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还是关于余秋雨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还是关于余秋雨   
书海废人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5
文章: 428

经验值: 1115


文章标题: 还是关于余秋雨 (437 reads)      时间: 2005-6-15 周三, 上午1:21

作者:书海废人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没想到我一个问题,引来这么多人讨论,高兴高兴。

先跟然然说。

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本来就是由古迹和人物构成,无非是各自的分担不同而已。风雨一文中,老余呼唤天一阁的出现,用情有点过度而已;而抒情散文,抒情过度,乃是惯例。《岳阳楼记》千古流芳,可老范做着封建帝王的高官,真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非是整那么一句格言抬高抬高自己,这算不算矫情?。《滕王阁序》不世散文,“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小王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还真以为他能治国安邦?朱自清的《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通篇都在矫情,读的我浑身鸡皮疙瘩,那《荷塘月色》也好不到哪里去,我真奇怪为什么“现代散文巨匠”是他而不是梁实秋?贾平凹《月迹》和《爱迹》里很多散文动不动就借村姑愚夫、老头小孩之口说出一个生活哲理来,不止是矫情,简直还有教训。

再跟老卢说。

你那个‘余秋雨,你为何不脸红?‘写的确实不太那个好,通篇不拿老余的作品说事,唯一的例外是引用旧文批了一下《道士塔》,似乎不能算作文艺批判,说是道德批判更合适一点。

顺便说一下,我一直觉得《道士塔》有点过,是因为老余把一个民族的软弱落后和一个政府的腐败无能所导致的悲剧归结到一个人身上。没想到和你暗合,呵呵,是你偷我的想法吧?

另外,这一段话:“‘我认为,年轻人热爱文史知识不错,但对大量非专业的年轻人来说, 没有必要过度地沉溺在浩如烟海又真伪难辩的古代文史细节间。因为这
样做既是个人的不幸,也是中华文化的不幸’。我当时还不知道金文明 此人已到了那个编辑部,这段话,一方面是劝导那位来信者,我想他一 定很高兴;另一方面是劝告‘咬嚼派’,要他们从年轻人的前途出发, 从中华文化的前途出发,不要走得太邪门了。现在金文明那本‘石破天 惊’的书,是写给我的回信。我知道,他实在咽不下‘中华文化的不幸’ 这口气。” 我看不出老余“把学术争论化为政治斗争“,依然是老余和金文明之间的常规打架,没有动用核武:“中华文化的前途” 的帽子大,但不是政治。

等着你的批余大作。

最后跟老杜说。

文人吗,总是要吹吹自己的!老余为人我不清楚,也不想知道,但他的作品并不飞扬跋扈,较之李敖、王朔强远了。“风雨天一阁”里确有自比黄宗羲之嫌,但很含蓄。再说,先贤就不能拿来比比、评评、骂骂的?历史总是朝前发展的,后人总是要超越前人的。别的不说,黄宗羲的《原君》,思想就很不咋地,隔壁坛子里随便拉一个人都比他强。


作者:书海废人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书海废人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8325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