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圣经里的长子与中国知识分子(一)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圣经里的长子与中国知识分子(一)
新鬼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圣经里的长子与中国知识分子(一)
(355 reads)
时间:
2002-7-27 周六, 上午9:59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年轻一代对“长子”一词缺乏体验,因为独生子们从小跟着父母长大、行为直
接受父母的影响。然而在多子女家庭里,弟妹们从小跟长兄玩家家、受长兄保护;
到了上学年龄,则以兄长为师--由此形成的“悌”的伦理关系具普遍意义,犹太
民族亦有类似说法。因此古人教子总是从长子着手,让长子照规矩教导弟妹、做弟
妹榜样,使孩子们日后易于融入社会,得心应手扮演不同角色。因为这缘故,长兄
对弟妹的影响力往往超过父母。
长子在家中地位次于父亲;于宗族,称族长;于一国,犹太人的父神乃耶和华,其
“长子”乃是受祭司职的利未人(民数3:44),在各支派中从事信仰、礼仪、
断案、教育、记述工作。士师结束后,犹太人的政统归于犹大支派的大卫后裔;而
利未支派则沿袭法统,由祭司和先知一起主持膏王典礼,并依照神的旨意监督、制
衡王权(撒母耳下12:1-15)。这是最早的三权分立:先知代表道统,即立
法权力机构(立法院或国会);祭司主持法统,即司法权力机构(最高法院);王
权则是政府机构,在政统主导下行使权力,由先知与祭司授权、监督。
华夏传统的父神理念,乃庖牺氏八卦的太极,申明万物由来于同一造物主。庖牺氏
因此称王天下(见系辞下传一),而夏、商两代(尧、舜、禹、汤)称父神为“上
帝”乃是与地上的“尧帝”相比拟(见尚书)。后来偶像流行,文王为统一视听而
重修八卦,来个乾坤大挪移,以“天”指实父神。孔子随从周制继承“天”的内涵,
取义至高、至大、至诚、至善。孔子以前中国政教合一,三代帝王兼任天子与“长
子”;以顺天从命为至孝(礼记祭义:天子有善让德于天;士庶人有善本诸父母),
教化百姓为至悌,在上苍面前代表全体国民。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表明当时的天子、诸侯、卿大夫阶级已被上天厌弃,官方再也
无法维持道统与政统的合法性(七百年不见王者)。于是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比
庶人地位高一点的“士”就从底层冒起,并以继承华夏道统为己命,借着自身的道
德与学识的优势,争夺“长子”地位。经数百年论战,孔门儒生终于成了华夏道统
的公认传人,其神圣天职包括界定天子名分、论断天子天命,身体力行实践周礼规
范、为社会树立榜样,等等。中国社会的道统与政统从此开始分离。
华夏“长子”的权威来源:一)此道统有出处、可理喻,乃承天传统一如犹太律法。
它既不是出于王侯的意志,也不是出于人民的意志,因此它的精神实质不容篡改歪
曲。
二)孔子继承华夏道统的合法性在于他对传统的“述而不作”:他所继承的全是古
制而不是自己的创作。三)孔子对经典比如《易经》阐释的合法性,在于阐释方式
的理性及其内容本身之合乎道义。也就是说,实践理性面前孔子的言论经得起考验;
在事实面前他的说法可证实、可证伪,而不是出于谜信。四)此道统乃全民福祉所
依,它的主旨是规范、监督王侯,使百姓免遭王权的奴役、兵灾的涂炭。孔子与孟
子的正直言行为后人树立了鲜活的榜样。五)此道统以道义启蒙百姓、教化四夷;
立国、行政以去兵、免刑为宗旨,为人群创造和祥人文环境、使人性趋向文明。启
蒙、教化既不是通过立法途径强制皈依,也不是运用行政手段去威压不信或后进,
而是教与学的两厢情愿,是诚挚的师表与学生的悦意进取、学习。
(待续)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459596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