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身份高度机密 秘密拍摄干部上班 电视台公开播放(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身份高度机密 秘密拍摄干部上班 电视台公开播放(zt)   
锦绣河山






加入时间: 2005/04/26
文章: 45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身份高度机密 秘密拍摄干部上班 电视台公开播放(zt) (336 reads)      时间: 2005-6-15 周三, 上午3:49

作者:锦绣河山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身份高度机密 秘密拍摄干部上班 电视台公开播放
http://www.myule.com/fun/show.aspx?url=http%3a%2f%2fhs.hnol.net%2fdispbbs2.asp%3fboardid%3d68%26id%3d391268
秘密拍摄干部上班
■有些干部,看到来办事的人就怕,不敢散漫■“机关病”一扫而光■有人反对,很多人赞成

■上班打扑克、玩电脑、吃东西、睡觉、织毛衣……■电视台公开播放,处罚53人■100多名群众监督员,身份高度机密

100余人受聘“偷拍”

江苏省赣榆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副主任、赣榆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刘永绪,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赣榆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成立于2003年下半年,中心成立后,配备了从县纪委等部门抽调来的8名专职干部。由专职干部到各机关去抽查、督察,一方面人手不足,另一方面,去多了也就认识或脸熟了,这样的明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机关病”依旧。

面对这种情况,赣榆县委一位主要领导想出一个新招:面向社会聘请人民群众做监督员。刘永绪说:“这项工作完全是义务的,没有任何报酬,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当时一共有600多人来报名。”

“共挑选了100余人担任行政效能信息监督员。给他们发了证书,并分别单独做了基本培训。”刘永绪说,“我们还作出特别规定,这些群众信息监督员的身份属于高度机密,只有纪委副书记和我,以及中心另外一名主任知道他们的名字和身份。群众信息监督员之间也互相不知道。保密,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他们更有效地工作,同时也是为了对他们进行保护。”53名违纪干部上电视

据介绍,这100多名群众行政效能信息监督员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把发现、收集到的机关干部违反工作纪律等方面的问题线索反映到监察中心,二是对机关工作进行暗访。为了便于把暗访到的问题形成固定证据,中心专门拨出2万多元,购置了一台微型针孔摄像机,把暗访发现的问题悄悄拍摄下来。

100多名“秘密”的行政效能信息监督员开始工作后,提供了大量反映问题的信息。他们的暗访也是经常性的,有的是他们独自去暗访,有的是他们跟随前来投资办事的外商,到各机关单位暗访。迄今各种暗访已进行了几十次,拍摄到的录像带达十几盘。不久前,赣榆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把2004年群众监督员暗访拍摄的录像资料进行了集中整理,挑选出其中53个存在明显违纪问题的画面制作成一部专题片,在赣榆县电视台公开播放曝光。

据介绍,暗访录像播出后,立即在全县掀起了机关作风整改热潮,各“涉案”单位连夜召开会议,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尽情自我剖析,加强整改。按照相关规定,“涉案”的53名当事人受到了严肃处理,其中3人被免职,5人受到党纪处分,39人被停职待岗,1人被辞退,5人被通报批评。巨大冲击波

刘永绪说,此举大大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改善了投资环境,群众满意,客商也满意。

记者在赣榆县城街上随机询问了一些当地群众,他们大都表示知道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群众信息监督员暗访拍摄的事,并对此表示赞成。

也有被偷拍并曝光后受到处分的机关工作人员,觉得这种处理重了些。石桥镇计生办2名工作人员去年8月在上班时间打牌,被暗访的群众监督员拍到后曝光。石桥镇计生办姜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事后,我自己也作了严肃检讨,打牌的两名工作人员公开检讨,不光丢面子,每人还被扣罚了400元,那是他们一个月的全部工资。这处罚确实有些偏重。虽然觉得处罚重了些,但毕竟上班时打牌违反了工作纪律,对于曝光处理,我们还是能接受的。况且,这是为了赣榆县的发展。”

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一位机关干部说:“整治机关病的途径有很多,为什么非要采取曝光这种极端手段呢?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每时每刻都尽善尽美,假如某个干部平时一贯表现很好,只在某个时刻因某种因素而状态欠佳,而这凑巧被暗访拍到曝光了,那么对他是不公平的。”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机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平日上班时,说不准哪个看起来很普通的来办事的人就是暗访的群众监督员呢,我心里总会绷着根弦,甚至感到有些紧张不自在,要时刻小心翼翼地注意对来办事的群众的服务态度,随时保持自己的形象,不敢随意散漫。这样确实能促进改变机关工作作风,但这样做是否过激了?偷拍合法吗?难道我在上班时挠挠头、挖挖鼻孔,这样的私事也要被偷拍去吗?这样是否会侵犯个人隐私权呢?”

江苏鸣啸律师事务所主任李鹏展律师认为,机关人员在办公场所、在工作状态下发生的事,一般不会涉及个人隐私。当然,这应当有个“度”的限制,比如,不得到更衣室、卫生间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场所去拍摄。此举虽然从法律上讲没什么问题,但领导机关这么做,下面群众难免仿效,假如因此导致针孔摄像机在当地泛滥,难免会压缩人们的隐私空间。

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一位专家说,从道理上说,群众有权对干部进行监督,包括明察和暗访。一般来说,这种监督应当是常态的、制度化的。工作拖沓、效率低、门难进、脸难看等“机关病”,是很多地方普遍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未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赣榆县的这种做法,属于一种“非常态”的监督,对于整治“机关病”确实能起到一定效果。

但这位专家又表示,作为一种探索,我们对此应持谨慎的态度。机关干部也是人,应当实行人性化管理,这种非常态的监督如果做过了头,可能会使机关干部处于过度紧张状态,虽能取得一时之效,毕竟不是长远之策。另外,每个群众都有权监督干部,是否有必要再去专门聘请群众监督员?如何加强这些群众监督员的管理,防止出现群众监督员的身份特殊化?如果其中有人利用其身份,或者有人冒充监督员的身份做些“出格”的事,该如何防范?这都是值得谨慎思考的。据《扬子晚报》
http://www.myule.com/fun/show.aspx?url=http%3a%2f%2fhs.hnol.net%2fdispbbs2.asp%3fboardid%3d68%26id%3d391268

作者:锦绣河山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锦绣河山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507614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