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ZT中时:马英九“钟摆兵法” |
 |
汉城王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5/06/06 文章: 783
经验值: 3413
|
|
|
作者:汉城王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时电子报独家披露-新新闻封面故事】
马英九「钟摆兵法」
站在阿扁对边 就是站对边
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这是千古以来,如同「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般地让众才智之士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在台北市长马英九的政治道路上,定论却是清楚:马英九是个百分之一百时势所造的英雄。
文◎黄创夏
新新闻连线/新新闻副总编辑黄创夏
马英九方面其实一直很清楚知道他的最大优势,在于「顺势而为,掌握历史的钟摆定律」,他从一九九八年首度参选台北市长以来,就充分理解和运用了这一个「战略优势」,因此两度蝉联首都市长;这一次又压倒性地获得国民党党魁宝座,再度验证了马英九的战略方针有效,更笃定了二○○八年总统大选,马英九依然会运用这套「马氏兵法」,做为问鼎总统宝座的最高指导原则。
历史钟摆 将摆向马英九
所谓的「马氏兵法」就是,马英九一向是「一路走来,始终如一」,早在一九九八年,马英九初次参选台北市长和陈水扁争锋时,马英九和他的首席幕僚金溥聪等人,就已经多次深入沟通,深体「历史钟摆」定律:「陈水扁掌握了有创意、能改革的形象,加上草根与平民崛起的形象,将会是人民『新希望』的寄托对象,国民党当家太久,历史负债不断累积,历史的钟摆将往陈水扁方向倾斜。」
当时,马英九方面的策士就已经断言:「至迟在二○○四年,甚至更早,国民党一定会被轮替,但国民党有百年历史,根深柢固的历史情感下,国民党支持者一定会有着强烈的卷土重来意志,旧的国民党人因被迫背负起国民党失去江山的『原罪』,国民党够分量的政治新星中,只有马英九个人操守找不到重大瑕疵,又因扫黑被拉下法务部长,又因白晓燕案主动辞官,等于和旧国民党画清界线,只要马英九永远站在陈水扁的对比面,靠『马英九』三个字,就足以凝聚国民党支持者的民气,历史钟摆自然会转向,就是『英九中兴』的必胜绝招」。
马式兵法 对决组织战略
因此,在第一次的「马、扁之战」中,马英九坚持打一场不一样的选战,面对陈水扁团队的超级选举技术,一路慢跑的马英九击败了陈水扁;第二次台北市长选举中,面对着陈水扁亲征,李应元代打的来势汹汹,马英九坚持「冷处理」,直接诉诸第一线选民,不理会对手的不断出招,也不经营桩脚代理人,依然赢得连任,这一次,马英九依然不理会王金平的绵密组织战火力。
其实在马英九历次大选的过程中,马英九阵营中对「马氏兵法」并非普遍信服,第一次和陈水扁交锋时,金溥聪和孙大伟的文宣策略,被当时的国民党党中央公开批到一无是处;连任首都市长之役,金溥聪的「冷处理」李应元战略,当时可是连一向力挺马英九的吴伯雄等人都咸感着急,但马英九还是力挺金溥聪,坚守「马氏兵法」。
这一次,面对王金平的大军压阵,替马英九在市政府看家、不直接操盘的金溥聪,透过了影子部队吴育升和赖士葆,依然坚信只要靠「马英九」当金字招牌,唤醒国民党基层危机感,以及宣示和「黑金」画清界线即可拰凝聚选票获胜。可是马阵营中对于是否能够顺利胜选,仍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幕僚群中更是迭有争论,特别是面对王金平阵营绵密的组织攻势,以及一波接一波的文宣广告,组织系统方面的幕僚,不论是何鸿荣、蔡茂岳,甚至是詹春柏,都数度在会议中表示「前景黯淡」,对马阵营的「先锋战将」吴育升和赖士葆的言论,特别有意见,认为是「杀气腾腾」,将会驱赶党工的认同,担心马英九会因组织战的失利,面临溃败。
选举揭晓 马的光环更亮
据参与马阵营运作人士透露,在七月十五日,马阵营中组织体系和文宣体系还激烈争吵过一次,当时组织体系发现:「中层的党工几乎全部失守,甚至连我们自己找来的监票员都可能倒戈」,痛批在投票前两周吴育升的各种言论,还有马英九的最后两支文宣广告:海边篇和扛旗篇,「好像是快要没顶,只能孤军奋战」,认为「只打马英九形象就可以」的战略指导原则是「大错特错」。
但七月十六日开票出来,马英九仍是大胜,且根据国民党内组织工作资深党工表示,国民党虽然号称有一百零四万党员,但没有真正进行「党籍总检查」,认真考究,扣掉地方党部「膨风」党员的话,真正的国民党员大概是七、八十万人,竟有五十二万人会主动出来投票,等于是将近七成的国民党员,一改一向的松散与等待动员习性,而会主动表达意志了。
这样的结果,给了「马氏兵法」更坚实的信心,因为这次大选再一次证明了,只要操作「危机感」,强调马英九和旧国民党「完全不同」,甚至是和当今执政者「完全是对照面」,就能凝聚泛蓝基层的高度信任,在高投票率和高得票率下,马英九再度确认可成为「国民党中兴」的寄望对象,人脉、组织,甚至具体的政策和施政能力,在「马英九」三个字的光芒下,其实无关紧要。
选战功臣 未必能受封赏
这样的战法,当然对国民党内惯常相信的「组织」战,是无情的挫伤,七月十六日开票夜,傍晚,就有这次参与组织动员的核心干部之一,心情颇为黯然,他无心参加马总部的欢欣开票夜,反而是约了几个旧友吃饭、散心,不愿意在第一时间内,去面对吴育升、赖士葆等人的「一脸得意」。
这种心情,其实在马英九几次参选过程中,都是重演的老戏码,马英九胜选的功臣,其实只有「马英九」这个符号,其他人都不能居功,所以事后也未必封赏。第一次马扁之战,主掌组织兵符的陈健治,和攻击阿扁私德炮火猛烈的单小琳,都不是马英九事后封赏的座上宾,陈健治这次还公开批马。而两次替马英九卖命的林火旺,也是和马英九方面最后闹得有点不欢而散,加上市府内的欧晋德、邱淑媞、沈世宏、常歧德等市府首长的人事处理,一次又一次地展现出马英九对战友的「无情」,因这些战友的战功,比不上「马英九」符号的赫赫光芒。
选民支持 马不怕没人用
马英九会因此担心团队无人吗?坦白说,挟着泛蓝「中兴寄望」的马英九,其实有着选民高度寄托当后盾,并不太担忧,在没有再轮替陈水扁之前,马英九方面深知,不论他怎么做,犯下多少小错,只要不是个人操守有亏,他的一切作为都有「免责权」,最后,泛蓝选民都会再给他一次机会,而且会是和历次选举一样,在「危机感」动员下,选票不但会汇集,还有主动意志。
所以,面对着选后陆续浮现的连战「投王」意向,以及王金平方面的反弹,据了解,在马英九阵营方面,并未把这些「情绪」真正列为第一优先的需处理问题。马英九方面反而已开始构思下一步的人事安排,以及为二○○八年继续铺陈马氏兵法的新情境了。
改革步骤 小动人事为先
虽是打着「改革的第一步」大旗赢得了国民党魁,但马英九的改革,仍会像他的台北市政一样,将是「一步一步慢慢来」,据了解,马英九方面已有初步讨论国民党党中央的人事方针,基本上,马英九将和第一次入主台北市府一样,会以原本体系为主干,而是在几个位置上,找一些清新面貌,如他曾找过郑村棋、龙应台、林正修和顾燕玲一样。
据了解,马英九不会立刻大幅更动国民党人事,明确将要更改的职务大概是国民党秘书长,以及能替他和国会系统做桥梁的政策会执行长,至于各个工作会主委,以及地方党部主委,大概都是等到二○○六年后,再陆续调整,而马英九的人马要是进入党中央的话,都会是先任副手职为原则,「阶段式接手」。
至于新任的秘书长人选,据了解,马英九找立委吴敦义出任的机率极高,这是因为吴敦义在省籍平衡、具有行政和立法历练上,但也有一难处,就是吴敦义本身也是立委,选民服务、立院开议的杂务颇多,马英九方面也担心立委身分的秘书长,可能无法全心全力投入党务,还在长考中。据指出,至于一向帮马英九很大忙的关中,则「确定不会担任秘书长」,而是由詹春柏担任代理人,任副秘书长「机率相当,相当高」。政策会执行长方面,新人选目前马阵营尚无具体人选。
尊重连王 重心仍在市政
不会大动的基调下,据了解,紧接而来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和中常委改选,马英九不会太主动介入,一方面是表达仍尊连、王人马的态度,另一方面,马英九接下来的主要心思,还是想在台北市政方面有所作为,对党中央方面,还是会维持着相当程度的「不沾锅」,先维持平顺运转,等到卸任市长后再大刀阔斧。
但尊连、王,并不意味连、王方面在未来能因此抗衡拉扯马英九,马英九方面其实是已对未来的「势」,已约略讨论有估算,马英九是压倒性胜利,当然大可挟党内新民意为筹码,连、王等旧体系要是有所反弹,面对马英九的「新民意」,将是不堪一击,不过,马英九的个性温和,只要连、王体系的反弹,仅停留在「情绪」层面,而不是和绿军「暗通款曲」,据了解,马英九倾向先容忍一阵。
谦和之下 态度日益强硬
因此立院方面,马英九仍将尊王,但立委任期已经过了三分之一,再半年就过一半任期,将来立委的提名权可是在马英九手中,加上马英九得到党员绝对多数的支持,选民已经是马英九最强力的后盾,马阵营估计,现阶段就算立院方面迭有怨言,但「形势比人强」,所以马英九只要做到「不落人口实」,「一年半载之内,反弹都会自动消弭」,马阵营更深信「历史钟摆论」的「马氏兵法」,不认为民代等「政治代理人」的情绪,会松动基层对马英九拿回政权的期待与愿意谅解。也因这逻辑,据参与马核心幕僚作业人士指出,这次选举中,吴育升虽站在第一线猛攻王系统,立委颇有不满,但「马英九绝不会牺牲吴育升,当成是和王金平阵营和解的交换条件」。马英九态度依然会「谦和」,但「马氏兵法」接连奏效下,马英九的「强硬」也正在浮现中。
作者:汉城王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