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对拙作两误之更正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对拙作两误之更正   
信天翁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对拙作两误之更正 (518 reads)      时间: 2005-6-05 周日, 上午12:4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对拙作两误之更正


信天翁


一、巨鹿之战楚军究竟有多少人?


我凭记忆说是两万人,但昨晚为写驳马文,去调出《史记》来,这才发现错了,太史公说得明明白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
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
虏王离。涉闲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
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
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
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可见项羽援赵之役是两个阶段进行的,在第一个阶段,他先派当阳君(黥布)和蒲将军带两万人去救巨鹿,没打赢,赵相陈余再度请兵,项羽才出动了所有部队,破釜沉舟前去杀敌。由此可见,项羽投入该战的兵力多于二万人。


二、白起真在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么?


我昨日的文字中认为没有足够理由否定那数字,理由是:


“白起也可能虚报斩首数以夸大战果,但死亡人数双方都有统计,
记录不光是一边拥有。秦灭六国之后,六国原来的史书都给抢到咸
阳去了。如果没毁,司马迁修史时就应能看到双方的记录,加以比
较,最后记录的数字应该比较可信。如果毁灭了,则那些数字只会
是他的创作。但从其一贯风格来看,马迁对数字缺乏兴趣,常常忘
记给出重大战役的双方投入兵力,只喜欢创作戏剧性情节和根本不
可能记录下来的对话,还写得特别生动。所以,我实在看不出这么
一个天才的文学家何以会去创作枯燥无味的数字。起码是否定的证
据不足。”


这儿的错误是“秦灭六国之后,六国原来的史书都给抢到咸阳去了”。我说那话本是靠模糊记忆,心里没把握,于是适才便根据林副“带着问题学,急用先学”的教导,去网上再看史记,见太史公在《六国年表》中说: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
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
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
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
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他这里说的很明白:秦皇统一天下后,烧毁了天下诗书特别是诸侯的史书,因为其中有讥刺秦国的话。诗书藏于民间,烧不胜烧,所以能复见于人间,但各国史书乃是官方修订的,民间并无收藏,所以便给毁灭了,只留下秦国的史书来,可惜秦国乃是诸侯中最无文化的野蛮国家(这是老芦偷运进去的话,并非太史公言),史书编得一塌糊涂,史实记载连时间都不标明,而且极为简略,没有他最喜欢的具体情节以及生动对话。因此,他便只能接着《春秋》,根据秦国史书来编写战国历史。

这就是他何以在编写各国年表时出了若干错误。我记得后人曾根据西晋时出土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校正过这些错误。据说现在国内搞的什么“断代工程”也是根据《竹书纪年》而不是《史记》。

那么,白起在伊阙斩首24万级是否也来自秦国的史书?苟如此,则那就是单方面的记录,不能排除白起夸大战功的可能。但问题是这数字也见于《战国策》:


“王 乃 使 应 侯 往 见 武 安 君 , 责 之曰 : 「 楚 , 地 方 五 千 里 ,
持 戟 百 万 。 君 前 率 数 万 之 众 入楚 , 拔 鄢 、 郢 , 焚 其 庙 ,
东 至 竟 陵 , 楚 人 震 恐 , 东 徙 而 不 敢 西 向 。 韩 、 魏 相 率 ,
兴 兵 甚 众, 君 所 将 之 , 不 能 半 之 , 而 与 战 之 于 伊 阙 , 大
破 二 国 之 军 , 流 血 漂 卤 , 斩 首 二 十 四 万。 韩 、 魏 以 故 至
今 称 东 藩 。 此 君 之 功 , 天 下 莫不 闻 。 今 赵 卒 之 死 于 长 平
者 已 十 七 、 八 , 其 国虚 弱 , 是 以 寡 人 大 发 军 , 人 数 倍 于
赵国 之 众 , 愿 使 君 将 , 必 欲 灭 之 矣 。 君 尝 以 寡 击 众 , 取
胜如 神 , 况 以 强 击 弱 , 以 众 击 寡 乎 ? ”


国策并非秦国史书,乃是战国时代的文集,以上引文出自《秦策》,可能出自秦国辩士之手,当然无从证实是否可靠。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史迁给出的数字确有来源,并非他自己创作出来的。

说来说去,上古史料太稀缺,这问题根本无从判定,只能根据现实可行性存疑,不能轻率相信也不能贸然否定。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862428 seconds ] :: [ 28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