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鲁迅的最后十年(十一)--国民党的现代化与腐败 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鲁迅的最后十年(十一)--国民党的现代化与腐败 zt
CAOGEN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5/03/12
文章: 886
经验值: 920
标题:
鲁迅的最后十年(十一)--国民党的现代化与腐败 zt
(573 reads)
时间:
2005-7-02 周六, 上午7:18
作者:
CAOGEN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鲁迅的最后十年(十一)--国民党的现代化与腐败 zt
摘录自:林贤治
chinatown.coolfreepage.com
如何评价1927年至1937年国民党南京执政期的“现代化”成就,国外历史学家的看法并不统一。大体而言,有着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十年是国民党的“黄金时期”,有可能为建立起一个强大、民主和繁荣的国家打下基础,尽管这一希望因为日本的侵华战争而告流产;另一种意见,则坚持认为,国民党政府是一个专制、腐败、低效的政府,即使没有抗日战争的干扰,也不可能实现中国所需要的经济改革,因为国民党的思想和组织未能形成中国所需要的现代基础。
对国民党基本上持否定态度的美国学者易劳逸,仍然对南京政府的一些成就作了肯定性评述《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
尽管还普遍存在着低效率和腐败现象,但是,这个国家在政治上和领土上正日趋合一,其程度,至少从1915年以来是没有过的。中国在许多方面正呈现出现代国家的特征。例如,重新制定了新的法律条文,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不平等条约多数已被废除。尤其是教育制度的发展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在1931年至1937年间,小学生人数增长了86%,大学生人数增长了94%。在中国历史上,国家的货币第一次得到统一。
物质方面的变化,至少在大城市里,现代风格的办公大楼拔地而起,密如织网的大道穿过人口稠密的地区,水电供应系统遍布在许多重要市区,一些中心地区的环境卫生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收音机和卷烟、电影和汽车、卡巴莱餐厅和西式服装的不断增长,也同样表明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
格拉斯•帕奥等以他们的研究,在中国经济增长的背后得出实际上处于“停滞”的结论。易劳逸认为,经济的增长主要归结于外国在华投资开设的工厂。此间,外资占有中国工厂资本将近63%。还有学者的研究表明:1937年以前,中国任何地方有现代化经济发展,大多要归功于外国资本。
美国学者柯伟林指出,国民党政府沿用孙中山的思想,即以吸引和利用外资来发展由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遏制私有企业和私人资本的扩张,是“对小资产阶级有着深刻的不信任态度”。他说:“有证据表明,一党政府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害怕一个拥有财富的、独立的资产阶级的出现。
“国民党政府要建立的是一种官僚的国家资本主义,所以抓紧外资和国有企业,无非借以增强中央政府的力量而已。对于政府来说,坚持传统中的变革,只是集权的一个手段。”
在现代化过程中崛起的资产阶级,在1927年的关键时刻首先出卖了自己,它不但没有坚持自己已经获得的政治自治权,反而参与设计了惨遭国家政权摧残的方案.“一党专政”的政体不可能保障个人自由权。在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政府官员掌握了权力和国家资金,因此得以利用职权,垄断各种经济事务,扼杀企业的正常竞争,以“现代化”的名义阻碍现代化的步伐,使现代化发展维持在低水平上。
“最坏的是,蒋氏政权没有解决中国民众的贫困这一最紧迫的问题。乡村依然是受灾地区。”美国学者石约翰分析说,“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与民国其他所有的黑暗面是互相关联的,但最重要的,是与它越来越依靠那些利用国家危难而牟利的人相联系。”
贪污腐败成了一个死症。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说到国民党时,指出“政府成为有组织的‘贪污集体’”,认为这是官僚政治的必然产物。易劳逸说,到1930年,人们就感受到贪污在各级政府中的普遍程度,已经超过了北洋军阀政府时期。一代不如一代。许多观察家认为,贪污是南京政府最卑劣的特征。
蒋介石早已注意到贪污已成普遍现象,在谴责贪污腐败方面,一直走在领导层的前列,但是,为防止和惩治贪污而制订的措施,在人们看来简直成了笑柄,事实上被抓住的只是一些没有多大权势的人。极少数高级官员的贪污案件,人们宁愿以权力斗争的角度进行解释。
表面上看来,似乎只有蒋介石亲自出面干预,肃贪的工作才会得到落实,殊不知蒋介石是有选择地打击贪污的。事实上,他容忍了他的亲信和家庭成员的贪污行为。易劳逸写道,人们产生如下思路是正常的:蒋介石为打击贪污所采取的周期性的严厉措施,与其说是为了反对贪污,不如说是作为控制其下属的一种手段。绝大多数下属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贪污行为,所以敬畏他。贪污现象使政府官员的个人品质,到整个的上层组织,出现大面积坏死。
一方面是破败,贫困和死亡,一方面是聚敛,挥霍,荒淫与无耻;一方面是辛苦的劳作,一方面是充满血腥与阴谋的权力游戏。
关于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动,在《鲁迅全集》中,我们看到,这个思想战士对于时代的观察,感受和把握,有他独特的地方。
一、传统和变革中,变化与凝滞的东西往往连在一起。在鲁迅这里,与其说追踪变革,无宁说更多地看重社会上保守顽固的成分,而致力于揭露批判和打击,促进旧物的死亡。
二、相对地,经济变动在他那里,并没有如一般的唯物论者那般着重地加以讨论,他注重的仍然在于精神文化层面。他认为:文化更关乎大众,而改革总是多数人的事业。
三、随之而来的是,知识分子在大时代中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是他在众多社会角色中所特别重视的。在敏感的知识者那里,更注意的是统治者和无权者的动态。
作者:
CAOGEN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24645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