到外蒙边

境去。10月下旬 蒋介石对冯玉祥说,关于同中共关系问题,他已

考虑很久。问题主要有三点:(1) “人的问题,这好解决,从前大

家在一桌子吃饭,一屋子开会,现在变成对打的冤家”,“如妥协

成功,仍在一起对外,并无不可”。(2) 党的问题,“这好办,待

我们实行宪政,各党派都可参政,共党当然不能例外”。(3) 军队

问题,“这是最不易解决的问题,谁敢去领导他们的军队呢?何况

现在他们不答应改编,我想还是送他们到外蒙古去吧!”他希望冯

五祥和其他人能够想到办法,使红军“能够服从统一与服从领导”,

否则只有将红军赶到外蒙去。



至11月,蒋介石双管齐下。一面命陈立夫与潘汉年举行谈判,谋求

政治解决途径;一面催逼西北剿共部队节节推进,加强军事攻势,

给红军造成了极大困难。然而,红军即使在危急情况下,也没有向

北逃向外蒙边境的计划。正相反,他们为应付万一而准备的第二次

长征方案,却是分头转移到河南等地,谋求建立新的根据地。



当此紧张关头,绥远抗战突然爆发,很快把蒋介石的注意力从剿共

战场上调开了。1936年11月14日,华北日军支持伪蒙军政府,向绥

远国军展开了进攻。事发后第三天,蒋介石亲赴太原坐镇指挥,始

有轰动一时的百灵庙大捷。此后蒋数电阎锡山,力主派70架飞机轰

炸伪蒙重镇。除了令中央军两个师参战之外,还调集大批中央军北

上,不惜扩大战事,放手大打。



当时山西阎锡山、徐永昌都担心“有惹起中日正式战争可能”,蒋

介石说别怕,根据外交部得自东京的情报,日本海、陆两省并无决

裂迹象,军部也无决绝的动静,且军界要人都主慎重,不赞成绥东

发动。这个时候我们在北面放手大打,不仅可收复被日军傀儡盘踞

的绥察地区,亦且正好可以显示力量和决心,使华北日军收敛一下

其独断独行、肆意妄为的侵华势头。



张学良正想方设法要把红军留在西北,以实现他联苏自立的计划。

绥远抗战给了他一个难得机会。张学良数次面见蒋介石,请求调东

北军去晋绥参加对日作战。此举不但可以使得对中共陕北之围自然

瓦解,而且还可实现他盼望以久的立即对日全面开战局面。



但是山西省主席徐永昌却不愿意东北军来,他说:“东北军战力薄

弱,而军纪太坏,若久戍而敌不至,失尽民心,是用之则所得不偿

所失。”蒋介石也认为张学良缺乏最后五分种之毅力,不允所求。

然而张学良却一再请求。12月2日,他亲赴洛阳向蒋介石哭谏,甚

至出以要挟,声言东北军群情激荡,必欲援绥,否则将难驾驭,并

生不测之变乱。



东北军军心不稳,后方随时有变乱可能,这动摇了蒋介石在绥远战

场放手大打的决心。他决定暂时收缩绥远战局,全力巩固后方,以

免“剿赤之举,功亏一篑”。于是他将原拟入绥抗战的中央大军,

转调陕甘,加紧剿共,同时亲自于12月4日赶赴西安,坐镇督剿。



张学良以东北军军心不稳相威胁,本想发动对日战争为中共解困,

岂料弄巧成拙,反招来更多大军围剿,红军岌岌可危。而蒋介石不

仅源源调中央军入陕,更似有调东北军离开西北的意图。如此一来,

张经营多时的西北自立图谋,眼看就要毁于一旦。



这时的张学良,对他意想中的苏联支持,以及随之而来的各地实力

派响应,均抱有相当信心。此时不搏,更待何时?于是,他断然作

乾坤一掷,就在1936年12月12日凌晨,扣留蒋介石,发动了西安事

变。




http://www.folkwind.com/qiushi/qiushi.htm >乾坤一掷为哪般?----西安事变前张、共、蒋关系探密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4055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