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向樊弓先生公开道歉(可否请斑竹收入导读?谢谢)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向樊弓先生公开道歉(可否请斑竹收入导读?谢谢)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向樊弓先生公开道歉(可否请斑竹收入导读?谢谢) (871 reads)      时间: 2002-6-29 周六, 上午4:54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在楼下和樊先生的争论帖子中,说了这么一段话:



<<最让我鄙视的是你说了话居然不承认,还要倒打一耙。

你在说道甫登场便广撒名片,说自己是教授,出版了

上百万字的第一流专业文字,你太太比你还厉害,所以

你很怕她,连上网都要装成是干专业活。我后来把这些

话兜出来,你居然矢口否认,还要说我造谣!>>



这段话完全不符合事实,完全是我的误会和偏见造成的错误。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扫荡”之初,我在答格先生的一个跟帖里说:



<<例如樊教授的“五招”帖,开头便详细介绍他是教

授,在国外发表了上百万字的专业著作等等,我到今

天也不知道那些事跟他和我的争论有什么相干。>>



这话严重失实,其实樊先生的那些话并未写在<五招>中,是我记错了。而且就是那些话的内容我的记忆也不准确(请参看下面所引樊先生的回应)。此帖贴出后,樊先生写了个<芦笛先生请进>的帖子,说:



<<先生在《谢谢格先生》(http://www.hjclub.com/TextBody/37383.asp)

中提到在下《五招》文章,与事实完全不符。《五招》在

奸坛存有,先生可以查证。你不爱看我的文章固然值得遗

憾。但是你提到我的旧文时,请务必尊重原文。 >>



我看见此帖后很生气,认为樊先生曲指我造谣,完全忽略了他的意思其实并不是否认说过那些话,而是说那些话并没写在<五招>中。当然我毕竟是靠记忆,吃不准到底是在<五招>中还是在别的帖子里说了那些话,于是便作了讽刺的回答:





<<我记得,你首次在说道向我发难时,曾说,你芦笛说自己

在网上写了上百万第一流文字,我是数学教授,在国外出版

了上百万字第一流的专著和论文。当网友跟帖喝彩时,你还

说,我不敢再说了,再说要暴露自己的身份了。这些话我记

得牢牢的,就是想编造也没那个能耐。试问如果不是你自己

介绍,这网上的“烦叫兽”之称从何而来?记得那是你在和

我第一次争论的文章中写的话,可奇怪的是以后你再次把<五

招>贴出来时,那些自我介绍的话却不见了。这里的可能有两

种,一是你自己也觉得无聊,把那些话删去了。二是你那些

话其实是写在另外一个帖子里,并不是在<五招>中。



虽然这第二个可能性不大,因为我记得你和我那时就过了两

招,你的第一个帖子是<“哗众取宠”可以休矣>的跟贴,跟

在我答大贼的帖子后面。第二帖便是<五招>帖,我写了<樊

先生误会了>你便再没回答,但尽管如此,为了表示尊重,我

这里假设你那些话是写在别的帖子里,为此声明如下:



樊弓先生曾在与我争论伊始,即不厌其详地介绍他是数学教

授,在海外出版了上百万字的第一流专业著述,但我记性不

好,把这些话记成是写在<芦笛先生的五招>中,“与事实完

全不符”,在此向樊先生和读者郑重道歉,希望读者们去垃

圾库里看<谢谢格先生>时注意,樊先生的那些话其实不是写

在后来贴出的<五招>帖中,谢谢!>>





樊先生看了那帖后作了回应:





<<既然你芦先生一定要强词夺理,那我只能再澄清一遍。

我从来就没有在跟芦笛“发难”的文字中自称教授。不

错,我说过我的“几十万字”的数学文章(不是你“记

得”的几百万)。可惜是说给马悲鸣的,跟向芦笛“发

难”毫无关系。我樊弓在网上贴过的话,从来就没“赖”

过,也毫无“赖”的必要。



“几十万字”出自《樊弓论六四模拟法庭,兼劝马悲鸣

君》:“马先生之“有才气”一夸,老樊真有点收宠若

惊。我还真记不得此生有没有过别人说这种话给老樊听。

细细一想,在下虽没有芦笛先生发表数十万字一流政论

文章的成就。在世界准一流的数学研究期刊上也是发表

过数十万字的论证文章,写过几本专著的。…因此才气

不敢说有,笨蛋绝对不是。”



网友称我“烦叫兽”出自《戏侃马克思主义》。我在里

面申明不是文科出身。并时常用“本教授”调侃。芦先

生你说,我那两篇文章跟你芦先生有什么关系?



芦先生以论战高手自居,何必要用张冠李戴断章取义的

方式行事?



《五招》、《六四法庭》和《戏侃》流传甚广,不是我

可以随便改动的。奸坛上的《五招》还根本就不是我贴

的。芦先生歪曲原文被抓了个正着,居然可以反诬樊某

改动。先生还有第六招,我倒是今天才发现。>>





遗憾的是,我答樊的帖子贴出后就被移到全版去了,于是我便根本就没看见樊先生的这个跟帖,心里先入为主,觉得这人说了话还要赖掉,曲指别人造谣。这个印象便从此扎下了根。但另一方面,因为毕竟是记忆,我自己确实吃不准是不是在“五招”中看到的,便仔细回想了当时的经过。所以后来大贼提出此事来时,我便在答他的帖子中把回忆过程写了下来:





<<关于你说的名片问题,我至今认为我没有记错。樊先生

的<戏侃>系列,我其实连一篇都没看过,不可能看见里面

塞的名片。这只是因为我个人对马教的清理早就在青年时

代完成了,现在已无兴趣再去看此类文章,并不是影射别

的什么。我看过的樊先生的全部帖子都是在<说道>上,名

单如下:



1、跟帖<“哗众取宠”可以休矣>,我当即作了客气的跟

帖答复。



2、 文章<芦笛先生的五招>以及读者的大量跟帖,包括老

马老碑都在内。樊先生作了回应。



我匆匆看了那篇文章,写了<樊先生误会了>,并修书一封

给老马,抗议他说樊先生是“又一个芦笛”。我说,你这

么说,在你认为是恭维,在别人很可能认为是羞辱。你要

夸奖别人就夸奖得了,把我扯进去干什么?老马自然不认

错,来信和我强辩了一通,我也便一笑了之。



3、 由<五招>引出来的老马和樊先生的过招。具体是多少

帖子我记不得了。只记得樊先生提了几个定律,其中有一

条是人过了四十岁便丧失了发现定理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条似乎是不要去挑战人家早已证明了的东西,并举了当

年他在国内教书时有个业余爱好者来找他看自己某个数学

问题的证明(具体是什么记不得了)的例子。老马作了回答,

那帖子是我见过的他写得最有条理的玩意。樊先生原来对

马的态度颇为凶恶,但老马一直对他赞不绝口,樊先生最

后的态度也就软化了。



4、 我再次贴出<真话的力量>,樊先生贴文质疑我对张爱

培和张宁是撒谎的说法,文章题目我记不住了。我当即连

夜写了<欣见樊先生始开观点争论之风>,对他的质疑做了

回答。



5、 樊先生对我的回应之回应,题目同样记不得了。只记

得那文章里对我颇有恭维之词,也有中肯的批评。我没回

应,但牢牢记住了他的批评。记得他说我文章中时时流露

出“文人相轻”的话,让人看到那儿颇为扫兴。我深以为

然。以前在文章中确实时时流露出对某些我认为是浪得虚

名的人的轻薄态度,包括严家其在内。记得有次此公竟然

一本正经地宣称,他现在发现老毛说老邓是走资派、中国

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等有一定道理,云云。就是因为我

看了这些高论,才常常会在文中流露出那种鄙视的态度来。

后来整理<盲人摸象>时,我就把这些轻薄话语删去了。



同样地,在<答愚夫>文中,我对论敌作了大量讪笑。有趣

的是,因为我的批驳对象不得人心,没有一个人指出这方

面的问题来。老虫还把它列成我的代表作。那篇文章我并

不以为写得好,但因为似乎反应好,所以此次收入了集中,

把那些轻薄话语统统删去了。这件事说明,如果我轻薄严

家其,就要引起有识论者的不满,但我如果轻薄观点相反

的人,则无人发现有问题,说明“观点第一”似乎已经成

了我们看文章的标准,由此很容易导致党同伐异。



6、 我在说道上和安先生发生冲突,樊先生再次贴出<五招>,

这次我仔细看了那篇文章并以此为依据,写了<试接>。



以上就是我看过的全部樊文。很明显,我引用的那些话不

在第一、第四、第五、第六个帖子中,只会在第二或第三

中。但因为“出版了上百万第一流专业文字”是针对“你

芦笛自称在网上推出上百万第一流文字”而来的,我只能

认为那些话是在和我正式过招的第二个帖子即<五招>的初

稿中。当然可能我记错了。但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我并没

有生安白造地编出一些话来。



说这些事,唯一的目的是想说明我没有造谣。我的错误,

是不该用这些无关的事去嘲笑、刺痛樊先生。这是我一贯

的轻薄的劣根性发作,因此而伤害了樊先生。我在此再次

向他诚恳道歉。>>





这里我说得很明白,我还是认为他不承认那些话,却还反诬我造谣。我的错误只在于不该去用那些无关的事去嘲笑刺痛他。如果我看见他那个说明真相的帖子,这先入为主的成见也就不至于牢不可破。正因为如此,这偏见到后来又发作出来,变成了此文开头引的那段话。在樊先生看来,在他说明了情况后我还要坚持认为他“抵赖”,当然只能

理解为我出于恶意撒谎。如果他坚持这种理解,我也是咎由自取,因为我太相信自己的记忆,而且居然在帖子被移后不到全版去找樊先生的回帖看。这其实是对辩论对手的轻视。



难得的是,樊先生完全有理由根据上面的帖子公开向我问罪,相反,他通过私人通信向我作了交涉,把上面这些帖子寄来给我看。他这种明智而宽宏的作法使我觉得非常感动和惭愧。



本人谨此声明,我过去就此事说的话包括了三个错误:第一,有关樊先生的私人信息没有写在<五招>中。第二,在樊先生第一次澄清此事时,我误解为他矢口否认说过那些话,还指责我撒谎。第三,在樊先生第二次澄清此事后,我因为没看见他的帖子,坚持了原来的错误印象,并在最近再次将这错误印象当成事实在网上公开宣布出来。这些作法完全是错误的,不应该是一个严肃的、负责任的网上写手的行为。我在此公开澄清这些事实并诚恳向樊先生和读者们道歉。



此外,我还必须在此承认,我最近驳斥樊先生的文章中含有许多与观点无关的对他个人的讪笑,虽然这种作法事出有因,但考虑到我在这方面的一贯主张,不能不说这是我对人对己实行双重标准的表现。我虽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准备把驳樊系列写完,但在未来写作中一定要注意避免此类恶劣文风。此外,我还准备在写完该系列后重新整理全部驳樊文,把其中讥笑讽刺的话统统删去。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1559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