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新青年深入美国闹革命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新青年深入美国闹革命   
peacemaker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76

经验值: 24408


文章标题: 中国新青年深入美国闹革命 (437 reads)      时间: 2005-5-27 周五, 上午4:30

作者:peacemaker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学计算机的新青年老摇,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前年秋天成为自由党某郡会计,去年又为民主党克里总统选举拉票,不幸克里败选;一个中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美国人民的自由主义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嵌入式”观察美国的精神。而他的处女作《美国草根政治日记》就是大陆第一本嵌入式观察美国政治的书籍。

一百多年来,富强的美利坚一直是中国人研究、参照、学习、警惕的对象。1903年2月,梁启超应美国保皇会的邀请,启程访问北美本土,顺便发展保皇党势力。梁根据这次北美之行写就了《新大陆游记》,而这本书也成为第一代美国政治观察的样本——我称之为“远距离观察美国”。

后人读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始终觉得,梁提到美国,落笔之处却常是中国,文章动辄中美差异,不时解释何以中弱美强,试图为中国大变局指出方向。这种中美对比的美国观察方式,有着太多的误解和简化。梁的美国,其实是中国形象的反向映射,过于一元化,是“非中国”。但即便这种浮光掠影的美国观察,也给处在黑暗中的国人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在这种新思路下,孙氏后仿效美国建立共和,虽终经不住中国方式的回潮、让袁氏得以窃国,但自由民主的种子就此埋下。

90年后,丁林(林达)夫妇写出了《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三步曲,开创了第二代崭新的美国政治观察方法——“近距离观察美国”。在美国农村生活的丁林夫妇用最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及其起源,给国人了提供了目前最好的美国宪政入门教材。

但丁林等第二代美国政治观察者,摆脱不了的还是中国情结。虽然他们谈的都是美国故事,但回答的其实还是中国问题。丁林的三步曲,甚至直接用中美通信的方式来作为作品架构:一人在中国问问题,另一个人在美国来解答。这个构架本身就是丁林的美国观察隐喻:虽然丁林讲述的是纯粹的美国故事,但是否讲某个故事,或者讲述故事的哪个部分,甚至如何讲,都无法挣脱“中国问题”的认识框架,一切还是为了中国的美丽政治远景。这也是丁林的书在中国特别受到欢迎的原因:这些书完全回答了我们在心里困扰了很久的问题。

但这种以中国问题为视角的美国故事,却也必须满足简单、流畅、有趣、单一理念贯穿前后等条件。这显然是丁林对现实美国政治的某种简化。这种简化一方面给予读者以启蒙,另一方面却也有明显的缺失:例如,丁林的文章,有过度戏剧化的特点,对美国政治,也往往采用简单的保守/自由两分法。当出现了不符合这样戏剧化简单解释时,丁林往往保持了沉默。

类似丁林的沉默也出现在美国最红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身上。他每篇文章都有让人无法忘记的比喻或者故事。但这样讲究故事性的当红专栏作家,却为了保持他的说服力,回避复杂问题。例如在大家最希望听到他伊战观点的时候,他却调侃法国应该离开安理会,或者劝说沙特应该更加民主。在美国内部政治目前分化相当厉害的时候,他出版的书却是讲全球化的《地球是平的》,大谈世界各国应该祈祷胡锦涛身体安康。这是因为,复杂有损于说服力、不利于启蒙。因此,我们同样无法苛求启蒙者丁林,虽然这种缺失也的确是美国观察的遗憾。

老摇其实不太懂政治,也没资格给人启蒙,但这不妨碍他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嵌入式”美国政治观察方法,甚至正因为和梁启超、丁林比,他几乎完全不了解中国,所以他的美国观察,才是完全没有中国问题印记的观察。这让《美国草根政治日记》成为一个原生态的美国基层政治记录,使得那些受到丁林先期启蒙的大陆读者,有了一个可以解读的美国政治真实样本。

丁林在该书序中对老摇的大选观后感表示了保留意见。这点我也赞成,其实此书《美国草根政治日记》最出色的就在于,这是一个没有预设中国问题框架的新青年,最少偏见地体验美国草根政治,然后不加修饰地介绍给读者;其后的理论拔高,当然不是新青年所长。老摇以后应当向丁林学习,尝试走入政治的里面,让读者能在看完原生态记录之余,也能得到更深的政治分析。

此书分为两部分,前半是老摇成为居住地的自由党义工、被选为会计,并且四处推广该党理念,寻求支持;后半是近交远攻,参加了民主党克里的助选活动。就我而已,由于看了太多美国两党政治的大报文章,因此对第三党运作、基层政治以及助选细节反而感到好奇。和我同好者,不妨买来此书一读,看看中国新青年是如何深入美国闹革命的。



作者:peacemaker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peacemake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8789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