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鲁迅的最后十年(六)--胡适的请求,给我们一点点自由 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鲁迅的最后十年(六)--胡适的请求,给我们一点点自由 zt
CAOGEN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5/03/12
文章: 886
经验值: 920
标题:
鲁迅的最后十年(六)--胡适的请求,给我们一点点自由 zt
(569 reads)
时间:
2005-6-29 周三, 下午3:24
作者:
CAOGEN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鲁迅的最后十年(六)--胡适的请求,给我们一点点自由 zt
摘录自:林贤治
chinatown.coolfreepage.com
国民党政府成立,所有文化活动,都在维护还是对抗强权统治,加强还是削弱政府的力量这一基本主题下展开。
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旨在破坏偶像,提倡科学民主的自治运动,一时间,几乎使所有的自由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社会主义者都变做了激进主义者,但是,以陈独秀和胡适为标志的内部分化很快出现了。陈独秀开始组党,按照“民主”的思路,试图发动和掌握多数。胡适一则踱进研究室,发扬“科学”,“整理国故”;一则创办《努力》周报,倡言“好人政府”和“好人政治”。胡适好友王世杰主编《现代评论》,倾向于维持现实政治,在学潮面前压制学生和偏袒政府。
“现代评论”派人物,中国第一代自由主义者,都有着共同的留学欧美的文化背景,他们要求的是受政府保护的、规范的、有限的自由。这批对政治权力怀有兴趣的人物,在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后,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党治与民治》、《党治与舆论》、《党治的铁律》等文,赞成清党,表示效忠于新政府,做政府的“诤臣”。
至于胡适,他的倾向国民党政府有一个过程。周作人指出,胡适对于清党的态度是保持"当世明哲"的身份,而对杀人"视若无睹"。1928年,胡适到了南京,发现大批英美派"熟人"已多半为国民党所用,在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他发表讲话,要求政府"第一,给我们钱;第二,给我们和平;第三,给我们一点点自由"。
知识与权力的重新结盟,开始时不免有点暧昧。1929年,一度出现严重的危机,这就是由胡适带头,以《新月》杂志为中枢而发动的所谓"人权运动"。自由主义者和集权主义者突然兵戎相见了。大约胡适觉得连他要的“一点点自由”也受到了限制,特别是胡适自己写给国闻通讯社的信件,也被检查者扣留,于是在《新月》发表《人权与约法》,带头发难,质疑国民政府颁发的保障人权令,所规定的"自由"不明确,所谓"依法"不具体,而且政府或党部的非法行为并没有受到限制,建议必须制定宪法,以确定法治基础,保障人权。
接着,《新月》发表梁实秋的文章,也要求思想自由。胡适紧接着又发表文章:《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人权与约法》等。胡适在文中咄咄逼人地说:"不但政府的权限要受约法的制裁,党的权限也要受到约法的制裁。如果党不受约法的制裁,那就是一国之中仍有特殊阶级超出法律制裁之外,那还成'法治'吗?"
文人这种”过火“的挑衅是不能容忍的。政府当局一方面组织御用文人反击,一方面通过党部向胡适直接施压。上海市党部通过决议呈请中央严惩"反革命"胡适,并撤消其中国公学校长职务。中央有关部门也都向胡适发出警告,教育部部长蒋梦麟于10月4日签署了教育部训令寄给胡适。
胡适不买帐,将部令退回。继《新月》第四号遭到查禁之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叶楚伧亲自挂帅,集中人马在《中央日报》、《民国日报》等大报批驳胡适。《新月》同人进行了还击,刊物第五号发表罗隆基的长文《论人权》,六七号合刊上刊出胡适的《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罗隆基的《告压迫言论自由者——研究党义的心得》,以及《苏俄统治下之国民自由》等,文章更为集中,措词也更为激烈。
1930年1月,胡适罗隆基梁实秋三人将有关人权问题的文章,结集为《人权论集》,由胡适作序,交新月书店出版。不久,国民党发出密令,查禁并焚毁《新月》六七号合刊,查禁《人权论集》。罗隆基于11月被捕,胡适则在辞去中国公学校长职务后,离开上海,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好在国民党政权刚刚建立,控制未及完善,大知识分子尚可相对自由流动,胡适也因此得以成为漏网之鱼。
胡适主动撤离火线后,很快发表《我们走那条路》,提出中国目前的“五大敌人”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和扰乱,它们不是用暴力的革命所可打倒的,从而呼吁“不满意于现状的人”,“替国家想出路”,“寻一条最可行而又最完美的办法”,“建立一个治安的,普遍繁荣的,文明的,现代的统一国家”。
在这里,胡适明明白白向政府表示“第二种忠诚”。其实,早在《人权论集》序言中,他已经做出这样的表示,只是操刀者不加细察罢了。他那时便说,“我们所以要争我们的思想、言论、出版的自由,第一,是要想尽我们的微薄能力,以中国国民的资格,对于国家社会的问题作善意的批评…;第二,是要借此提倡一点新风气,…大家起来做政府和政党的指导监督。”
当时,即有读者致信胡适,说,“《人权论集》不但不是要加害于党国的宣传品,依我看,倒能帮助党国根基的永固”。正因为有了这种向党国效忠的立场,所以,胡适论人权的文章能得到蔡元培等开明党内元老的赞赏,能为汪精卫等改组派所利用。在胡适本人,也是乐于做“思想上的诸葛亮”,为政治人物所利用的。所以,他最后能为蒋介石所罗致,成为“廷臣”,不是偶然的。
胡适向宋子文说:“我们的态度是‘修正’的态度:我们不问谁在台上,只希望做点补偏救弊的工作。补得一分是一分,救得一弊是一利。”他在日记中总结道:“近来与人谈政治,常说:民国十一年,我们发表一个政治主张,要一个‘好政府’。现在民国十九年,如果我再发表一个政治主张,我愿意再让一步,把‘好’字去了,只要一个政府。”
对于英美派文人学者,鲁迅一直是有看法的。现代评论派曾经是他在北京时期的死敌,他们与新月派虽然挂的是两块招牌,其实是一彪人马,都认同胡适为精神领袖。新月派“人权”言论引发的风波,在鲁迅的眼中,不过是主人与奴才之间的一场误会而已。在当时的知识界,还没有第二个人有过如此独到的、深入的、准确的观察,足见中国的知识者整体是怎样的一种奴态。
从1929年到1933年,鲁迅针对新月社批评家以及所谓的"人权运动",陆续发文,以杂感式的轻蔑语言,对专制统治者和卖身投靠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嘲笑和批判。
他在《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中说,这些批评家在"人权运动"小闹剧中,扮演的是"刽子手和皀隶"的角色;他们杀掉"杀人犯",遵大老爷之命"打斗殴犯人的屁股",这类打人杀人的行为都是正当的,合法的。这些批评家也是不满于现状者,一是不满于"现在竟有不满现状者"的现状;二是本意帮忙主子"维持治安",却为"别一种治安法"所不许,于是对现状生出又一种不满来。
针对梁实秋的《"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鲁迅指出:"以硬自居了,而实则其软如棉,正是新月社的一种特色。""新月社的'严正态度',…倘给有力者打肿了眼,就要破例,只举手掩住自己的脸,叫一声'小心你自己的眼睛!'"
梁实秋说,"有真识的人",他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冷讥热讽地发表一点"不满于现状"的杂感而已,应该更进一步去求一个"积极医治'现状'的药方"。到底哪一个"药方",哪一种主义更好一点呢?鲁迅发表《"好政府主义"》回应说,"被压榨得痛了,就要叫喊,原不必在想出更好的主义之前,就定要咬住牙关。"
从胡适到梁实秋们所奉行的"好政府主义",其实就是"咬住牙关"的主义,并没有信仰的内容,等于药方上开的不是药名,而是"好药料"字样,所以是"好药料主义"。
《知难行难》一文,是鲁迅最集中的一篇对付胡适的文章。文章一开始,就把问题引向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奴性上面:“中国向来的老例,做皇帝做牢靠和做倒霉的时候,总要和文人学士扳一下相好。”
1933年,鲁迅在《言论自由的界限》中从《红楼梦》说起,说在贾府这个言论颇不自由的地方,焦大以奴才的身份,仗着酒醉,从主子骂起,直到别的一切奴才,说只有两个石狮子干净;结果主子深恶,奴才痛嫉,给他塞了一嘴马粪。"其实是,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不过说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罢了。然而得到的报酬是马粪。"
文章指出,"新月社诸君子"因"人权运动"而不幸有了和焦大相类的境遇:"他们引经据典,对于党国有了一点微词,…。不料来了一嘴马粪;国报同声致讨,连《新月》杂志也遭殃。""现在好了,吐出马粪,换塞甜头,有的顾问,有的教授,有的秘书,有的大学院长,…。"毕竟是奴才,他们所要的东西,最后都从主人那里得到了。对此,鲁迅讽刺道:"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指焦大)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
鲁迅攻击的最终目标,仍然在"党国"和政府,所以临末补充说道:"要知道现在虽比先前光明,但也比先前利害,一说开去,是连性命都要送掉的。即使有了言论自由的明令,也千万大意不得。"也就是说,如此政府是没有任何理性可言的,奴才所以遭灾的原因便出在这里。
对于权力者与知识者,鲁迅说:“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思不出其位’。譬如说主子,您这袍角有些儿破了,拖下去怕更要破烂,还是补一补好。进言者方自以为在尽忠,而其实却犯了罪,因为另有准其讲这样的话的人在,不是谁都可说的。”
鲁迅要指出的是,要说人权,就要明白这是一个不把人当人的“党国”;要说言论自由,也就必须明白,在一个严格区分了主奴的国度里,言论是有界限的。
倘问,我们要不要自由和人权呢?鲁迅的结论当然是一定要的。在答中学生杂志社问时,他说得很明确:“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对党国的奴隶而言,言论自由的权利是最基本的,而争取的态度也是最基本的。所谓“争取”,其中有着多种方法方式的选择的可能性,惟有一种不可能,就是乞求专制政府的施与,像胡适等新月社诸君子那样。
作者:
CAOGEN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501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