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深思明辩,一如往昔---提上来简评杨小凯与向继东漫谈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深思明辩,一如往昔---提上来简评杨小凯与向继东漫谈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深思明辩,一如往昔---提上来简评杨小凯与向继东漫谈 (894 reads)      时间: 2002-5-26 周日, 上午8:30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杨小凯先生是我素来崇敬的学者。在我看来,他大概是“伪善的老三届”

中的最杰出者。前段见老狼说杨在此坛实行寒鸭潜水(也不知他哪来的情

报),让我十分兴奋,巴不得他能露出头来赐教一二。可惜奸坛这小庙恐

怕请不来真神,人家能来潜水就算不错了。适才在楼下看见网友转贴的

他和向继东先生的谈话,启迪殊深。本来我已决定不再写文章,只当个

跟贴家,好在此帖也不算正经文章,只是个三言两语的跟贴,提上来的

目的只是希望杨先生能看到而已。



最主要的感觉是杨将“民主、宪政、共和”诸概念分开,指出了它们之

间的区别。这种作法十分新颖。将地方自治称为“共和”,这倒是要明

确得多。这么做的好处是让大家循名责实:你既然号称是“人民共和国”,

没地方自治的基础还叫什么共和国?所谓“宪政”其实也就是通称的

“法治”,杨将此条放在民主之前,深得我心。



反对对科学的迷信与崇拜也深得我心,其实咱们流行拜科学教,无非是

一种民族幼稚的表现,杂以崇拜洋人的自卑情结。欧洲只是19世纪时流

行过这玩意,现在人家早知道科学不能洞察一切,更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了。我在<民主不过是一种宗教信仰>中就试图传达这个信息,只是那篇

文章没写好。“其实,‘制度’就是信仰、意识形态和宗教创造出来的,

而不是‘科学’创出来的”,说得何等好啊!我早就有这种想法,TMD咋

没能耐这么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咱们大陆人,实在是让马列的唯物史观

害成了白痴!本来不想再写文章了,但看了此文,又动念要写篇文章痛

撕刘越的<老芦的面子>,至少要把他那唯物史观痛痛地驳一驳。



不同意的地方是对自由的强调似乎太高了些。英美的现代化是自然而然

发展起来的,没有咱们面临的危机,所以可以很从容。但前现代化国家

要追赶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压力就大得多,因此中央政府必须具有相当

大的权威和财力,才能强迫地方实行卓有成效的改革。晚清改革失败,

中央政府在财力上的软弱无能算是一条重要原因,费正清多次强调过这

一点。当然,杨是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大概knows what he's talking

about。咱不过是外行在此乱插嘴。



晚清的地方自治其实是传统的士绅管理地方的延伸,只是旧把戏的换汤

不换药,杨似乎没看到这一点,作了过高评价。当然,搞下去可能也

会逐渐完善起来,you never know。说起来,地方自治也不是鬼子发

明的,中国传统社会有自己的自治方式,从宋代起就已经成熟。朝廷只

派个县长,县以下完全由士绅(黄世仁之流,嘿嘿)控制,但这种自治并

没有治出个共和国来,关键是没有选举。所以共和先于民主,看来并不

处处可行。我的意思是,宏观上共和可以先于民主,但微观上应该将共

和与民主同步推进。



另外一个不同意的地方是杨的“革命威慑论”,他说:



“革命对统治者总是一种威胁,没有这种威胁,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就不可信;有威胁,其行为就不会太离谱。”这话起码不适合于中国。

历史上的革命危险从来也没吓退中国那些特别昏庸的统治者。不管古代

还是近现代,中国的统治者似乎特别贪婪,特别愚蠢,火烧眉毛都不知

道救自己。当初崇祯没钱给军队发饷,把京城首富泰山老大人锁拿进天

牢去,让他出血救国。但泰山大人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死都不肯毁家

纾难。后来城破,崇祯吊死,闯军从内库中搜出无数的金银财宝来,说

明不但国丈大人要钱不要命,连万岁爷也如此。这些例子都是外国历史

上找不到的。所以Oslen的说道不见得就适用于中国国情。至少,六四

吓得中国统治者更加反动了。唯一的让步大概只是开始收买知识分子。



从这“革命威慑论”出发,杨得出结论说:



“所以作为一个民主主义者来说,就是要尽量维持上层各派的均衡,哪

一派强大了,就要支持它的敌对派。可惜,中国知识分子对民主制度的

实质远未了解,他们喜欢附和强权而歧视弱者。”



此话从理论上说来不错,但在实际中应用必须慎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解放”前国府搞的是专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共这敌对派都是弱

势集团。抗战胜利后,中国的独立知识分子本想走第三条路,可惜被国

府的倒行逆施否定了。在这种情况下,民盟等原来是中立的集团去“附

和弱者而反抗强权”,无论从道义上来说还是从功利考虑上来说似乎都

是正确的。然而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大家有目共睹。类似的事一再发

生在别的不发达国家。我以前看过原越南南方共和司法部长写的回忆录。

在吴、阮统治期间,他在城市组织学生游行示威、僧侣自焚,闹得轰轰

烈烈,等到北越坦克开进来,便只有投奔怒海的命,游行示威之类的事

只有在梦里做了。所以昨天大贼说,可惜大饥荒饿死的不是40年代“反

饥饿,反内战”的民主斗士们,确实是那么回事。因此,我觉得中国的

事情很复杂,不能把权力制衡的一般性原则硬搬到所有的情况中去。



另外,欧洲国家喜欢遏制强权国家,这主要是权谋考虑,似乎和民主政治

没有什么关系。英国从来是这种国家,从来在欧洲大陆联合次强国家反对

最强国家,这其实是马加雅维里主义,目的是维持一种均势。英国是世上

最古老最成熟的民主国家,但直到近代,它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似乎一直

是反动角色。民主不是善,起码对外不是善。西方有的政治家现在提出遏

制中国,其实原因很多,国家利益的考虑当然是主要的,但也在很大程度

上出自于意识形态的对抗和对中国国情民俗的隔膜。他们以己度人,不知

道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从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才会去庸人自扰,把

永远不会构成的威胁当成了现实。



最令人高兴的,是这种谈话竟然是和大陆官办报刊的记者进行的,说明现

在大陆确实享有相当大的言论自由了。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1421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