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我们的新闻和他们的新闻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我们的新闻和他们的新闻   
信天翁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我们的新闻和他们的新闻 (825 reads)      时间: 2005-6-17 周五, 下午8:3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们的新闻和他们的新闻


信天翁


前两天老肚子写了篇文章谈论新闻从业道德的一般原则,在我看来不过是常识,现代人应该谁都明白那些浅显道理,但阿随出来反驳,以水门事件为例,证明西方记者照样刺探机密,驳斥杜“尊重保护被采访者的隐私是记者的职业道德”一说,还说什么老肚子无权对几千年中国文化指导的新闻实践指手划脚,云云(声明,凭模糊记忆引用,以原帖为准)。

却说我看了阿随的那番话,当下就为他吓出一身汗来:你这不是为师涛开脱么?他的罪名不正是泄露了国家机密?

阿随讲的一点也不错,西方记者确实刺探并泄露机密,最著名的当数水门事件,最后弄得总统黯然去职。最奇怪的是不但那记者没给枪毙,还获得了普利策奖,变成了国家英雄。

这其实也算不了什么。70年代初,<纽约时报>记者买通了五角大楼的关系,竟然把国防部的绝密档案弄了出来,在该报上连载。美国人民这才知道约翰逊总统捏造了所谓“东京湾事件”的弥天大谎,无耻欺骗了全国人民,把国家拖入了战争,于是舆情大哗。其时美国正在和越共作战,每天都有子弟兵喋血疆场。国防部以损害国家利益为由向最高法院告诉,要求制止该报继续泄密。不料竟被最高法院驳回,于是那绝密档案便继续登载,登完为止。

所以,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尼克松总统英明指出的:“你那个国家没有秘密。”把伊拉克虐俘事件捅到媒体上去的不是外国记者而是美国佬自己。连子弟兵在国外干的烂事,人家也不“为亲者讳”。

但如果说私人也没有秘密,任由记者刺探,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我确实见过报上登载的妓女的自述,但那是隐姓埋名发表的,读者根本猜不出是谁来。这就是西方记者的职业道德之一:保护消息来源。而且那发表的目的是让公众知道妓女的心声,并不是为官家作线民。

不仅是美国,整个西方世界似乎都如此,“公”、“私”是截然分开的。公众事务百姓有知情权,记者刺探国家机密就是行使这一权利,所以从未听说过哪个记者因为披露了国家机密而坐牢的,这似乎和间谍罪完全是两回事,后者指的是把国家机密泄露给外国间谍机关而不是发表在媒体上。

在中国似乎却反了过来。用林副的话来说“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事涉国家,无论什么屁大的事都成了机密,用敬爱的林副的话来说就是“军队连向右看齐的口令都得保密”,而私人则必须是“透明人”,五脏六腑必须让我党一目了然。早在延安整风期间,伟大领袖就规定党有权查阅私人日记和通信,建“国”后著名的“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就是完全建立在私人通信基础上的。人类有史以来,那大概是由官家强行搜查并发表私人通信的唯一记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了生动脚注。

当然,今天的中国已经是“新旧社会两重天了”,可惜积重难返也是难免的,这才会有师涛案的丑闻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随网及时地举出美国水门事件的光辉例子,无论他主观意图如何,在客观都对我党具有极大的棒喝作用,能及时提醒他们早日完全彻底地扒下那张痞子皮,实现与国际文明接轨的历史使命。

阿随贴出来证明中国“几千年的新闻实践”的帖子也具有极高的醒世价值,在此向网友强烈推荐该帖。那上面生动表明,原来,咱们并不是生来就这么堕落的,古代根本没有现在这种以国家暴力强制推行的言论管制,虽不敢说古人没有“机密”的观念,但那起码没有现在限制的这么严格。“国家机密”的严格程度似乎和社会的黑暗度成正比,仅此一端就能看出咱们的社会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倒退了有多远。

的确,那阵的邸抄不但刊载了上谕、奏折,也发表了各地发生的灾变,而这些统统是毛共时代的绝密:有谁知道毛时代廷争?有谁知道对某个政策某位大臣的主张是什么,而皇帝的乾纲独断又如何?

灾变就更不用说了。毛时代,所有的灾变似乎都只发生在外国,跟神州无缘。就连唐山大地震那种实在瞒不下去的消息,也要自行降低震级,以规避国际救灾行动。当时的报纸连篇累牍,尽是军民如何奋勇抗灾的党八股,却无一字讲到人员伤亡,更别说报告统计数字了。今年年初国内出版的文学杂志<收获>还引用了当时的一则通讯报导,完全可以永垂青史。那是报导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如何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不去挖掘抢救可以挖出来的难民,却日以继夜地抢救银行金库,最后差了两分钱还不饶,一个排的官兵就这么傻刨下去,直到找到那钢蹦儿,这才证明了伟大领袖的光辉教导: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就什么人间奇迹都能造出来。”

当然,这也是历史了。不过,与传统社会的光辉榜样相比,我党有待努力之处正多,隐瞒萨斯疫情的官员被胡温惩罚竟然成了今上的赫赫政声,实在让人欲哭无泪。在传统社会如果有哪个官员敢这么做,掉脑袋还是轻的。

从那个帖子似乎还可以看出,我党以维护安定团结为理由进行新闻管制并不成立。传统社会不搞这套,人家也没轻易垮台阿?

以我这小人之心看来,我党搞这套似乎只说明他们比古代君王更贪婪也更狡猾。古人毕竟头脑简单,没听说过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权力”(knowledge is power)。其实信息不但是权力,是资源,还是财富,只怕每个股民都明白这一点。正因为此,我党才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决不让肥水流入小民田,要把一切权力、资源、财富尽可能地集中在自己手上。

至于“邸抄证明了中国几千年的新闻实践”之说,我看当然也有道理,火箭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么?祖传的二踢脚就是航天飞机的雏形,是不是?

我是票友,当然不配讲这些专业化的事。不过以我这迟钝者看来,所谓大众传媒(mass media),似乎必须具备“及时性”和“普遍性(即大众性)”这两个最起码的特征。那只有在纸张、印刷的成本低廉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便西方也就是近代才开始的。它不但需要有学校训练出来的专业新闻从业人员,有职业记者,有编辑,有主编,还需要印刷厂和专门的发行销售部门,换言之,它是成龙配套的系统工程。

这一套咱们祖上有过么?著名的岳麓书院,不知是否开办了新闻系,专门训练访员记者?祖传经典中,有哪一部是新闻学教科书?有哪个报社有职业采访队伍,又有哪家报社具有自己的印刷厂?

请允许我斗胆在此提醒爱国同胞:中国的传统印刷术就是雕版印刷,一直到晚清才被国外传入的古腾堡印刷淘汰。靠雕版印刷新闻纸,便白痴也能想出那种“新闻”具有什么及时性。本人孤陋寡闻,不知道那“邸抄”的“抄”字是什么意思,大概是确保媒体面向大众的高科技吧。

尽管如此,随网转贴的那个帖子还是打开了我的眼界,对此我深表感激。此前我还一直以为明朝乃中国最黑暗、最腐败的皇朝,如今始知大谬不然。原来,早在明朝咱们就有私人办的报纸雏形了,今天咱们有这玩意么?看来中国人在过去几百年中进化的只是技术,而堕落的则是心术,至少对于统治者来说是如此。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2949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